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占了一定的比重。从每年考生的复习与答卷情况看,大多是投入多,收效少,得分率低,所以文言文阅读就成了考生们“头疼”的问题。考生如何才能更好地解答这类试题,取得好成绩呢?笔者在对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的研究中发现,高考文言文的应试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一、着眼整体,实施整体阅读近几年的高考阅读试题非常重视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文言文也不例外,整个出题思路完全遵循整体阅读的思维模式。以9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为例: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  相似文献   

2.
段生亮 《课外阅读》2011,(11):337-337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所占分值比较高,仅次于作文,它也是有一定难度的题型。其中大现代文阅读题,是考查学生汉语言文化修养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性试题,它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要求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学生在考试中解答这个题时会感到比较棘手,这里就谈一点解答这种题型的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高中英语试题中,篇章文字阅读理解的考查内容所占分数始终是65分。这表明,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形成了高考英语试题的主体。标以“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完形填空”试题和“英语运用”的“阅读理解”试题,实质上都是在测试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这是2004年北京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道试题.该题题型新颖、内容抽象,对学生的心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以及解题分析能力均有较为全面、深刻的考查,是一道得分率较低的考题(调查表明,很多答对的同学也大多是凭感觉猜测的).那么,学生解答本题的障碍究竟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5.
暑假空暇,看了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有所思索。现就其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运作谈几点肤浅看法,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研讨。 一、明确目标,加强阅读。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试题与前两年相比,数量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增加,难度也略有加大。两大试题。,共计九小题,占了试题三十三题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二七题,占了试题总分一百五十分的百分之二十分。这说明了现代文阅读试题在考题中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当然,也突出了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阅读来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选拔性的高考,考查考生现代文阅读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除了作文外所占分值最大的试题.也是学生不容易获得高分的主要题型之一。笔者在分析近几年的学生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后发现:现代文的阅读存在着“缺原味,少主旨”、“知其意,答非问”、“多言语.不全面”等阅读理解和阅读解答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道恒 《现代语文》2011,(11):117-117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除了作文外所占分值最大的试题,也是学生不容易获得高分的主要题型之一。笔者在分析近几年的学生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后发现:现代文的阅读存在着“缺原味,少主旨”、“知其意,答非问”、“多言语,不全面”等阅读理解和阅读解答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8.
李桂萍 《山东教育》2004,(26):33-34
随着近年高考试题形式的改革,“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及“阅读理解”都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语篇阅读能力.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考生外语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能力的强弱。所以,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便成了学生是否能学好外语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抓了如下3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难度适中,稳中有变,有效避开了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等应试模式.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等四项能力.必修部分考查的重点仍是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与环境四部分主干知识.2014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也有很多新变化,究竟“变”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10.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为18分,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头戏,决定着高考语文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试题呢?下面就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孟献华 《成才之路》2009,(21):32-32
近些年来的英语高考中,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高考大纲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且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为此,我认为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步骤。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文高考改革的日渐深入,高考小说阅读题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容易失分的试题。综合分析近五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小说阅读中分析情节作用类题型也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但学生在这类题型的得分率普遍不高,时常让学生束手无策。本文结合自己的高三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就小说阅读中情节作用类题型的备考策略与反思谈一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来,散文阅读是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必考的试题,然而从试卷评分情况来看,散文阅读的得分率低、优分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导致考生对散文阅读望而生畏,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一、要了解高考散文阅读在选材、试题命制和能力考查等方面所呈现的变化规律在选材上,2005年的各地试题呈现出三个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中考试卷评价组专家李亦菲博士在接受《考试》刊记者采访时说:“今后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考查不能停留在细节和字词意义的理解上,要增加一些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的试题,真正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事实上,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确有必要增加一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试题。为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未来的考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本人想就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应试谈几点见解,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A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连续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占24——30分,而考生的得分率却不超过10%。因此,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抓住这个重点,攻破这个难点。难在哪呢?一是学生认为现代文明白如话,一看就懂,没听头。二是教师讲授方法程式化,和高考不对路。一方面,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高度灵活,完全考查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联想能力等。一方面,传统讲授无非是范读、注音、解词、分段、概括段意、分析人物、总结主题和写作特点几大环节。许多所谓改革,不过是框架之内的改良而已。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像钟表一样机械。老师烦了,学生腻了。陈旧刻板的教法,如何能应付千变万化的高考?这  相似文献   

16.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虽然在题面结构上不再将“文言文”列为单独的一大块,但在“语文知识及运用”和“阅读”两部分中,文言文所占比分,仍保持在30分左右,因此,仍有必要就今年高考的文言文试题来谈一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今年的文言文试题,基本上没有离开高中课本的知识范围。但是,原有的知识都“搬了家”,改了面目。这就需要学生化知识为能力。例如“造”字(“灵运造方明”),原义是“到”,这是高中学生都知道的。但在具体的句子里是什么意思?试题中列了四个意思:“会见、访问、探视、  相似文献   

17.
设置陷阱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迁移、综合运用等能力是高考试题的一种重要特征。2003年全国高考江苏生物卷的第41题就是这样的一道典型试题,此题在高考中得分率很低。如何看待陷阱的设置、使学生学会避陷阱以及提高他们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呢?本文以此题为例谈一谈认识,望能对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总有语文老师抱怨高考试题和语文课本脱节,或者说语文课本中找不到多少高考试题中的内容。这其实是一种误会。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能力,而不是课本中死记硬背的东西。对语文课本、读本的学习,是基本能够培养出学生与高考试题适应的能力的。且不说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查,就是一些有关语言运用的题目,其实也是来源于课本的,比如说对字音和字形的考查,有哪一个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找不到呢?我们要从语文课本中寻找问题,设计符合高考精神的试题。试举几例说明我的想法。在每年的高考中,基本上有对科技文阅读的考查,考查总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英语教学"侧重提高阅读能力"。英语阅读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英语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突破英语阅读的瓶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及解题能力,以适应新的高考与运用要求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考阅读理解能力测试要求、试题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研读《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一)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要求。英语阅读理解主要考查  相似文献   

20.
今年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以我县为例,平均成绩比去年低近十分,及格率仅百分之十几。为什么低呢?究其原因,就是广大考生不适应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的若干特点。这些特点中最主要的就是整个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除了“阅读”部分是不折不扣地考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外,第一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的几个小题也多半要靠学生通过“读”去理解。如第一题要求理顺一段思路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