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泽东从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两个层面对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性作了深刻的论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途径,阐明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条件特别是生产力条件,并领导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的成功跨越.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历史使命是巩固和发展制度跨越的成果,对已进入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正确定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如果将"理论基石"界定为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及其形成和发展全过程。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同时具备这些特点的只有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作为关于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特点的论断,并不同时具有"理论基石"的全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也不具备"理论基石"的全部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新时代爱国主义有新的内涵。在新时代,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是和谐统一的、和爱中国共产党是密不可分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知行合一的,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两课教学的落脚点,也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课教学的指向标。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的政治认同,才能真正围绕"中国为什么能""为什么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等议题,探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不同的层面上,分析和阐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思想,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笔者以深深怀念的心情,就这一丰富、深邃的思想理论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世界秩序是世界主要大国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斗争的产物,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新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只有建立有利于自己的世界秩序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的具体特征和不同时期国家利益的需求,提出了"社会主义世界秩序"、"‘三个世界’的世界秩序"、"多极化世界秩序"、"和谐世界秩序"的世界新秩序的理论,并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广泛的空间,维护和扩展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个坚定不移"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个坚定不移","四个坚定不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动力和保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含着"四个坚定不移",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坚定不移"才能得以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重新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只有把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十二五"时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才能进一步破解高等职业教育"边缘化"的难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用办一流大学的决心来办一流高职院校,实行与传统学术形态决裂,创造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逐步掌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了发展的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分别形成了建国初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理念。纵观这些发展理念与思想,他们具有以"工农"到"经济"到"人民"为中心的侧重逻辑,以"矛盾"到"改革"到"创新"为核心的动力逻辑,从"征服"到"利用"到"尊重"自然的理念逻辑和从"解难"到"脱险"到"圆梦"的实践逻辑。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逻辑演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完全一致的。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才能实现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落实群众路线、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今时代,我们坚定中国自信,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对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坚定中国自信,必须以"中国为什么能"为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维度探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准确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的政治论断,从而增强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与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它的具体实现形式区分开来,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论。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才能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不能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于漪 《上海教育》2022,(19):4-7
<正>当今在中国大地上办教育,要对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及其本质属性有清晰的认识。只有牢牢把握、努力践行,才能增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领导百年来教育事业方向性、战略性的经验结晶、智慧结晶。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对教育的需求,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党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教育的目的任务、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体制机制建构,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意识与改革开放李含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虽然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必须通过历史机遇才能实现,只有把握住时机才有可能。邓小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其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历史机遇选择的时期,提出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6.
大寨精神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典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其核心内涵。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会遇到困难和矛盾,发扬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大寨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贯穿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心思想,并且回答了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重大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坚持"四个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8.
"三个自信"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理论是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制度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自信"来源于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检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三个自信"。坚定"三个自信",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能够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课题,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实际,方能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事业和统一的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继往和开来的统一。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或者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它既可能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也可能带来政治上的危害。对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态度正确与否,关系到能不能坚定"三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