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些数学问题中,若干字母处于同等地位,因而具有某种对称性,如果我们恰当运用轮换,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而且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谈到“课题研究”。人们就会想起大学、研究所。也会想到老师们就某些教育教学问题而开展的探索,为了区别权且把中学生开展的课题研究称为“小课题研究”。大学、研究所等开展的研究目的在于提出的新规律。发现真理。造福他人。中学生开展的课题研究其目的不在于“研究”的成果.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解答某些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被题目的已知条件所迷惑,要看清问题的本质,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反其道而行之。例如,要求出最大值,我们可以从求最小值入手,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例1.将60拆成10个质数的和,使其中最大的质数尽可能大,那么这个最大的质数是几?  相似文献   

4.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对于那些具有模糊性、随意性特征的实际问题,班主任不要简单地给学生以明晰的评判,而要用一些"亦即亦彼"的不确定性"糊涂"道理和做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自行解决,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宪法发展相对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于是有学者提出“良性违宪”的概念。对所谓“良性违宪”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和某些解释是非常必要的。但“良性违宪”的定性和提法,不但不科学,会产生很大的纵容违宪行为的负面效应,而且该提法与法治理念也不符。实践中某些改革行为违宪但却存在合理性的原因在于宪法不能及时回应现实需要,解决该问题的出路应当是及时释宪或者修宪。  相似文献   

6.
浅谈"三校生"与"普高生"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抽样调查.对高职院校的“三校生”与“普高生”的综合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并对某些突出的问题及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学科,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有严密的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在解题时 常常会因为思维不够严密造成错误或失误,究其原因,实际上又是因为很多时候没有"优先考虑" 某些情况.下面举例谈谈数学解题中的"优先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运用递归方法求解,会使问题解决简捷明了。  相似文献   

9.
物理问题中的有关物理量,常需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可根据物理规律和某些物理量的限制条件,用"不等式"知识来解决某些物理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有道德的人,该不该追求个人名利呢?或者说,一个人追求个人的名利,是不是“有道德”的呢?按照“常识”,我们通常会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否定的答案。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一直反对任何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名利意识与诉求。笔者认为,这是有违人的社会生存规律和道德成长规律的。这样做并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反而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某些不健康思想的抵抗力。要想真正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力,就应该正确对待青少年对个人名利观的追求,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名利观。  相似文献   

11.
在代数中,对某些特殊数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些特殊的规定,完备了概念或数的某些运算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退求进     
某些探索性问题,有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只要我们退一步来观察,就会让人茅塞顿开,使问题迅速获解。  相似文献   

13.
“小饭桌”存在问题较多 “小饭桌”是指那些为中小学生提供午饭及午休甚至晚饭的校外场所。这些“小饭桌”往往是家庭作坊式的,它一方面可以解除某些工作较忙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给很多下岗职工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4.
张羽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2,16(6):122-122,12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使学生能更好理解某些物理概念以及解决某些物理疑难问题,有时采用极端思维法去进行分析、解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在某些核心问题上,一线教师、数学教育专家以及数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展开了激烈的争鸣。有时,出自某一方面的见解,未必就完全对。这样,往往会让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深感“困顿”。一线教师作为改革的实践主体,应该且行且思,通过冷静思考,主动“求索”,走出“困顿”,走进“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6.
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指名词在某些格式中获得了动词的用法,既具有动词的意义也获得了动词的某些语法功能。本文尝试用句式语法理论的相关观点来解释"NP+了"格式中的名词为什么会获得动词的意义,用词的"升格越级"说来解释格式中的名词为什么会取得动词的语法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似法"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为了便于研究某些物理现象,分析某些物理问题,往往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以突出主要因素,即要用理想条件下的模型代替实际研究对象,如果不这样,可能连最简单的物理问题也会使我们束手无策.在物理学习中,通常用近似来描述物理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等),推导物理结论,估算物理量值等.总之,"近似法"在物理学中应用很广,下面笔者要谈的是"近似法"在电阻的测量与计算中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8.
波利亚很重视“辨认”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他说 ,我们在考查问题的过程中 ,认出了某个先前没有注意到的直角三角形 ,或是一对相似三角形 ,一个完全平方式 ,…… ,我们会很高兴 ,因为 ,这些东西使问题与头脑中的潜知有了接触 ,其中某些部分现在或许就能用上。一般说来 ,“辨认能引导我们回忆起某些有用的东西 ,把有关的知识动员出来。”本文就谈谈“辨认”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具体运用。1 辨认隐蔽关系一道严谨的数学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条件与条件 ,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其间 ,有些关系比较明显 ,有些关系则比…  相似文献   

19.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是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热点.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量和题型保持稳定,试题在注意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舍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的考查,试题虽然计算难度不大,但概念性强,区分度好,今后会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20.
在解析几何里,对某些问题,作某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可将原问题转化为对称点的相关问题.只要处理得当,有时会以简驭繁,有时会化拙为巧,有时会出奇制胜.下面举几例,让同学们仔细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