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王一川等先生编了一套《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给一些小说家“重排座次,选了九位作家为大师,依次为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这件事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对此,我也愿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时贤。  相似文献   

2.
经验告诉我,在文学领域谈论“大师”是件危险的事儿,“大师”是文学界的一只火药桶,碰一点火星子就爆炸.工艺美术大师、魔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汽车技能大师……此类“大师”尽可以封号,但“文学大师”“语言大师”这类与文学搭钩的“大师”不能随便封号——要不有人会跟你急——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写作者和读者在乎,说明了在人们心中“文学大师”这顶桂冠象征着文学至高无上的尊严,同时也说明了文学的模糊性和丰富性让共识成为奢侈.所以,“文学大师” 这顶桂冠只配极少数人佩戴,那些众望所归的、那些经历了时间检验的、那些征服了无数读者的作家才拥有这份幸运.  相似文献   

3.
金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走进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田。有人说:“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可见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只能用魔力和神力来形容。金庸在文学史上创造了许多奇迹:在20世纪中国作家排行榜上,有几位文学博士把他列在第四位,他是第一个使武侠小说创作脱离俗套与窠臼的文学大师;他第一次树立了文人办报的新形象,是当代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一介书生,南下香港,白手起家,名动天下。“南来白手少年行,立业香江乐太平”,这是金庸的自我写照。金庸急流勇退金庸说他初写武侠小说,一为交差,二则是因为好玩。1972年,《明报》刊完《鹿鼎记》后他宣布封笔。时年他才48岁,正值写作的“青春”,对金庸突然止住如江河  相似文献   

4.
“争鸣园地”是我刊开设的一个新栏目。其第一期主稿,我们选用王一川的《我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大师》。作者的特异的文学标准和眼光,即刻引起已有定式的文坛的强烈反响。作为对立面,我们刊登了曾镇南《伟大也要有人懂》。究竟孰是孰非?有无定理公理?确有必要争鸣一番。我们欢迎这方面的文章,也欢迎就其他学术问题而发的商榷争论文章。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25日,绍兴在鲁迅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举办了一场以“文化传承,精神回归”为主题的文学巨匠后裔对话活动。中国的“文学巨匠”或曰“文学大师”有哪些?“鲁郭茅巴老曹”是也!这是一个在中国传播了50年的概念:从上世纪50年代始,在几乎所有的主流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中,都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尊为大师级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与20世纪同龄,可谓世界文学界之殊荣。不过并非每个获奖者都感到幸运,譬如法国的萨特,就“拒绝来自资产阶级的一个荣誉”。也有人对此并不热衷,诸如我国的鲁迅:1927年,瑞典汉学家高本汉通过…  相似文献   

6.
文学大师茅盾离开我们已16年了,然而他的作品仍光照人间:《白杨礼赞》《风景谈》《春蚕》是中学生阅读的范文;《子夜》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著。他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奋斗终生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7.
一、大师们各擅其重最近几年,关于美术大师及艺术质量标准问题,《美术》杂志开辟专栏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所谓大师,在中国古代有几种含义:1.大军。《易经同人》:大师克相遇。是说大军战胜了相遇的敌军。2.学者之尊称。如《汉书伏生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3.佛教徒称佛为大师。《瑜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7,(9)
文章一:导语:在群星璀璨的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天空中,鲁迅、茅盾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两颗明珠了,那么,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一直闪耀在文学的夜空,烙印在人们的记忆里?就请同学们和作家唐成先生一起走进鲁迅与茅盾,《感受大师,感受文学》。  相似文献   

9.
陈建华 《中文自修》2003,(12):29-30
“就让那泪水般融化的秋雪/从不动的青铜眼皮上流淌/就让狱中的鸽子在远方啼叫/轮船在涅瓦河上静静地远航”(《安魂曲》阿赫玛托娃)。1989年,阿赫玛托娃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为她命名“阿赫玛托娃年”,她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被国际文学艺术界誉为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的俄罗斯文学史上,大师迭出,群星灿烂。19世纪是俄罗斯文学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以及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大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关于受难的精神.忧郁的灵魂以及如何才能获救的问题成了当时文学的基本主题。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同样起伏跌宕,精彩纷呈。但很长的时间里,20世纪俄罗斯文学似乎有些单调乏味。这样的一个误导的出现,首先是缺乏一种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当年被打入冷宫的,现在被国际文学界公认的文学巨匠勃洛克、阿赫玛托娃、古米廖夫、帕斯捷尔纳克、曼德里施塔姆、索尔仁尼琴、一个多元化的俄罗斯文学史、排除了阿赫玛托娃等人,俄罗斯只剩下半部文学史了。“硕大的湖像一只盘子/云聚集在湖畔/那白色的堆积/如同冷酷的冰川”。这是帕斯捷尔纳克最后一部诗集《天放晴时分》的诗.因其“在现代抒情诗和俄罗斯伟大叙事诗传统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于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编者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研读文学大师的初始之作,有如文学寻根,可以从中寻觅大师成就伟业的足迹,这对后辈学子来说是有启示的。近读《茅盾文课墨迹》就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11.
被业内人士称为“考古文学第一人”的著名作家岳南,推出了最新作品《大师远去》。该书包括《大师远去·壹隐秘历史》《大师远去·贰爱恨情仇》两种。岳南以特有的写作风格,讲述了民国大师们的飞扬与落寞,崇高与卑微、隐秘历史与爱恨情仇,还原了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极具人性的正面与侧面。文中融入了作者深重的生命体验,其叙述生动,史料丰富,见解独特。,  相似文献   

12.
裴岚 《中国研究生》2009,(12):58-60
美国南方文学的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1917-1967),23岁即以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llter,1940)一举成名,这部作品在兰登书屋、美国“现代文库”评选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排名第17。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金庸吹捧成可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文学大师,有人则称他的小说只不过是“人妖的艺术”而已——眼下,电视剧《笑傲江湖》正在中央台播得如火如萘,金庸和他创作的“江湖”种种恩怨,遂成一时之热门话题。不久前,我读到一位评论家的文章,谈的也是金庸,立论很有味道:20世纪中国文  相似文献   

14.
大师与掮客     
童大焕 《学习之友》2013,(11):17-18
不少人对那么多明星、政要、富商巨贾纷纷拜倒在王林王“大师”初级魔术杂耍的“神功”下面觉得不可思议,殊不知其中多数人只是心照不宣地不捅破那层窗户纸而已,一旦捅破,他们利用大师这个平台就名不正言不顺了。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神功、不在大师,而在利害与心术。,有人说:王林能够为各界人士提供一个水乳交融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大楼为体、大师为根、大爱为魂,大爱,才是教育的本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爱,才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动力之源”。的确,大楼是一种物质形态,大师是一种办学根基,而大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能让大楼灵动、让大师璀璨,让更多的人精神纯粹、灵魂涤荡。有了大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灵魂的教育。这是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李宣海撰写《大楼大师与大爱》一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海外英语》2013,(5):47-47
大师简介:方华文,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文学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被文学翻译家——国际翻译家联盟推选为代表人物,并被国际译联誉为“中国当代最多产的文学翻译家”。已发表著、泽作品2000余万字,并主编了《经典英美报刊选萃》等多部英汉对照读物。参与编辑了850万字的《领导全书》(全六卷)。担任《英语世界》(商务印书馆)顾问,并长期为该杂志以及《英语学习》(外研社)杂志撰稿。  相似文献   

17.
<正>经验告诉我,在文学领域谈论"大师"是件危险的事儿,"大师"是文学界的一只火药桶,碰一点火星子就爆炸。工艺美术大师、魔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汽车技能大师……此类"大师"尽可以封号,但"文学大师""语言大师"这类与文学搭钩的"大师"不能随便封号——要不有人会跟你急——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写作者和读者在乎,说明了在人们心中"文学大师"这顶桂冠象征着文学至高无  相似文献   

18.
《鸿门宴》中,对于人物的座次,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因此,《鸿门宴》中的座次,是面东为尊。这与古代帝王面南召见群臣议事,以南向为尊的座次不同,那么,“以东向为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仪礼》记,古代贵族的住屋,通常是坐北面南,而且一般为“堂室”结构,“堂”在前,“室”在后。“堂”不住人,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堂”上座次最尊的是坐北面南。帝王在宫殿上的座位也是背北面南,群臣则北面朝君,故古书里常有“南面称王(孤)”、  相似文献   

19.
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佛传》、《十大弟子传》、《玉琳国师传》等3部人物传记文学,创作素材丰富而广博,它们既源于佛经典籍又加入民间的逸闻趣事.据此3部文学中相关的佛典依据,可以看到星云大师既有史家的严谨、佛家的慈悲,又有文学家的创造力;佛教人物传记的抒写既尊重历史的真实,淡化神异色彩,又达到以文弘法,事理圆融的效果.进而领略星云大师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的创作宗旨.  相似文献   

20.
聆听大师     
《教师》2012,(9):2-F0002
本书涉及国内外38位名人,他们遍及科学、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按照各位大师所从事领域的不同类别。全书划分为四大部分:“科技泰斗”“学术大家”“文坛巨匠(上)”“文坛巨匠(下)”。每个栏目之下,逐篇介绍每一位大师。本书在介绍大师们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的同时,突出地阐发大师们高尚的道德,宽广、卓越的学识和景行行止的人格风范,宗旨是使读者从大师们的成长轨迹中得到激励和启迪,把大师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很好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