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武林屁话     
阿句 《精武》2009,(10):53-55
人在别人的武术神话中习武,却不一定在自己的武术神话中教别人习武,这样看来武术神话与武术既有关系也无关系,可无知的人们却偏偏愿意追寻无聊的武术神话。  相似文献   

2.
小舟 《精武》2005,(9):10-10,9
为王庚魁“定位”是件很难的事情,真的很难。不夸张地说,从我见到他的那一刻起,我一直在思考。说他是武术家吧,他的名望不够;说他是武术爱好者吧,他痴迷武术的劲,一般武者又没法比。我想了想,还是叫他“痴武者”吧,虽然平淡,倒也贴切,而且有据可证。其一,王庚魁今年三十六岁,却习武三十一年,而且在“娘胎”里就“看着”父亲习武,可以说胎教以武术为主。其二,为习武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自愿在单位看收发,自愿“未老先衰”而赢得习武的时间和条件。其三,因沉迷武术,被人称为“武痴”。他苦读武术拳经,研习功力,对形意、一气、两仪、三体、四法、五纲、  相似文献   

3.
试论武术发展的源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证了武术发展的源动力是内部的武术搏斗交流、切磋武艺和外部的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而安全需要则是人们习武的首要动力。认识武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们发展武术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制定武术发展战略与规划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奇 《武当》2013,(3):50-50
武当武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外显金锋,内藏丹道。外显金锋,即是武当形意、太极、八卦、武当剑、八卦枪、祖师杆等武当功艺,而内基础性丹道即是金丹大道。武术修炼分内功与外功,炼精气神为内功,也叫丹功,练套路架子为外功。内功与外功同等重要,内功靠外功护持,外功靠内功滋养。有外功而无内功相助,外功即成为空架子。许多习武之人不明白这一点,特别是年轻人刚入门,习武只练外武而不练内功,不但功夫不上进,许多人还练出了一身病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与事,有不少人练一辈子武术,而五六十岁就死了,大多死于六七十岁,死于心脏病、脑血栓、糖尿病、癌症的人很多,与不练武术的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许多老农民、老工人活得长。不练功活八九十岁,练功人只活六七十岁,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懂养生之道,没练内丹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女生的习武动机,是摆在高校武术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激发女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高校武术课的课程建设、武术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们练武之人都尝到过练武的甜头。凡习武受益之人都有一种体会,即在强身健体、治病养生方面,武术锻炼(其中包括气功锻炼)的作用非其它体育项目可比。但仔细想想,看看,听听,在中国十二亿人口中多少人知道、了解武术?提起武术,人们的反应是一打,提到气功,人家就会问你有无力劈华山、隔墙  相似文献   

7.
邱斌 《武当》2003,(11):35-35
武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贡献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习武的人越来越多,高校武术课的重要性也更突出了。武术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搞好武术教学,为武术得到最大范围的普及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肖辉,安徽阜阳市阜南县人,1974年出生,国家一级武术裁判。自幼习武,爱好广泛,琴、棋、书、画均有涉猎,尤好诗词歌赋,练拳习武之余,好填词赋诗以抒胸臆。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宁波,一次武术邀请赛之余,肖辉向我讲述了他坎坷的习武经历。  相似文献   

9.
张颖 《武当》2015,(2):64
我习武近二十年,我的师父习武五十多年,我身边的人习武也多在十年以上,习武数十年的人亦不在少数。我所在的河北保定是武术之乡,武术流派较多,习武之人颇多。但近十年来,我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对传统武术有兴趣的人不少,也不乏年轻人,但坚持下来的极少。有的师父教了不少人,但大多不过一两年,年轻人都不见了,剩下的多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不是说老年人不能有所成就,而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特性决定了,只有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系统训练后才能小有收获,而且训练强度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更何况五六十岁的长  相似文献   

10.
习武安邦,武术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尚武崇文,武术是国人精神的中流砥柱.如今武术课程已被列入中小学及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合理科学的武术训练,尤其是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发展进行阐述与分析,认为武术融入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对沈阳市四大公园常年坚持习武的中老年人相关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辩证的方法论证习武与人类寿命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的健身功能是毫无疑义的,习武与长寿的基本关系,与习武规律、习武方法、交手伤力有关;人的寿命长短与武术水平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作为保健手段的太极拳将成为21世纪群众体育的新时尚,结合高科技的应用,太极拳的保健功能会得到充分释放,并与人的寿命联系更加密切,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中学生的喜爱的一项运动。武术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传授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习武积极性,改善武术动作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武术技能的形成。教学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对武术的热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还应稳定和深化学生的习武兴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和归纳分析法,根据对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分析,就如何提高武术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加入锻炼身体的队伍之中.作为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体育运动-武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以体现武术文化内涵的武术礼仪的发展却忽略了.通过从现代武术礼仪的概念、现代武术礼仪的动作进行论述.表明:现代武术礼仪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习武者在习武过程中遵守的具有浓厚民...  相似文献   

14.
对习武学生开设武德课程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而武德即是武术的思想精髓。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广泛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具有常胜不衰的强大生命力,这除了武术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之外,还在于中华武术的传统文化价值。而武德便是这种价值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人们习武的目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以德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教武育人"始终是贯穿在整个武术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武德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并查阅参考有关武德教育的各类文献,主要针对高校学生选修武术套路的武德教育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高校推广武术套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贯发 《精武》2011,(1):95-95
俗话说:“内行的看门道,外行的看热闹。”自古流传至今的武术,常烙有神秘面纱之迹,给人一种莫不可测感。对于习武内外人来说,武术究竟是什么,却有异见。  相似文献   

17.
武术有“四美”形、神、德、道。“形美”为习武之第一重境界,所谓“外练筋骨皮”;“神美”为习武之第二重境界,所谓“内炼精气神”;“德美”为习武之第三重境界,所谓“尚武崇德,以德服人”;“道美”为习武之第四重境界,所谓“以术求道”,“道”正是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习武之人由“形”之外练,到“神”之内修,进而到“德”之培育,最后到“道”之升华,才可以说是完成了整个武术的修炼过程。但事实上,对“道”的追求永无止境,因此,武术修炼的境界也一定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浓厚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习武先习德'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也是武术最直接、最理性的精华,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培养武德,可以使学生了解武术的文化涵蕴,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之一。在武术教学中利用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技击性、健身养性、表演、娱乐等多功能优势,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习武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从事习武活动的主观原因。了解习武的动机,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社会需求:有助于掌握习武的心态,以便调动心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武术人才。通过对3个院校武术专选班学习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一些较为客观的数据。为武术教学和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