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实况转播后的新课题如今,重大的国际,国内体育比赛都进行电视实况传播,这就给文字报道带来了新课题:许多精采的场面,人们都亲自目睹了(而且还不止一次地开慢镜头),报道怎样写,它还有用武之地吗?回答依然是肯定的。不过它必然要走扬长避短之路,着重写那些屏幕上看不到的、电视难以表现的东西。在保留对关键性场面作精采的描述以外,它可以从这几方面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志提出,正面宣传是表扬,那么,批评揭露是不是就是反面报道,因而根本不能搞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来看问题。判断一篇报道的性质,要看报道的内容,即所报道的事实是什么;也要看报道的形式,即怎样表达事实的。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忽略。但是,归根到底,是要看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来进行报道的。正面的事实,于我有利的事实,一般来说,写出来的是正面报道。但是,是不是全都如此呢?如果立场不同,也不一定。我们以北京解放的报道为例来看看。北京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这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震动世界。新华社报道了解放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提出,正面宣传是表扬,那么,批评揭露是不是就是反面报道,因而根本不能搞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来看问题。判断一篇报道的性质,要看报道的内容,即所报道的事实是什么;也要看报道的形式。即怎样表达事实的。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忽略。但是,归根到底,是要看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来进行报道的。正面的事实,于我有利的事实。一般来说,写出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近年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既有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解释、调查、预测),也有组合式的深度报道(组合、连续、系列)。本文试对组合、系列、连续三种组合报道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认为组合式报道可以称为"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的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西方,其特征被学者概括为“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据《新闻学大辞典》解释: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反思 反思近年来的IT深度报道,最大的误区源于这是一个基本判断:IT深度报道不是社会层面、具有广泛意义、能够影响最大多数人的报道;而是行业层面,受到业内关注、并在小圈子里反复传播的报道。 反思之一:业内新闻何其多 所谓深度,在于把一件属于某个领域的事件,发掘出普遍存在的意义,如张建伟关于中国第一批MBA的报道,它不是报道这些人如何生存,而是揭示中国人才制度、人事制度的痼疾。而在现在中国媒体的IT报道中,充斥着大量长篇幅的业内深度报道,比如网易卖不卖,无数记者发表长篇大论,发表各种观点:这不是记者们该做的,卖不卖是企业家的事情,合不合理是管理者的事情,记者们需要揭示,这种卖是否有社会意义?如果有,做出来;没有,把事件放到一边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进步已经融为一体。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与国内报道出现了更多的共性。两者的及时接轨,相互协调和促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接轨是国内外 形势发展的需要 人类正在迈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国与国之间的距离逐步接近,庞大的世界日益变成“地球村”。同时,中国已打  相似文献   

8.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9.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1 抓住时机,即抓住报道的最佳时间,这是问题报道对时效性的特殊要求决定的。问题报道,一方面要撞击社会最为敏感的神经,一方面应以维护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则是报道时机,否则,不宜报道。准确把握报道时机,一要靠记者本身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二是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分析揭示问题。说具体点,就是要吃透“两头”。在采访中,凡是人民群众需要解决和关心的问题,都应如实记录,不能公开报道,可写“内参”。有些问题,在当时还没有成为全局性的问题,报道时机不成熟,过一段时间,问题发展为全社会性的了,报道的时机也就到了。经济日  相似文献   

11.
周婉馨 《青年记者》2017,(11):47-48
最近几年以来,一旦有热点事件发生,国内的各个新闻媒体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对这一事件的发生经过做出报道.针对一些具有较大争议性的负面新闻,媒体通常采取深度报道的形式来加以呈现,使人们产生了深度报道与负面新闻报道完全对等的错觉.本文建立在对现有文献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探究深度报道与负面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技报道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真实纪录。它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重视、肯定:有助于提高科技是生产力的认识,懂得从事现代化建设(尤其因为我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必须依靠科技的发展;大量的特别是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科技成就的报道,有助于振备民族精神,鼓励人们发挥创造性;也有利于促进科技本身的交流和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存在一种看法,认为来自中西的新闻工作者,面对同一新闻事件,即使具有大致相同的立场、观点,他们的报道也未必能在对方的媒介上刊载。为什么呢?除了偏见,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中西新闻在写作上业已形成的美学特点决定的。自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天下之大,莫不如此。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作用,在一定文化圈的传者和受者,都有和文化背景有关的审美意向,这就直接制约着新闻在写作上美学特点的形成。而一经形成,便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命,它毫不留情地检验每个进入新闻写作领域的人。客观报道和求是报道,分别为中西新闻写作的美学特点。前者为西方所拥有,它渊源于占希腊物我对立、求实的科学精神;后者为中国所表现,它根基于中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报道策划中,报道结构是报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我认为,报道结构是由下列一些要素组成的: 一、时间。指报道在时间延续方面表现出的特质。大多数策划性报道都有或长或短的时间延续性,对于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对于重大社会问题的深度报道、对于一些重大会议或活动的连续报道,在时间延续方面一般尤为突出。报道规模这个概念也与时间要素相关。时间要素的内涵,包括报道全程跨越的时间和报道刊播的时间频率即密度这两方面含义。  相似文献   

15.
报道     
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11月8日,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动员大会在天津举行。天津至秦皇岛铁路客运专线起白天津站,经天津滨海新区、唐山、北戴河等,终到秦皇岛站,全线长26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天津至秦皇岛运行时间在1小时以内,输送能力为单向8000万人。  相似文献   

16.
报道     
兰渝铁路全线开工9月26日,兰渝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甘肃省兰州市沙并驿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开工动员大会。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双线电气化铁路,北起甘肃省兰州市,南至重庆市,途经陕西、四川省,正线全长820公里。它将成为西北、西南地区之间最便捷的快速铁路通道,有效解决既有铁路运能不足和绕行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报道     
《报林求索》2009,(6):10-11
<正>我国高速铁路电气化技术装备将再上新台阶5月5日,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力倍公司、江苏康远公司在北京签署中国高速铁路电气化零部件技  相似文献   

18.
正面报道与报道正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这个标题,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绕口令,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现在对什么是正面报道真是越来越迷惑了。有时候我们报纸一篇批评性报道刚出去,相关部门单位的同志便来电要求:“以正面报道为主啊,少搞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9.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  相似文献   

20.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题目来看是对立的,但从内容上看,所引论点、论据却基本相同,只是各自作了不同的发挥。前者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问题就出在没有注意上述三个“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