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男子举重队曾是我国优秀的运动队之一,曾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20世纪70年代以后曾获全国冠军的运动员有22人,其中有马文广、杨怀庆、宋振竹、马文柱、李炳军、宋健、于银涛、林宋峰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运动员,他们为山东举重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现任  相似文献   

2.
我省男子举重曾经是一支取得过辉煌成线贩运动队,培养过多名在世界、亚洲、全国优秀运动员,先后几十次打破亚洲、全国记录和取得亚洲、全国冠军。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省运动员运动成绩、比赛成绩与全国各省市运动队相差较大,九、十运会没有一人取得金牌,引起了山东体育界各级领导,举重界全体上下的重视,如何改变目前这种不利因素,是我们山东举重界、举重教练员尤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教练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怎么能够重新振兴我们山东男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运动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举重、击剑     
G884.03 20015401对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体重变化与成绩变化的探讨[刊,中,I]/胡贤豪,毛传俊,强伟,王善良,马文辉,沙峰,杨志俊//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1).-18-19表2(SML)举重//女子//运动员//年龄//体重//成绩//探讨G884.119 20015402运用膝上拉抓组合动作提高抓举发力技术的研究[刊,中,I]/张琦,陈孝明,于洪兵//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1).-32-34表1(SML)举重//抓举//发力技术//膝上拉抓组合动作//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4.
优秀举重运动员伸膝装置慢性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膝损伤较严重的情况,在国家体委科教司的大力赞助下,我们从医学、生物力学和训练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举重运动员膝损伤的特点、损伤机制及其与举重专项动作、训练方法的关系,以便为教练员改进技术与训练提供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1.对参加1981年全国举重锦标赛的13个队113名运动员226侧膝关节进行了临床  相似文献   

5.
今年四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三日在成都市举行全国举重锦标赛后,各省、市队留领队、教练员和几名运动员代表参加了为期二天半的教练员会议。会上首先安排了陈冠湖同志谈苏联和匈牙利之行在举重方面的所见所闻;随之焦殿英同志汇报了保加利亚教练员贝科夫在成都市训练我  相似文献   

6.
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重及判别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4-2005年国家举重集训队(北京)的67名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跟队观察和测试的研究方法,对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多项指标进行监测,力求对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概念、判别依据和判定程序等问题有更好的认识.主要研究结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超标体重百分比为女子2%~6%,男子3%~7%;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理想体脂百分比为女子12%~18%,男子5%~14%;判断一名举重运动员的体重是否理想,还应注意观察其训练与身体机能状况;举重运动员理想体重的判别依据包括理想的体重变化范围、理想的体脂百分比、良好的训练情况和身体机能状态的正常变化.  相似文献   

7.
马文广是我国著名的举重名将,他曾多次在赛场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自从他走下举坛后,他那双举过杠铃的手臂,又开始托举起新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1982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赛,在浙江海宁县举行。比赛中运动员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提高,令人高兴。但运动员的基本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应尽快提高。我们认为,对我国业余体校举重运动员,必须从小以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授课与训练。本文对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预姿臀位稳定性问题,谈一些看法。预姿臀位技术的稳定性,是整个抓举与挺举动作的前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预姿臀位动作巩固、合理、准确,将决定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今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可忽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方法等,对四川省男子举重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多年系统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不多,分布不均衡;训练条件不够完善;基层教练员岗位培训机会不多,科学训练意识不够强,选材科学化水平尚待提高;运动员学训矛盾尚待解决;少年举重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机会极少,奖励机制不够完善。并对四川省男子举重后备人才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加强基层教练员培养,形成高水平的教练员群体;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基层训练条件;多组织和参加全国比赛,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奖励制度;畅通运动员进出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力量与健康》12月——1月一期中,著名美国举重运动员,一九七六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银质奖章获得者李·吉姆斯特别强调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在各种举重形式的训练中,掌握正确姿势的重要性。这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建议。然而一般受训练的人,如果缺乏柔韧性则一定要遇到困难。一个特别典型的实例是——许多举重运动员进行后蹲练习的时候,往往臀部抬  相似文献   

11.
本本试图通过100公斤全国纪录创造者马文平早期成长和训练,探讨我国重级别举重运动水平落后的原因:1.我国重级别运动员人选太少,身材较矮胖,身体素质太差;2.对重级别训练特点缺少研究,大小级别一个训练的方法。文章并从选材;运动成绩与体重的变化关系;技术、战术训练特点等方面探索提高我国重级别举重运动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女运动员的月经功能障碍与运动的关系研究颇多,但对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情况国内尚未见报导。笔者对214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月经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举重训练对女子月经功能的影响。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全国的214名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13~24岁,其中11~13岁的占  相似文献   

13.
G804.21 20023493张祥森早期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分析=Ananalysis of Zhang Xiangsen's early stage ofphysical conformation and function[刊,中,I]/梁柱平∥体育科技.-2002.-23(1).-18-20表1参3(SJ)张祥森∥身体形态∥机能∥举重∥训练张祥森是我国著名的举重运动员,曾获1995年  相似文献   

14.
奥运风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山东有4名运动员参加了4个项目的比赛。体操运动员邹利敏获得体操男子团体亚军,为山东获得第一枚奥运奖牌。这届奥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正式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本届奥运会与邹利敏一起参赛的另外三名山东运动员是男子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女子铁饼队员焦云香和男篮的王海波。当时在男子体操团体比赛中,邹利敏作为主力队员,获得了团体亚军。其他三名运动员都没有取得奖牌。  相似文献   

15.
举重、击剑     
G884.02 20011919女子举重训练量与训练质量的关系(刊,中,Ⅰ)/胡贤豪,马文辉,杨志俊,万妮∥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3).-27-28表1(XH)举重∥训练∥方法∥质量∥运动量G885.014.86 20011920对击剑运动员几项专项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Astudy on theory and method of specialpsychology training for fencing athletes(刊,中,Ⅰ)/谢红光,戴霞∥湖北体育科  相似文献   

16.
华彬 《体育学刊》2007,14(6):103-106
以我国现役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分析达到各运动级别的最佳年龄段,并以此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成材轨迹.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年龄意义上的成材轨迹表现为:15~18岁是成为一级运动员的最佳年龄段;17~22岁是达到健将级运动员的最佳年龄段;2025岁时的竞技能力已经过渡到国际健将级运动员水平.另外,通过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训练阶段的年龄分布情况的分析,证明运动员各训练阶段与各等级运动员最佳年龄段的分布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提高广西体校男子举重挺举基本技术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在重大国际举重比赛中,都以总成绩来评优秀运动员的实力,如我区著名运动员吴数德、张载荣、杨斌等,他们是抓举占优势,单一项目的优势直接影响到总成绩的名次排位,挺举则明显落后,直接影响了总成绩的名次。可见举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1995年广西体校参加全国少年举重锦标赛5名运动员。(甲、乙组)2.2研究方法:采用训练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所取得资料归类分析研究。3研究结果3.1抓举、挺举成绩平衡发展是提高总成绩的重要途径。3.2抓举、挺举练习分配比例合理,防止运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举重运动相关书籍的反复学习和研究,结合本人近30年举重教学的经验,以及对2009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部分运动员(其中:奥运冠军3名、世界冠军5名、亚洲冠军4名、全国冠军22名、全国前3名18名、全国前8名35名)的访问、调查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对下蹲翻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陈述和分析。至今为止,这是全国少有对"下蹲翻"技术进行细致、全面研究的文章。它对我国挺举成绩的提高、举重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年来举重运动获得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级别都在飞快地进步,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我们注意到获得冠军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减小,因为青少年开始练习举重的时间要比过去早得多。然而近十年的举重专门文献中,很多作者通过长期以来的研究主张开始从事举重训练的最佳年龄大约为十岁。在最近欧洲及世界三大赛举重统计资料显示,获得冠军的年龄约在18—19岁,他们从事举重训练的周期为6—8年,这证明了举重运动员是由早期训练开始的。训练阶段青少年参加举重训练是从选材的最初阶段开始到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名次,有以下几种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举重历史上,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运动员曾多次打破挺举世界纪录。然而在近年来的以举重比赛中,我国举重运动员失误较多。调查结果表明:在举重竞赛中,极为突出的问题是上挺动作成功率偏低。笔者对1986—1989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分龄赛13—15岁年龄组1086人,进行现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