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书信的别名有书简、书牍、尺牍、尺素、书札等等,这种种别名,大都和远古时书信的表现形式有关联。汉初尚未发明纸张,记事与书信仍像前代那样请竹片或木片代劳,竹片谓之“筒”,木片谓之“牍”,所以秦汉后人们多称书信为“书简”、“尺牍”。书信作为传情达意双向交流的工具之一,普及于人际之间,古今中外,源远流长。文言书信更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许多优秀之作,本身  相似文献   

2.
一、书、信和函书信书信在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书”.古代的“信”指信徒,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因此用“书”字组成的书信的别称要比信字多得多.如:书翰,翰是羽毛。古代人用羽毛当笔,所以泛称笔写的书面文字为书翰,后来主要用来指书信.又如书问.“问”字有音信、问候、告诉等含义,所以书问也指书信.如鲁迅《致许寿裳》信写:“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其它还有书邮,如宋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五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 ,将句子“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中的“喻” ,注释为“人们才了解他” ,这个注释是错误的 ,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为什么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呢 ?其一 ,这句话与它前面的一句“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属对偶性的排比句 ,它们在共同对文章的中心之一“经历忧患 ,使人生存发展”进行论述。既然是对同一个中心进行对偶排比性论述 ,那么 ,前一句中的“而后作”之“作” ,可译为“(自己才 )奋起” ,而与之相对仗的后一句中的“而后喻”之“喻” ,也就应该译为“自己才明白”。这里得说…  相似文献   

4.
“足下”是古代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望.故遁逃走赵。”称燕惠王为“足下”.这是下称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称任少卿为“足下”.这是朋友相称。现代汉语“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  相似文献   

5.
谭汝为 《现代语文》2006,(2):112-112
“足下”是古代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称燕惠王为“足下”.这是下称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称任少卿为“足下”.这是朋友相称。现代汉语“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  相似文献   

6.
苏轼贬惠两年又七个月。在这“蛮貊之邦”, 他除了创作大量的诗文外, 也留下了许多书信。这些书信反映了他当时“惶恐忧戚、小心谨慎又‘无往而不乐’”、“有思又无所思”的矛盾心态, 是研究其寓惠心态及情感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这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诗作中的名篇。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一作河北涿县)人。早年出家做和尚,法名无本。他从小就很喜欢作诗。他在《戏赠友人》一诗中这样写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意在说明他每天非作诗不可。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劝他还俗应举。还俗后,他屡试不第。曾做过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他与孟郊均以“苦吟”著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诗刻意求工,以炼字铸句取胜。但作品的题材较为狭窄,情调也比较凄苦。当然,也不乏有几首  相似文献   

8.
书信的别称     
在词汇丰富的汉语中,书信有不少别称。简:书信亦称书简、小简。因战国至魏晋时曾用一种狭长的,称为“简”的竹片作书写材料。札:古时书信亦作书札,因战国时亦曾用狭长的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之为“札”。  相似文献   

9.
书信的别称     
我国最早的书信通称为“书”。先秦时代,纸还没有发明,书信一般写在竹木片和丝帛上。细分开来,写在竹片上的称为“简”,写在木片上的称“牍”,写在薄小木片上的称“札”,写在丝帛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七下”,是指足下、膝下、阁下、节下、麾下、殿下和陛下。旧时人们书信往来或讲话的开头,为了向对方表示谦恭,根据各自的职位、身份、辈次的差异分别采用这些称呼。足下,辈次职位差不多的人或朋友之间的称呼。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他写给元稹的一封重要诗歌论文书信《与元九书》里开头称“微之足下”,全信三千多字,竟用了22个“足下”。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足下”,皆谦类。此称始于春秋时代的晋文公。据《东方朔琐语》记载,介之推跟随晋公子重尔流亡各国十九年,重耳返国为君,号文公。由于未能及时给介之推加官赐禄,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书信揭示出柳宗元“天人相分”的哲学思考和行“中道”的方法论体系,表明柳氏具有坚定不移的儒家奋斗信念,其哲学自觉与自信,成为柳氏能够经受打击而矢志不渝的重要思想基础;柳宗元书信政治意味浓厚,对治政方略充满着思考,对自我仕途进退多有表白,其书信在制度问题、用才问题、税收问题等方面富有深刻的见解,柳氏之政治自信,也是支撑其抗击灾难而坚挺、自拔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一、“木匠说”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名不副实的“短书”书信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书”“简”“札”“帛书”“尺素”“尺牍”“尺翰”“尺简”“尺牒”“笺”等,而通常不称“信”。“信”与“迅”通,指的是送信的使者,和“书信”是两码事。文字的发明是书信产生的首要  相似文献   

14.
北朝魏收提出“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南北朝时,作赋须有以下之“才”:作赋须有讽谏之才,作赋须有宏大构思并形成规模效应,作赋须有纪实之才,作赋须有用典与征引之才,作赋须有运用音律之才,作赋须有铺张[扌离]丽之才;作赋还须有诗歌才华。汉时作赋还须有文字学之才,但后世没有推广开来。其实.南北朝作赋须有之“才”,就是指当时赋的基本特质,各个时代赋的基本特质是不大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古人客居在外,主要靠书信与家乡亲友进行联系,心里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一封信总觉得太薄,总觉得意犹未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家书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之重。“见字如晤”意思是说见到书信如同见面一样。书信是情感的载体,是沟通的桥梁,作为一种常用的文体,我们要了解其表达情意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福建福州,有一位语文杏坛宿将、著名特级教师马春暄先生,年届古稀,依然那样矫健,那样潇洒,那样年轻。他的同辈称他“老马不老”,他的同行称他“语文界泰斗”,他的学生称他“年轻的长者”。 为什么会称他“老马不老”?因为他1992年退休后,仍做三件事:一是教书,二是写书,三是参加社会活动(政治的,学术的)。为什么会称他“语文界泰斗”?因为他的语文教学经验丰富,语文知识渊博,著作见解精辟,堪称语文界之一绝!为什么会称他“年轻的长者”?因为他  相似文献   

17.
北朝魏收提出“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南北朝时,作赋须有以下之“才”:作赋须有讽谏之才,作赋须有宏大构思并形成规模效应,作赋须有纪实之才,作赋须有用典与征引之才,作赋须有运用音律之才,作赋须有铺张[扌离]丽之才;作赋还须有诗歌才华。汉时作赋还须有文字学之才,但后世没有推广开来。其实.南北朝作赋须有之“才”,就是指当时赋的基本特质,各个时代赋的基本特质是不大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陶渊明身兼有多种角色:有人称他为“逸民”,有人称他为“放人”,有人把他推作“圣贤之人”,也有人说他是“有志天下者”,《诗品》却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众多的评说,正说明陶渊明诗文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厚,风格之独特。他诗、文、辞赋兼通,而且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诗作,从题材来说。有抒情言志的咏怀,咏史诗;有借古讽今的刺世诗;有即兴题咏的杂诗;有抒写躬耕生活的田园诗。在诗作中,最富有深意、最富有开创性并影响后世最大的还是他的田园诗。因而,在诗歌史上,他还是以  相似文献   

19.
书信的名称     
《阅读与鉴赏》2002,(4):27-27
“书”。最早并不作书本之解,而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以后演变为书信,例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相似文献   

20.
一个已投靠北魏三年多的军阀陈伯之,在丘迟的一封书信的感召下,毅然“于寿阳拥众八千归降”。人们不禁要问,这封书信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陈伯之由齐而梁,由梁而魏,又由魏返梁,固然与他见利忘义、朝三暮四的本性有关,但这封书信在他身上所起的“速效”作用,的的确确是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