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经验地说是教育的色彩, 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教育能不能产生效用,与教育的内容固然有关,与实施教育的模式固然有关,但毫无疑问,它与教育的特质、色彩、力度,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教育必得经由受教育者的感受、体验,才能进而产生悟解,最终使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教育的目的根植于学生的心中。“难忘教育”正是格外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致力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活动,由情感在一定情境中(德育经验课程特别注重于情境的创设)的激活和升华,来使德育的认知落实到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中,同时使德育要求的行为规范到学生的道德践履中。  相似文献   

2.
“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经验地说是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简单地说就是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它是格外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致力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活动,由情感在一定情境中的激活和升华,来使知识的认知落实到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中,同时使教育的行为规范到学生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中宣部刘云山部长充分肯定了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从此,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在全国推广,南通中学成为全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也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确切地说是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和教育的影响.而“有效教学”指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能把“难忘教育”与有效教学有机地进行融合吗?  相似文献   

5.
难忘教育指教育的特质,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教育能否产生效用,与教育的色彩、力度、特质密切相关。因为教育必得经由受教育者的感受、体验,才能最终使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教育的目的植根于学生的心中。难忘教育正是格外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致力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活动在一定情境中的激活和升华,使德育的认知落实到受教育者的心中,使德育的行为要求规范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倾向,一种背条条、记框框,用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德行”的教育现状,依然盛行。面对学生的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6.
朱宏辉 《考试周刊》2009,(31):191-191
“难忘教育”既不是指教育的内容.又不是指教育的模式,而是专指教育的特质、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力度、教育的影响。它是“感受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情感的”教育、“情境的”教育。“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它也是源于人们“感受的”、“生活的”、“情感的”、“情境的”资源。生物教师合理有效地开发生物学科课程中的难忘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改变依靠教科书进行生物教学的传统作法,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将比较抽象的概念、规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的学习经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忘经历.使得生物学的教学过程成为“难忘教学”,使生物教育成为“难忘教育”。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薛少君 《中国德育》2005,(1):42-42,51
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自己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井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9.
彭豪 《教学与管理》2007,(12):69-70
一、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的含义及其根源 语文教育形象制约性是由语文课程的形象性特质决定的。语文课程的形象性特质是指:“课堂教学中活跃着语文课文的形象。教师头脑中有鲜活的课文形象活动着,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具有描绘性的教学语言,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教育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征分析,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它是指在学习中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教师如果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这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课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应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教育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征分析,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2005,(11):61-62
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这个活动不同于任何制造业的活动,也不是一个操作流程。过去,人们探讨教育的要素,更多地是从可观测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的构成,大多会提及诸如教育场所、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体现为教材)、教学媒介等等。这固然是一种角度,但教育是一种关照精神(心灵)成长的活动,精神是无形的,但比有形的东西更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历史相对较短、体系不够完备、模式逐步摸索的教育类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教育学生的素质结构也愈加受到高职业内的极大关注。本文中,笔者从高职教育基本特质的分析、高职教育学生素质结构的设计、高职教育学生素质结构的构建、高职教育学生素质水准的评估四个方面,对高职教育学生的素质结构问题试作研讨。  相似文献   

15.
2003.NO.9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张扬学生个性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共识,并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来看,学生个性被压抑、盲从师长教诲的现状固然存在,但不能就此以为张扬学生个性是对传统的彻底改变,张扬学生的个性提法很好,但不能就此而全盘张扬。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教育理念下,我们提倡张扬,但不是放纵。一、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扬长避短,不是听之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塑造了学生多重的个性。一方面,他们热情、成熟、自信、朝气蓬勃、充满幻想……这是他们的优点;另一方面,他们自私、偏激、任…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这个活动不同于任何制造业的活动,也不是一个操作流程。过去,人们探讨教育的要素,更多地是从可观测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的构成,大多会提及诸如教育场所,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体现为教材),教学媒介等等。这固然是一种角度,但教育是一种关照精神(心灵)成长的活动,精神是无形的,但比有形的东西更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新世纪的美术教育既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专业知识教育,而是汇集文化百科,使知识具有广度、深度及综合性的“智能式”素质教育。新改革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冲击,也对高师美术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的变革发展,培养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与学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体罚和变相体罚在不少学校还时常发生。学生因为犯了错误,被教育者讽刺、挖苦、辱骂者有之;罚站、罚跑、罚面壁者有之;踢脚腿、揪头发、揪耳朵者有之。这些简单、粗暴的做法,极易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极端做法。在一些学校的一些班级还存在罚钱、罚物的现象。这种处罚与其说是罚学生,倒不如说是罚家长,因为学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教育并不否认处罚,适当的处罚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我们讲的处罚并不是指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它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有关规定,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动辄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只能反映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无能与素质的低下。  相似文献   

19.
教育管理的教科书上都有教学管理的章节内容。对教学计划、课程、授课、教材、学生学习等都有清晰的论述。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也有自己的常规模式。但仔细研究,这虽是必须的、必要的,却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管理是只指质量的管理,是以质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而不是以教育要素管理环节为核心。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如何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我们的做法是:一、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认知能力、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首先要实现学…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与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道统一”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所谓“文,”主要指的是知识,是语文的形式;所谓“道”,指的是思想,是语文的内容。文道统一则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也就是语文的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德育在语文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使学生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