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邹旭怡 《科教文汇》2008,(23):192-192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治国”道路时,非常重视团体和党的作用,“以党治国”思想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以党治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从革命初始的“团体救国说”到向欧美学习政党思想再到向苏俄学习以党治国的经验,同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党治国”恩想体系。孙中山认为“以党治国”的党是具有革命党性质的党,“以党治国”是以党的主义治国。  相似文献   

2.
张家康 《知识窗》2007,(2):36-37
米哈依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是位著名的职业革命家。1923年10月,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邀请,派他到中国,担任孙中山的政治顾问。来华后,他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对此给以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人。”  相似文献   

3.
支梓桐 《华夏星火》2016,(3):101-102
伟人孙中山家境一般,无权无势,纯然是白手起家,但一手缔造了“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事实上,他很少参与革命的具体进程(受清政府通缉,辛亥之前,孙中山不得在国内、日本、香港停留),为之夙兴夜寐的就是俩字儿——找钱.他也的确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一直到辛亥革命,除少量会员自筹之外,几乎所有的费用都由孙中山用高超的手段募集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孙中山是个融资能力超强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把军事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提出许多丰富的军事社会学思想。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动态性考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对有关战争问题进行了社会学的透视,提出了人民战争思想;从军队的社会成份、社会地位、社会职能与社会控制相结合的角度,正确处理了军队内外各种社会关系,使人民军队结构趋于优化。  相似文献   

5.
薛珊珊 《科教文汇》2013,(18):18-18,20
先进军事文化是我军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历史实践中凝练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对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新时期如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实践中摸索,又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讨先进军事文化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如何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先进军事文化是我军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历史实践中凝练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对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新时期如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实践中摸索,又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讨先进军事文化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如何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英 《科教文汇》2009,(13):205-206
对于中国的革命对象,毛泽东曾明确提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虽然没有像毛泽东主席那样明确而系统地对中国革命对象作过论述,但他在长期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对中国革命对象问题也有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科研是一项务实的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在科研管理中,为做好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的有机结合,必须一是一,是一我绝对不会把它说成一点零一。”“超越,不仅要有不甘人后的志气,更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我军装备建设必须在尖端领域独辟蹊径,自主发展,方能赢得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属于自己的优势。”“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只有不安现状、富于幻想而又脚踏实地、知难而上的人,才能不断创新,不断成就辉煌。”“建设学习型军队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武器装备预研战线上的工作者,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营养,才能永立新军事变革的潮头。”“联合出优势,联合出战斗力。在信息化时代,笨拙的人单打独斗,聪明的人广结群贤。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军内外专家的群体优势和国防工业的综合优势,才能在破解打赢难题这一伟业中获得广泛的支持,产生巨大的效益。”——何玉彬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物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美国国防部将其解释为“使用生物体或它的一部分制造或修改生物产品,改造植物,研究专用微生物等”。这项技术对未来军队建设的影响主要在医学和非医学领域两个大的方面。在医学领域,已经(或即将)生产出与军事医学有关的药物和快速诊断方法及野战急救技术等。在非医学领域,生物技术可为未来现代化军队高精度武器装备的生产提供崭新的材料和技术,并能在武器装备性能的改善,后勤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身居大总统高位,但却处处戒奢禁欲,他几次拒绝在总统府内建造豪华办公室的决定。一日三餐也是以素为主,早上只喝一碗豆浆,从不喝牛奶。他虽然官职显赫,却没有官架子,待人十分随和。卫士们称呼孙中山称“总统先生”。孙中山早年行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办公室和卧  相似文献   

11.
夕阳怜芳草,人间爱晚晴 听说在新加坡有一个叫"晚晴园"的旅游胜地,它是专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设置的.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业,当学生时已在课本上读过一些,而在异国他乡的新加坡,为何要为他设立一个纪念馆呢?因此,第2次到新加坡探亲旅游时,第1站就请求舅舅安排先去瞻仰晚晴园,以便解开心中的疑惑和瞻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学习他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2.
二、中华民族科教兴国之发轫 在20世纪结束之后回首这百年中国历史,可以说,以孙中山为首的推翻封建皇朝的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影响最为深远,从此“民主”与“科学”日渐深入人心,成为振兴中华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引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在1911年就指出:“飞机一物,自是大有力于行军。”1915年,他又进一步指出:“飞机将是未来战争决胜之武器”,并以“航空救国”的道理砥砺学生。在1923年5月将“航空救国”写成条幅,发展航空事业。1924年1月,以孙中山先生为领袖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叶顺煌 《学会》2004,(10):49-53
毛泽东具有雄才大略,他敢于傲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但他同时也爱惜人才,善于使用人才。众所周知的是,他曾称赞邓小平“人才难得”,“棉里藏针、柔中寓刚”。邓小平在“化大革命”前,就受到毛泽东的重用,在“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地打倒后,还是毛泽东亲自作了批示,才使邓小平能重新复出,为邓小平成为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创造了条件。毛泽东对朱德克服张国焘闹分裂的斗  相似文献   

15.
王国举 《科教文汇》2007,(6X):183-183
黄埔精神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爱国革命的精神,是孙中山先生晚年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黄埔精神是对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先驱们的爱国、革命、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深受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革命思想熏陶成长起来的爱国青年,在国民革命运动的浪潮中,以民族和国家为己任,为追求民主与和平,打倒军阀、消除割据、统一全国、捍卫主权、挽救中国危亡而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中创造出来的爱国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6.
章燕 《金秋科苑》2013,(8):22-25
在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他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卫生员,在党和军队的培养下,又成为了一名人民军医。34年军旅岁月,他无私奉献,恪守“人民军医为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军队和地方患者服务,荣获“白求恩金质听诊器”等众多国际、国内和军队奖项。  相似文献   

17.
孙志纯 《科教文汇》2007,(1):170-171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历史,他学习、研究历史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做到“古为今用”。他总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自觉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用采指导实际工作。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理论创作、革命宣传、党的建设三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研究历史已成为了毛泽东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正是其“古为今用”史学思想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的战略家、军事家根据新技术革命发展动向,以敏锐的洞察力预测:谁能抢占未来军事技术的制高点——发展军用高技术,谁就能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掌握主动权。要能抢占这个制高点,首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这就要强化高技术战略意识,把握好军用高技术发展方向,重视高技术作战的作用,研究它所带来的影响,认真思索军队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9.
袁岿然 《科教文汇》2009,(13):207-208
黄兴天性尚武,又自觉探求军事技能,加上他勇于实践、奋勇争先的个性,使得他成为辛亥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他主张雄踞一省,各省纷起的斗争方略,提倡利用会党,运动军队建立起武装力量,这些思想为后来的中共党人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要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军队建设的首位,摆在科技工作的首位”——胡锦涛新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变革大潮涌动,武器装备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国家安全利益的高度居安思危,我们的军队要想实现科技强军的战略就必须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