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约翰·密尔通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密尔却同时认为对"野蛮"社会实施的帝国统治具有正当性。密尔的帝国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对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划分及特定的社会阶段是与特定的政府形式相对应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他认为野蛮社会自身不存在从野蛮社会进步到文明社会的动力,所以,要促使野蛮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社会对它实施殖民统治或专制统治。但是,当野蛮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努力之下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后,密尔认为文明社会需要结束对野蛮社会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2.
约翰?密尔通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密尔却同时认为对“野蛮”社会实施的帝国统治具有正当性。密尔的帝国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对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划分及特定的社会阶段是与特定的政府形式相对应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他认为野蛮社会自身不存在从野蛮社会进步到文明社会的动力,所以,要促使野蛮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社会对它实施殖民统治或专制统治。但是,当野蛮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努力之下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后,密尔认为文明社会需要结束对野蛮社会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3.
“文明”和“野蛮”总是站在pk的擂台上,互相抗衡。人类早巳步入文明的时代,如果说“文明”是种必然,那么“野蛮”就是偶然的集体挑衅。从某些方面来讲,这种挑衅其实也是对文明世界的一种文化补偿。  相似文献   

4.
王英伟  程可 《海外英语》2012,(11):198-199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Lord of the Flies)描述的是一群被困于荒岛上的孩子们逐渐分裂成两派,即代表文明、理性的一派与代表原始、野性的一派,野蛮的一派最终战胜了文明的一派,并使小岛上的文明付之一炬的故事。该文将从小说中文明的背景、社会的主体以及文明被摧毁的原因三个方面来阐述小说《蝇王》中所折射出的文明的脆弱。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这使我们想起上一世纪末有美国参加的八国联军在中国领土上的杀人放火。克林顿辩解说,他们这样干“不是野蛮”。难道是文明吗?不错,他们这种霸权主义行径确实是有“文明”的成分。那就是用工业文明提供的极其准确的杀人武器来野蛮...  相似文献   

6.
石磊 《山东教育科研》2014,(16):I0008-I0008
体育是什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景象一定是这样:赛场上飞奔的运动健儿,奋力拼抢时的挥汗如雨,一次完美的扣篮或射门……关于体育,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之效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年少的毛泽东以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诠释了体育的意义,它不是强身健体的锻炼,也不是繁复的运动技巧,而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增进知识,陶冶情操,愉悦精神。  相似文献   

7.
《老子》有多种注释,但在该书的谋篇布局上,至今缺乏可信的解释.《老子》在谋篇上有特别的结构,呈现出比较独特的"三一结构".《老子》既不主张柔性的教育,也不主张刚性的教育.《老子》坚持文明与野蛮、人为与自然的中庸之道.人从野蛮的动物状态走向文明之后,必须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或人为与自然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论述了美国早期文学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成名之作《拓荒者》中的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库柏主要通过文明开化与原始野蛮、环境保护与环境破坏、法律至上与藐视法律这三方面来展示这种冲突,从而把美国边疆社会所经历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9.
从结构主义所提倡的二元对立的手法入手,通过分析多组对立面—环境上的南方与北方、身份上的国王与奴隶、价值观上的文明与野蛮,指出主人公巴克最终响应呼唤,回归荒野的原因在于小说中存在着的众多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落后野蛮的民族,在征服一个先进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时,最终总要被他们所要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元蒙统治者在灭西夏、西辽、吐藩、金、大理及南宋等政权,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受到上述国家的较高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具有先进封建文明传统以汉族为主体的南宋政权,其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农业文明、职官制度、礼乐制度以及人文风俗对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科学的发展催生人类文化内涵和心态的变迁。结合科学发展史分析了西方文化心态在面对自然、人类自身、科技本身与人类文明、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四个方面的演变,其反思性的结论对于人类文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构筑的理想与梦的天堂,文章通过湘西题材小说中的民俗风情,论证了作者笔下千里沅水流域“野蛮”与文明交织的独特习俗所包含的严肃生命意识和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蝇王》中“火”这一意象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的意义的阐释,展示其从文明之火到毁灭文明之火的嬗变轨迹。火这一特殊意象形象地展示了在人类文明蜕变的过程人性逐步泯灭、从理性走向非理性的运动轨迹。火的意象的嬗变轨迹,正是人类文明从希望到无助的演绎,是人类文明从高峰跌入低谷陷入尴尬境地的痕迹,这对于深化小说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纳撒尼尔·霍桑 (180 4- 186 4)与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8)这两位作家都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他们从文明和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人 ,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一贯传统。把人视为文明的受害者并向自然寻求安慰的看法同为霍桑与勃朗特所持观点。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位作家一致认为 :现实中 ,文明之爱将最终获胜 ,因为社会对个人具有决定作用 ,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的束缚 ;精神上 ,自然之爱独具魅力 ,虽死犹荣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自由和爱情的无限追求中 ,这也是浪漫主义作家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礼仪起源于古人的敬神祭祖、婚丧嫁娶等民情风俗,形成于一夫一妻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阶段,是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的产物,体现先民追求生活幸福、家庭和美、社会安宁的质朴愿望以及推崇天地人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核心是灵肉一致的现代性爱观。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认为明再造是进行社会改革的根本途径。因此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阐发带有明显的再造明的意识。茅盾认为在明再造过程中以性爱为中心的道德改革与政治制度的改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大革命失败以后,茅盾在《蚀》中分析其原因,认为是这两的脱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数字伴随着人类从混沌走向睿智,从蒙昧走向昌明。这些数字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蕴。在汉语中,数词的表示方法,谐音与象形的妙用,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导致人们对某些数词的特殊偏爱或反感、认知或运用,从而使其在哲理思想、归纳方式、审美观念、宗教迷信及语言文字等方面打下了深刻地民族文化的烙印。数词"四"和"七"在汉语发展中的起起落落就印证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虞早夏时期是中华民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晋西南地区先民的饮食结构、食物种类、烹饪工具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稻米从无到有,食用比例逐渐增加;陶鬲逐渐取代釜灶成为主要炊具。整体而言,高度发达的酒文化与盐的使用,也为这一地区在唐虞早夏时期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不少色彩。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地农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凸现在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文明演进中出现的局部不文明而导致人精神困惑的产物。本文通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与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主人公在异化过程、形式、结果、原因等方面的比较,从中挖掘异化的深层内涵,并对抵制异化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应与时俱进,做新型的有爱心的班主任.班主任应该用爱呼唤,启迪学生;用爱评价,赏识学生;用爱浇灌,呵护学生,从而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安全、和谐的先进班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