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紫姿 《小学科学》2011,(11):16-17
火攻连环,三国鼎立形势成——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208年 地点: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参战双方:A.曹军 B.孙、刘联军 主要指挥官:A.曹操 B.周瑜、刘备  相似文献   

2.
汉中作为三国鼎立的战略支点,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赤壁之战前,汉中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隆中对策>是各方对汉中战略地位认识的升华总结;赤壁之战后,汉中是各方争夺的焦点,汉中归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地理基础;赤壁之战前后,汉中是西汉遗产继承的焦点,刘邦的统一战略和文化遗产对蜀汉有直接影响;赤壁之战后,汉中是三方人才汇聚的焦点,诸葛亮北伐期间,进一步提升了汉中的文化地位;赤壁之战前后,汉中是民族宗教文化的焦点,张鲁在汉中创立的五斗米道,标志着中国道教的产生.总之,汉中是无可争辩的三国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3.
马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割据凉州,雄霸一方,具有影响全国局势的作用。在继续扩张中,马超被曹操战败,退走汉中,依附张鲁,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马超归依蜀主刘备,郁郁不得志而终。马超的一生,正反映了从东汉未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这一历史进程的必然走势。  相似文献   

4.
《赤壁之战》(五年制七册21课、六年制九册6课)写的是东汉末年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在今湖北省境内赤壁附近的江面上,利用火攻大败曹军的故事。这次战役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它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次战役的主要特点是,在众寡悬殊情况下,周瑜抓住曹操的弱点,在长江上利用火攻,打败了曹操,扭转了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曹、刘汉中争夺战,刘备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一是刘备集团比曹操更重视汉中;二是刘备能集中全力争夺汉中,曹操则难以做到;三是刘备集团占有地利优势;四是在汉中,刘备集团的将帅比曹军优秀;五是刘备在汉中的作战方略正确。汉中争夺战的胜利,开启了刘备事业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6.
义不容辞     
赤壁大战后,曹操收拾残败军马返回许昌,经过一段休整,先诱杀西凉太守马腾,接着训练人马,着手部署兵力,准备统一中原。刘备的军队在诸葛亮精心指挥下,攻取长沙、零陵等三座郡城,然后水陆齐头并进,进取西川。消息传到许昌,曹操大惊失色说:“刘备攻占西川,兵强马壮,羽翼丰满,会成为严重威胁,必须趁他实现战略目的之前,彻底消灭他。诸位有什么好办法?”曹操的话刚说完,诏(zhào)书御史陈群站起来献计,说:“我有一计,可以先灭孙权,后吞刘备,各个击破,一举攻取江南,占领荆州。丞相可派大军直逼江东,孙权恐慌,势必向刘备求救。而刘备的目的在于攻占…  相似文献   

7.
东汉建安二十年,曹操攻取汉中,汉中政权首领张鲁的归向问题成为西部益州政局的焦点。张鲁对刘备兴复大业的战略问题、对益州政权的分配问题乃至刘备对马超和刘璋的处置问题不满,因而拒绝了刘备的招降,归于曹操,汉中政权至此结束,西部益州政局出现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东汉末年,刘备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准备领兵进攻中原。这时,曹操与孙权之间发生了冲突,于是刘备命令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兵北上,攻取襄阳与樊城。曹操部将曹  相似文献   

9.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完全失控,地方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青徐兖地域为诸多割据势力所青睐,成为曹操、袁绍、刘备、吕布等激烈争夺的目标和烽火连天的战场。董卓专政时期,刺史由原来的地方监察官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青徐兖地域刺史一职遂为董卓、曹操等割据势力重视和控制,并成为他们进行权势角逐的手段和工具。对青徐兖地域长官和青徐兖地域的争夺与控制成就了曹操霸业,加速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赤壁战后,刘备占领了原东汉荆州的长沙、桂阳、零陵、江夏、武陵等郡,并从孙权那里“借”得南郡,荆州首府襄阳在曹操控制之下,刘备移治公安,故称“刘备荆州”(以下仍称“荆州”),以与原荆州有别。荆州的占有,打通了进军巴蜀的道路,不久刘备便攻占了益州,基本上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跨有荆、益”,与孙、曹三分天下.鼎足而峙的战略设想,呈现出从荆、益兴师中原,消灭曹氏,一统天下,完全实现《隆中对》战略设想的可能。然而,事隔不久,荆州却被孙权夺走,刘备仅存益州一隅之地。章武二年(公元222年)蜀、吴“彝陵之战”,蜀军几尽覆没,刘备既无力再夺荆州,又无力与曹氏争夺天下,“复兴汉室”了。为此,古今许多学者在叹惜之余,作了种种评说:或  相似文献   

11.
叶扬  袁震  刘速 《湖北教育》2005,(10):43-45
昔日的赤壁,刘备和孙权联合,大破曹操八十万水军,留下了以弱胜强的传奇。今天的赤壁,机电信息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攻克招生和就业两大难题,谱写了由弱变强的新篇。  相似文献   

12.
新赤壁之战     
曹操自从上次兵败赤壁,从华容道狼狈逃跑后,整天都愁眉莫展。后来,他又率领了好几十万人马,来到赤壁,准备再与周瑜大战一场,希望能够打败周瑜,从而夺取东吴的地盘。曹操找来了许多全国著名的游泳教练当老师,教他手下的士兵们游泳。曹操又叫士兵们请来铁匠,把他们的战船包了一层钢铁,这样就不怕被火烧了。而且,他还积极地开展科研活动,他的武器专家发明了当时最现代化的武器,类似于今天的鱼雷和深水炸弹。周瑜也不甘示弱,请来了刘备一起对付曹操。刘备手下的军师诸葛亮仍然是总参谋长。诸葛亮想:上次我们是在江面上用火攻的办法打败了曹操,但…  相似文献   

13.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曹操、刘备和孙权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三个重要人物。这三人,在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群雄蜂起、政治风云多变、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经过十余年的惨淡经营和征战角逐,从小到大,由弱至强,终于先后崛起。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占中原而称雄,刘备据蜀中险山沃地而为帝,孙权凭天堑长江而自立,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他们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能逐一铲平群雄,各占一方,可以肯定地说,是有主、客观条件和诸方面原因的。在我看来,其中主观上重视和使用人才,恐怕是曹、刘、孙三人在艰难创业过程中各自有所成就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为此,本文试图在曹操、刘备和孙权如何重视人才、使用人才这一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4.
建安十三年(208)孙刘联合抗曹的疗壁之战使三国鼎立之势基本形成。此后孙刘结盟对付曹操就成为三国鼎立局面持续存在的前提。孙刘任何一家都无法抠御曹氏的进攻,但两家的联盟却能构成足以与曹氏抗衡的军事实力。什么时候孙刘联盟发生危机,什么时候就是曹魏对它们进行各个击破的有利时机。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袭取了刘备的荆州,黄初二年(221)七月刘备兴兵报吴,孙刘盟国之间火并,夷陵之战爆发。曹魏统一天下的良  相似文献   

15.
建安十三年七月(公元208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相继翦灭了拥兵自重、割地称雄、分裂国家、残害民众的军阀吕布、张绣、袁绍、袁术、刘表等,统一了长江以北的中国领土,使饱受分裂、战乱之苦的北方有了稍为平静的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统一北方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这时,有势力的军阀尚有江南孙权、四川刘璋、汉中张鲁和已无立足之地而奔狼突中的野心家刘备,以及败退陇西一带的马超、韩遂等。一、赤壁之战.使孙权公开扯旗,刘备羽毛丰满严格地说,赤壁大战前的孙权,还不具备军阀的特点,更类似于汉王朝的地方军政长官,…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群英会蒋干中计》讲的是赤壁之战中一个重要事件。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里着力描写的一场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五十回写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当时曹操是汉丞相,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用武力吞并天下。他在建安十三年趁刘表刚去世,便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先夺取了荆州,进一步准备征服刘备和孙权。刘备刚败于曹操,势孤力单抵当不住,就采纳了军师诸葛亮的计策,要同东吴的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东吴的实力也远不如曹操,而且内部又分成主战、主降两派,各有所据,争论不休。最后孙权听从了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的意见。决定全力应战。周瑜就在这种兵临城下的紧迫气氛中被任命为都督。他凭着卓越的军事才干,指挥了东吴的五、六万军队,在赤壁(现在的湖北嘉鱼县东北)一带击败了号称“水陆百万”的曹操大军。这次战争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封建军阀纷纷各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长时期的混战,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中原、吴、蜀,三国鼎立局面因此出现。对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教育史家们历来贬多褒少,较为典型的一种评价是,魏虽有太学之名,仅为掩人耳目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18.
三国之家     
我们家这三口子,真是三国鼎立。老爸权大势大,我视他为白脸曹操;老妈手握财政大权,好似东吴的孙权;而我,便是三国中最弱的刘备了。遥想当年,我羽翼尚未丰满,最怕老爸的"五指山"。一次,象棋  相似文献   

19.
就在曹操得意洋洋进入汉中的当口,刘备正准备和孙权火并。此前孙权装模作样把荆州借给刘备(荆州是刘表的,刘表死了是刘琦的,刘琦死了爱给谁给谁,关孙权什么事?),刘备因为势力小弱,只好认了。暂且不管这是不是不平等条约,可是认同了就该遵守,偏偏刘备不想遵守。孙权来索要荆州,刘备总是以  相似文献   

20.
鸡肋     
杨修,字德祖,从小就极其聪明。长大后,他当了曹操的谋士。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从长安发兵,直逼汉中。刘备凭借天险顽强固守,曹操久攻不下,心中十分苦恼。可是他为人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