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业延迟满足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基石。研究结合民族杂居区大学生学习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民族杂居区大一学生进行促进其学业延迟满足的行动研究。研究发现,通过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运用学习策略等系列行动,能有效提高民族杂居区大学学业延迟满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前人关于教师职业社会化的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认为民族杂居区农村教师的职业社会化发展的“瓶颈”是“教师职业继续社会化停滞”,并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职业继续社会化的心理规律,深入探讨西部民族杂居区农村教师职业继续社会化的问题,依然具有较强的现实需要,也还有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政治环境和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作用下,杂居民族地区传统政治文化正进行着调整,以适应村民自治和国家政治社会化的发展。杂居民族地区传统政治文化的调适存在诸如:传统礼教思想、臣民文化、宗族观念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杂居民族地区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对其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以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为对象,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在自我意识发展上并不比非留守儿童差;社会文化、年级、学校与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关系密切;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在心理和行为发展方面仍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是否存在民族差异,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地好于少数民族聚居学生;尤其在非认知因素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学生的适应能力显高于少数民族聚居学生;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重视显高于少数民族杂居的学生;分析和讨论其形成的原因,可以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的学习适应性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身在彝汉杂居区的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学生基础较差、汉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经过多年与同行的交流、课题研究、课堂观摩、说课、教研等多种教学活动和反思,现就如何教好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英语、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来激发民族地区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兴  相似文献   

7.
彝族、苗族及汉族杂居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杂居区初中生彝族、苗族260名,汉族被试80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调查。结果为:1.杂居区彝、苗和汉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低于常模,呈差异异常显著的总趋势。苗族部分结果与总趋势不符合,可能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差异造成的。也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2.彝、苗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与同一地区汉族初中生基本无显著差异。3.在贫困的杂居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地按照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针对杂居区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和形式,建立适应于各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杂居区学生的民族成份多,语言环境复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藏文教师。藏文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况将对藏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提高藏文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威宁县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杂居区。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威宁进行了社会改革,扶持当地经济,改善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取得了许多成绩,这是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但是研究发现,在少数民族杂居区尤其是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民族杂居区,对少数民族过多地片面照顾,会造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众新的对立和矛盾;新中国建国初期,强调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过分强调民族问题,反而强化了民族之间的差别。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织金县民族杂居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发展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述民族杂居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这一因素的多种影响,同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父亲参与问卷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考察了民族杂居区青少年的父亲参与与自我同一性现状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民族杂居区父亲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更关注对孩子的支持与规划、鼓励与表扬,而较为忽视对孩子的日常照顾和管教约束;民族杂居区高中生较初中生同一性有了明显的变化;父亲参与的四个维度均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中的意识扩散和总体扩散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中的意识获得和总体获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曲靖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毗邻贵州、广西,距离省城昆明130余公里,自古为进出云南的陆上要塞,素有“云南咽喉”之称。曲靖市辖七县一市二区,总人口575万人,居住着汉、彝、回、苗、壮、布依、水、瑶等8个世居主体民族。曲靖是一个散杂居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40.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97%,少数民族人口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23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7万余人。全市有民族完全中学2所,少数民族学生约占20%;民族初级中学8所,少数民族学生约占48%;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30%以上的民族完全小学18…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资源在大专生英语交流中的运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发展的不足,为学生学习英语建构了充满愉悦的学习平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有效提高大专生英语的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影响云南禄劝县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所获第一手材料,重点分析了民族分布、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心理特点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对云南省多民族杂居区禄劝县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进而指出了多民族杂居区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存在着功能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袁宇 《教育与职业》2008,(8):168-170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杂居区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现代化与民族性协同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盆周山区汉苗杂居区苗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民族整体存在与个体生存之道的角度指出该地域学校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开远市民族杂居区苗族女性进行研究,深入了解苗族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总结出民族杂居区苗族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少数民族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阐述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大专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大专生数学学习习得性无助的干预措施,包括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与多民族杂居区的双语教育相比较,单一民族聚居区的双语教育的推行与学生学业成绩巩固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因此双语教育生态环境问题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文章对喀什地区如何构建双语教育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双语教育的推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乌江下游民族杂居自然村落——小王村为个案,以人类学田野调查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杂居山区劳动力外流概况及其动因,探究了劳动力外流对民族杂居山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促进了民族杂居村落的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影响民族杂居村落的社会和谐与稳定,笔者认为,发挥优势,化解矛盾,变不利为有利,对构建民族和谐社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族际交流、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空前增多,这种现象使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也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通过研究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找出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民族关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作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