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0日,北京晨报迎来了创刊十周年纪念日。当天,在晨报创刊和办报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注的老领导、来自新闻界的专家学者、报社同仁以及晨报老员工代表齐聚一堂,总结晨报十年辉煌经验,为未来晨报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
7月20日,是北京晨报创刊十周年的日子,作为在晨报编辑部整整思考了一年的我,借<新闻与写作>版面,就晨报兴与衰问题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偶然在报亭旁发现了崭新亮相的晨报。十年来,我作为报社经营人员,习惯了每天都要翻开晨报,寻找它的点滴变化。 十年后,我来到晨报,作为新进一员,能跟大家一起庆祝北京晨报十周岁的生日,见证晨报的今天,迎接晨报的明天,我的内心充满着喜悦和自豪。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一年都市报竞争中,北京晨报将迎来创刊五周年。如何保持住以往的优势和荣耀,再度提升品牌层次,扩大社会影响,这是晨报人必须回答的实践课题。在2003年度,北京晨报有一个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自身发展空间巨大,关键是看晨报人自己的创新思路及基于恰当思路之上的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5.
1998年7月20日,2008年7月20日,北京晨报创刊已经整整十周年了! 十年前北京晨报的创刊,创下了京城报业市场的多项第一。当年,作为北京报业市场上第一张都市早报,晨报定位于“精品主流都市报”,为读者提供主流、权威、快速的新闻资讯和贴身、细致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广大北京市民早起必不可少的“信息早餐”。  相似文献   

6.
1998年7月20日,2008年7月20日,北京晨报创刊已经整整十周年了! 十年前北京晨报的创刊,创下了京城报业市场的多项第一.当年,作为北京报业市场上第一张都市早报,晨报定位于"精品主流都市报",为读者提供主流、权威、快速的新闻资讯和贴身、细致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广大北京市民早起必不可少的"信息早餐".  相似文献   

7.
7月20日,是北京晨报创刊十周年的日子,作为在晨报编辑部整整思考了一年的我,借《新闻与写作》版面,就晨报兴与衰问题谈点想法。 回顾中国报业十年兴衰路,看到北京晨报与许多报纸一样,其兴轰轰烈烈.其衰顺流难阻。这里就产生一个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报纸的兴衰?不少人把纸媒兴与衰的成果与罪责都归于宏观管理体制是否宽松、媒体所有制运营机制是否灵活上,  相似文献   

8.
十年晨报,我在其中六年。尽管残酷的竞争使晨报在早报市场优势无多,但真正了解晨报的人,依然愿意用“负责任的把关人”来评价正在坚定地履行着报纸与读者契约的北京晨报。 十岁的晨报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奔跑。作为曾经为它的成长做出过努力的人,我满怀信心地期待它的下一个十年。  相似文献   

9.
《武汉晨报》创刊于1999年3月15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份城市综合性日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武汉市民对晨报的认识与态度,分析其在省会市场销售状况低迷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5,(11):F0004-F0004
《鲁中晨报》是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主办的一份面向城市居民的省级地城性生活类日报,1999年7月1日创刊,为山东省第一张晨报,国内统一刊号DN37-0008,邮发代号23-198。  相似文献   

11.
十年晨报,我在其中六年.尽管残酷的竞争使晨报在早报市场优势无多,但真正了解晨报的人,依然愿意用"负责任的把关人"来评价正在坚定地履行着报纸与读者契约的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2.
李睿晗 《青年记者》2007,(14):24-25
为了应对以现场性、互动性为特征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纷纷改版、扩版,一批冠以晨报、快报、早报的晨报类媒体应运而生。然而近两年来,晨报类报纸发行增长率大多趋缓甚至停滞不前,《现代快报》却在创刊短短7年多时间,成长为江苏省日发行量超百万份、南京发行量第一的晨报,更是人围江苏省唯一“全球百强”的早报。  相似文献   

13.
有学者说,报纸在经过日报时代、晚报时代和都市报时代后,进入了晨报时代。继北京晨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合办)、兰州晨报(甘肃日报主办)、滇池晨报(云南日报主办)、江淮晨报(合肥晚报主办)、之江晨报(浙江日报主办)几炮轰响传媒界之后,新华日报社旗下的《南京晨报》也在这样的背景下杀入了南京的早报市场,又给本以竞争相当激烈的南京报业市场平添了许多波澜。  相似文献   

14.
鲁中晨报创刊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设副刊版面,这在媒体中是非常罕见的。笔者观察淄博几家媒体的副刊版面,对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拉动也并不明显。如何使副刊生存下去,成了鲁中晨报新设立的《闻韶》副刊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刊十周年.市民报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大中城市涌现市民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新发展.<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晨报>)的创刊揭开了乌鲁木齐市民报纸的历史首页.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她得到了乌市各阶层读者的认同,并且成为了大家喜欢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市民订阅报纸的首选.<晨报>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今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各地的市民报普遍被同质化现象困扰着,<晨报>同仁也在深思这个问题,这里仅以管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北京晨报由"大"改"小"尚未满月,零售市场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零售量翻了一番.由此可见"小中见大"的办报理念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这一现象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2009年12月10日,传媒界专家学者聚首"北京晨报改版改型专家座谈会",研讨晨报,畅谈未来.  相似文献   

17.
《都市晨报》是江苏徐州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张生活服务类报纸,创刊于2001年5月8日。创刊时四开十六版周七刊,2002年3月1日起开始出版彩报,2003年1月1日起扩到24块版(彩报),当年10月1日起扩到32块版(彩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晨报的发行量基本上稳定在8万份左右,其中70%是零售。2003年广告任务  相似文献   

18.
鲁中晨报创刊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设副刊版面,这在媒体中是非常罕见的。笔者观察淄博几家媒体的副刊版面,对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拉动也并不明显。如何使副刊生存下去,成了鲁中晨报新设立的《闻韶》副刊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晨报的诞生是新闻改革的产物。作为首都早报的先行者,它凭借两个基本要素获得了初步成功:一是发行时间早,适应了北京读者“一天大事早知道”的阅读需求;二是以时效性强、可读性好的都市新闻作为报道主体、有别于传统办报定式,适应了北京读者求新、求变的读报心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尤其是“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媒体的新闻传递功能面临极大的挑战、对于晨报这样一张定位于“信息早餐”、以新闻为立足点的新生报业,面临的挑战比传统报纸更为直接、更为全面。要想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今报业市场,竞争已到白热化地步。从整体上讲,竞争有利于报业繁荣,最终有利于读者;但另一方面看,竞争过度,又会使报业结构失当,信息资源浪费,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又从整体上抵消了适度竞争的正面影响。因此,每一家报社竞争方略的制定,无论是对整个报业市场,还是对自身的快速发展,都极具现实意义。笔者选择武汉晨报进行分析,系因为该报的竞争策略独具特色,并富于启示意义。 注重研究潜在需求 武汉晨报创刊于1999年3 月15日。年初 筹办之际,武汉 地区的报业市场 上已有日报5 家。其中机关报 两家。机关报有 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