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平衡力的基本知识1 平衡力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么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 .3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反之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 ,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二、常见情况1 两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 同一直线上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三、应用(一 )判定物体的受力情况例 1 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 ,在空中做匀速直线…  相似文献   

2.
力的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贯穿整个力学的学习,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学习重点;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是难点. 一、考查平衡力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考查题型一般是选择题或填空题,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解题时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不要混淆.  相似文献   

3.
1.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处于静止状念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4.
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这几个力互为平衡力.反过来,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也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学习“力的平衡”知识的意义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因一些同学对“物体受力、受平衡力和不受力”这三种情况理解片面,故常导致解题出错.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有的同学认为:之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发生改变,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只要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孰不知,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有两种可能:苦受到了不平衡的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若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不改变.也就是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该物体受到不平衡力作用;若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中的“平衡”是抬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表现形式:(1)静止;(2)匀速直线运动;(3)匀速转动.平衡力是指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的力,平衡力可以是两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现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比较如下:一、力的作用对象不同两个彼此平衡的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两个相互作用力则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一例1如图l物体A静止在水平面B上,物体A受到水平面B的支持力人和重力G。两个力的作用,地面B受到物体A的压力F。F支和民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  相似文献   

7.
有的物理习题,看上去似乎没有已知条件,其实有很多条件隐含在给予的信息之中,找到这种隐含条件,对顺利解题至关重要.比如,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物体必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在光滑的表面运动时,可以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都把物体当作一个  相似文献   

8.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学好力学的关键.学生很容易一时轻敌而导致解答结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现在对力与运动关系相关的题型、解法、特点做以下分析. 一、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物体将保持静止(静者恒静);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者恒动).其关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二力平衡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知识对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求平衡力中的未知力以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浮力等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学习这一定义要明确 :1 .定义中指的“物体”是指一个物体 ,而且是受力物体 ;“几个力”都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几个力”指至少有两个力。2 .由定义可知 ,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何种运动状态 ,决定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  相似文献   

10.
例(2004年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可能不再做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1.
力和运动     
考测点导航知道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定律通常又叫做惯性定律。知道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理解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相似文献   

12.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意考点有三个.考点一力和运动例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就不能维持运动;B.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只能处于静止状态;D.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993年,湖北省武汉市)分析与解牛顿第一定律明确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物体不受外力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B说法正确.因为在平衡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章阐述的是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但理论性较强,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纠正以往的一些错误经验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在运动时不受推力作用,那么它最终将静止下来.似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运动物体最后会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为(阻力)的作用.实际上,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就一定要施加力的作用.二、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是物体惯性的必然结果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相似文献   

14.
有的物理习题,解答时看似缺少条件,其实一些条件隐含在习题的字里行间.找出这些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比如,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说明物体必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在光滑的地面、桌面运动时,可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般把物体当作一个点来处理,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轻弹簧,可不计其重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说明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在液体中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说明浮力等于重力.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还有,某些物理常…  相似文献   

15.
法官:本次开庭是对一道浮力题答案进行仲裁.原题:一个在水中向上运动的物体,关于它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选自1997年远东中学新生入学考试单选选择题)正方:物体的沉浮条件明确指出,仅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而上浮就是向上运动,物体上浮,受到的浮力就大于它的重力.因此,我方认为A是正确的.反方:众所周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若开始物体正向上运动,则物体就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条件"是中考命题中的热点,有关这部分知识在平常练习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低。本文利用平衡力知识分析、解答有关典型例子进而探讨:1.应用平衡状态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2.应用二力平衡分析物体的受力及运动状态;3.应用平衡力解决压强、浮力与简单机械的综合问题;4.应用平衡力解决连体漂浮或悬浮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从而阐明通过应用平衡力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进一步弄清力学中有关的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含义①如果物体不受外力,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初二物理(人教版)第九章我们学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当然这儿的“力”一定是不平衡力.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对“皮球”进行如下分析:皮球从水下往上浮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如图1所示.位置1~位置2:皮球上浮的速度越来越快,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必受不平衡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皮球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皮球的体积,浮力大小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位置2~位置3:随着皮球的、上浮,皮球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减小,故浮力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9.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用平衡力知识可以由已知力求得未知力. 1.平衡力的判断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②在同一条直线上; ③大小相等; ④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20.
惯性现象虽然随时可见,但不少学生仍认为惯性概念难理解、惯性习题难解答.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时,B经知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那么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是否也有惯性呢?以人乘坐汽车为例:当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人向后倾倒;当行驶中的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第一种现象说明静止的物体有惯性,第二种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在这两种情况中,人受到的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