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中央王朝利用滇东北彝族土司到中央朝贡之机与土司交往,中央王朝给予土司丰厚的物质回赐以拉笼关系,这是友好关系的一面;另一方面,中央王朝与滇东北彝族土司为争夺统治权力而不断进行势力的博弈,滇东北彝族土司势力坐大,挑衅中央王朝,其叛乱最终以武力解决。  相似文献   

2.
孔子周游列国及儒学发展的初期,儒学并不被统治阶层所接受,秦国统一天下后,儒学更是遭遇了其发展的最低点。汉初儒家信奉者与统治者互相看到了彼此的重要性,叔孙通、陆贾、贾谊等人用儒家学说说服统治者,而统治者也逐渐乐于用儒家学说来作为统治之术。儒学与政权相结合,逐步成为王朝的统治理论。  相似文献   

3.
孙欣 《历史教学问题》2006,(4):65-67,31
在政治压力和儒学顽强生命力的影响下,南朝统治者,尤其是深受儒家文化,陶的统治者,纷纷重视和倡导儒学教育,不但延请硕学鸿儒至官学为师,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也注意树立孔子的文教权威。官方对儒学教育的倡导既为统治阶层培养了大批人才,达到了巩固政权的目的,使南方呈现相对安定的局面,又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与传播,对南朝政治演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播州土司文化教育与汉文化有密切联系,南宋时期文教昌盛,明朝初年学校教育随之兴起,儒学教育也达到较高的水平,形成了播州以汉文化和儒家学说为主的文化教育。明代中后期播州文教在土司统治的桎梏中又陷停滞落后。  相似文献   

5.
两汉教育发展比较特殊,一方面,儒学谶纬化使得统治者对天满怀敬畏之心;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迫切需求通经人才来辅佐自己。于是,在"广教化,育贤才"的旗号下,教育获得大发展。此外,敬畏心也使得统治者对"异端"思想有所容忍,给教育发展留下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6.
苻坚乃十六国时期前秦之统治者。在其统治前期,独尊儒学,兴办教育。总结苻坚崇儒的经验,对研究十六国教育史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州土家族经济社会发展快于其他少数民族,原因可追溯至明代这一区域的土家族土司以及儒学教育。明王朝在西南土司阶层推行的文治教化,以及黔东北土家族土司掌控地方政治、经济带来的民族交融,构成了儒学教育的语境。通过学校教育、祀仪影响及贤达引导三种主要途径,儒学教育培养出大量各级人才,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催生出乡绅阶层,为土家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蒙元时期蒙古统治者为了稳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不得不采用儒学和汉法。而在蒙古族政权统治下的汉族士子,为了保存和延续儒学及其自身生存之需,也不得不依附于权力。正是由于一些汉族土子依据儒家的权变思想,在蒙汉文化冲突中,找到了儒学与权力契合的桥梁,使宋代的理学在元朝实现了官学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汉初儒学的复兴有着重要意义。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是汉初复兴儒学的先驱,由于他对儒学的改造和变通,儒学的价值才为统治者所认识,儒学由此渐次步入统治思想的殿堂。而陆贾的思想发展也指示着其后儒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巩固和加强对西南边疆傣族等地区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当地的文化教育,采取了“文教为先”的政策,如将入学习礼作为土司承袭的必要条件,积极设立和倡建义学,向新式教育转变等,使傣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在清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面貌也因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元代统治者对儒学教师的作用具有较明确的认识,并对儒学教师的选拔、使用、管理、待遇等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因而,充分调动了儒学教师的积极性,繁荣了元代科学文化教育,为元朝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合格的统治人才。  相似文献   

12.
思想文化的统一是秦汉时期统治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秦王朝统治者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体格局,以法家思想独尊。秦朝的灭亡,实际上是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的失败,汉代统治者与思想家经历了从黄老道家思想的实践到儒家思想的认同的过程,最终确立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根据现实政治的需要,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原始儒家进行改造,并使儒家经学阴阳五行化,加快了秦汉思想文化统一的步伐。汉代儒学大讲阴阳灾异,加速了儒学的世俗化,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司制度是在“天下一统”、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政治形势下产生的。“土司”一词最早见于宋代。但是,土司作为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王朝辖治少数民族地区所采用的“以土治土”的世袭土著长官之称,则出现于元代。当时,元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管理,在今天的土家族聚居地区实行一种异于宋代羁縻制度的新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4.
明初统治者对儒学的推崇,对教化的重视,使儒学的忠孝思想在明朝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其统治也江河日下,但在儒学的哺育下,许多知识分子把儒学倡导的忠、孝当成毕生奋斗目标,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忠臣。这些人多成为明王朝的栋梁之才,对明朝江山的巩固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其在全国的统治,大力提倡各种宗教与儒学。传统儒学思想在元朝经历了初识、复兴与"和会"三个阶段。赵复、许衡、刘因、吴澄等人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于宋朝的理学思想逐渐向明朝阳明心学过渡。  相似文献   

16.
元明时期是土司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王朝政治和土司统治的双重体制下,广西各族民众起事具有反抗王朝封建统治和土司世袭统治的双重属性.各族民众持续不断的起义与反抗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沉重打击了中央王朝和地方土司的统治,迫使王朝中央对其统治策略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另一方面,王朝中央与地方土司为镇压各族民众起事而实施剿杀政策,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各族民众持续不断的起义与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司制度统治的根基,使得盛极一时的广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为清代在广西开展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与科举取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仲尼反鲁,删定六艺,然后学有所宗,儒术以之振矣”①。这样一来,由孔子将周时遗留的礼、乐加以辩证的改造而形成的一家之言———儒学,对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教育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儒学的迫不及待的需要和重视,则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与科举取士制度反映出来的。本文主要探究封建统治者为什么对儒学如此重视,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诸问题。兴学校:文化教育的场所对君主而言,如欲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除以军队作为主要保障外,还必须对国民进行思想统治,即授以知识,教之以礼,而后再加以控制、束缚人…  相似文献   

18.
胡瑗理学思想的产生符合统治者政治统治的需要,适应了宋初统治者从打江山向守江山转化的这一特殊的时代环境。同时,儒学的发展也客观地需要来一次较为深刻的革命。当然,胡瑗理学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他以教兴国等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土司对统治阶层内部、土民、外来人口、相邻土司及非土司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对维护土司的社会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明清统治者出于国家权力向土司地区延伸的需要,要求各地土司必须在国家确定的土司制度(包括承袭制度、职衔制度、贡赋制度、奖惩制度等)框架内接受地方长官的约束,履行驻防、守御的职责,随时以备征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治理土司的主要策略有五:第一是在制度设计上,彰显约束之策;第二是在承袭问题上,显示驾驭之权;第三是在执行过程中,实施监督之术;第四是在统治手段上,采取“恩威”之计;第五是在目标设定上,达成土流一体。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各地土司促进国家权力延伸的举措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控制辖区内的民众,这为国家权力在西南土司地区的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