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春 《档案天地》2008,(3):43-45
丧仪背景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潘汉年当即将此噩耗发电报告给时在陕北保安的中共中央。当时,正是全国以上海为中心的抗日救亡运动趋于高潮之时,所以,参与筹备鲁迅治丧活动的冯雪峰(代表中共。不出面)、宋庆龄(代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沈钧儒(代表救国会)等,拟通过鲁迅的丧仪,发动一场向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性示威,把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1954年10月至1966年5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长。我1950年11月从上海联合出版社调北京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筹建工作,不久就任社长室秘书,1954年10月起任教育部叶圣陶副部长秘书,一直在叶先生身边。  相似文献   

3.
正"赵丹老师,您好!""你好,你是赵矛的同学?我曾听赵矛说起过你。""是同学、同事,厂集体宿舍里我俩还同住一寝室。我也姓赵。""我俩还是同龄,相差30天左右。"赵丹听后,爽朗一笑,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上述对话是1978年春季一个周末的上午,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室(创作办公室)。当时每逢周六上午是政治学习,那天学习中间休息时,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正坐在导演室门口,于是我便主动上前攀  相似文献   

4.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洲非洲共29个国家领导人,在印尼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当时,这29个国家,只有7个承认新中国。海峡对岸的蒋介石亲自召见保密局长毛人凤,周恩来去万隆,你要早早下手,否则你就休想再见我!毛人凤一百个保证,并用全家性命担保!可想而知,台湾特务对周总理参加亚非会议的破坏和刺杀,将会何等的卖命!  相似文献   

5.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对北京日报一直是很关心的。每当回忆起周总理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们微小成绩的热情鼓励,对我们缺点严肃而恳切的批评,我们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看到周总理对办好首都这张地方报纸的热切期望的目光。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日,北京日报副刊登了一篇讽刺小品《周末》,讽刺一个工作人员对国家建设不关心,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一心迷跳舞,从星期四开始,成天忙着找票、准备服装、理发。不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档案馆保存着一批早期国家领导人关心、关怀清华大学的珍贵档案,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等,其中以周恩来总理最多.周总理曾先后八次在百忙之中来清华大学视察,对清华的发展、清华人的成长等多方面工作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和批示.他的亲切关怀,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  相似文献   

7.
1976年1月.我正在《毛泽东选集》翻译组工作。8日下午,组里传开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身患癌症于当日与世长辞。听到这条不幸的消息.一时惊呆了,简直难以相信真有其事。和全国人民一样.全组同志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9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关于周恩来同志逝世的讣告.证实了人人不愿意相信的噩耗。全组同志潸然泪下,根本无心继续工作。凡是给周总理当过译员的人.谁不记得他那崇高的人品和渊博的学问。 10日.天气严寒。上午,我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前往北京医院,向总理的遗体告别。当时,我正闹严重的胃溃疡。一着寒风.肚子疼痛难忍。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亲眼看看总理的遗容。1点30分.我们和其他人排成两行长长的队伍.鱼贯进入告别室。告别室门口悬挂着黑黄两色的绸带。在那让不大的房子里.躺着一代伟人。只见他两颊下陷,脑门显得特别宽大,仿佛装满了人类的智慧。眼望着总理遗体.顿  相似文献   

8.
本书通过第一人称讲述和第一手影像,让我们眼前的周恩来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真实。走进红墙,走近真实,透过一个个小小的细节,我们常常能看到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并从中领略当年风云岁月中的领袖风采和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9.
于冠西同志是1951年春从山东大众报调任浙江日报总编辑的,至1966年“文革”被夺权时止,历时15年,是浙江日报历届总编辑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的丰富的办报实践和经验,受到报界的普遍关注。我现在仅从夜编工作的角度,追忆他当年在办报活动中的几件事情。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在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不禁要回想起27年前,即1971年,周总理创议召开的全国出版会议和他对出版工作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当时我刚从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调回北京,被派去参加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得以有幸三次聆听周总理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学贤 《兰台内外》2008,(6):50-50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齐白石接受周恩来的邀请,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席了由国家领导人主持的招待会。回到家里,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几次对家里人说:“我没想到我会参加这样盛大的招待会,比起旧社会来,真是太不一样了。”新中国诞生以后,他精神舒畅,显得比以往更年轻了。  相似文献   

12.
1972年,中日恢复外交关系前,大量对日民间交往工作,不是由外交部负责,而是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由时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廖承志具体部署、安排的.因而,我作为外交部日语翻译,却很少有机会为当时的外交部长陈老总当翻译.我记得一共只当过三次.  相似文献   

13.
每当春节临近,我们这些从朝鲜回来的老同志常常在一起,思念当年在桧仓陪同周总理欢度除夕的欢快情景,回忆这件令人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14.
怀远 《出版史料》2001,(1):46-46
1951年春,中国作家协会继《人民文艺丛书》之后,由开明书店出版了一套《新文学选集》。这套选集由茅盾主编,第一、二辑共收人郭沫若等“五四”以来作家24人。其中有作家本人自选的,也有约请专人代为编选的。叶老是我国新文学的泰斗。是“五四”以来著名的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理所当然是选编的重要对象,但是叶老很谦虚,他总觉得自己的作品已经编辑出版过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15日上午9时多,最后送别至善同志以后,不禁想起了许多往事,令人追忆,令人怀念。  相似文献   

16.
四五十年前,我在长沙农村念小学,上初中,从国文课本里先后读到叶绍钧的《蚕儿和蚂蚁》、《五月卅一日急雨中》。从此以后,“叶绍钧”的名字就一直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很喜欢他的文章,这两篇课文都能背诵。  相似文献   

17.
郁乃尧 《传媒》2003,(2):43-43
1923年,叶圣陶离开故乡苏州,举家迁沪,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当编辑,先住在闸北永兴路鸿兴坊,与沈雁冰(茅盾)为邻。1924年7月,叶圣陶家迁闸北香山路仁余里28号,居家门口挂着“文学研究会”牌子。当时,他家成了一个秘密联络点,一些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常在夜里借用这里开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叶圣陶先生的编辑思想概括为:坚定的从业信念、强烈的思想内容表达观、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和大写的编辑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冰  梁秀芳 《兰台世界》2007,(3S):56-56
位于沈阳南郊的魏家楼子,现为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铺乡魏家楼子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怎么能和周总理联系在一起呢?也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周恩来总理在沈阳读书期间,三个暑假都是在这个小村庄度过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了少年周恩来对这里的浓厚兴趣呢?这还得从少年周恩来到沈阳读书的时候说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晚年的时候,听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时,好像又一次找到知音。他说:“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