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昊 《语文知识》2001,(4):27-28
古人吟诗赋对,往往匠心独运,智慧频出。在自己的诗中或联语里巧布“天窗”,使其充满机趣和妙韵,既引人遐思,又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相传,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以及苏门弟子黄山谷在一起评文论诗,互相题试。苏小妹出了一联带有“天窗”的诗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要苏、黄二人在“天窗”上各加一  相似文献   

2.
传说有这样一件趣事,说苏东坡有一天与苏小妹、黄山谷一起讨论诗歌创作。苏小妹先出了一联诗句:“轻风细柳,澹月梅花。”她要求每个人都来给这两句诗的腰部添加一个动词,使成为五言联句。东坡先吟道:“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苏小妹听后便说:“好是好,可惜还未用上最理想的动词。”接着便是黄山谷吟出“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苏小妹听后仍笑着说:“也填得好,只是仍不够理想。”苏东坡急了:“那么小妹,你又将怎么来填写这两句诗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主要就秦观与北宋柳永、苏东坡、黄山谷诸家词进行比较,以证明秦观在当日词坛的重要地位。 一、秦观与黄山谷词 陈师道在《后山集》云:“退之(韩愈)以文为诗,子瞻(苏东坡)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秦观)黄九(黄山谷)尔,唐  相似文献   

4.
北宋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江西修水人,宋英宗年间中进士,名传千古。他幼年时,家庭贫穷,买不起纸张笔墨,常用树枝当笔,大地作纸,练字学文。七八岁时便能吟诗作文,名传一方。黄庭坚有一个远房舅舅,名唤李常,在朝中为官。一年夏天,李常回故里省亲,闻故乡人赞黄庭坚年少聪明绝顶,文才卓越,便命前来一见。黄庭坚随其父母来至舅父家中,两家坐于院中一棵桑树下饮茶叙话一阵风吹来,树枝摇动,桑叶沙沙作响。李常心动,思得一对句,随口吟  相似文献   

5.
黄山谷是北宋元祜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以有此殊荣除了在于他在诗词书法领域的杰出贡献外,更表现为他活跃在这些艺术平台上清晰、明辨的思想。即其思想一方面表现为诗儒家蜀学逐步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临济宗禅逐步精深的过程。从思想角度说,山谷作为元桔文化的代表,一个突出特点又表现为毕生均有一个以蜀学对话临济禅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北宋才子张适,聪慧机智,记忆惊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善诗喜文。传说他五六岁时,便能吟诗作对,往往胜于当地秀才。一日,小张适在家中坐于浴盆冼澡。恰有一位学士前来拜访其父。学士进门,见张适泡在水中,浴盆热气腾腾,张适的脸庞,浑身热得红润,好似出水芙蓉,心中喜欢,灵机一动,吟出一联: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1045-1105)是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据说他在一个秋天游览南禅寺时,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好友裴仲谋的怀念,就作了一首七言诗。那首诗的三四句写道:  相似文献   

8.
<正>北宋年间,一个叫阮松的秀才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两银子,来到京城赶考。他晚上住在一家小客店里,中间出去了一趟,回来后便发现银子不翼而飞了。他一状告到了包青天的大堂上,包拯由案情推断  相似文献   

9.
李渔,字笠翁,兰溪县人,生于公元一六一一年。他的青年时代是在明清之际大动荡中度过的。李渔自幼聪慧,能写诗歌小说,由于他不愿同当时的官吏同流合污,便流浪江湖,以后便定居杭州,筑室湖上,一面饮茶,一面写戏,悠然自得,并在亭柱上自书一联:“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世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李渔题联述志  相似文献   

10.
张新立 《初中生》2009,(9):46-47
1975年,25岁的徐虎从郊区农村来到上海城里,他的身份是一名房修水电工,社区内六千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房屋养护工作都是他的事儿。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三月份的一天,常宁县湖亭公社湖边小学四年级学生周桂成与他父亲在自留地里闹翻了。事情是这样的:这天下午周桂成放学回家,刚吃过饭,他父亲就叫他去栽烟。开始父子俩干得十分和谐。不一会,就把一小块自留地全部栽完了。但买来的烟秧还剩下十来蔸。他父亲想:把它扔掉嘛,又很可惜;把  相似文献   

12.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 这一联,拆字而成,堪称绝对,一向为人所乐道。大凡这种名联,总会附会到名人头上。关于这一联的出处,便有种种说法。一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御舟过处,见两岸群山绵延,树木葱翠,便想出一个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随行的纪晓岚才思敏捷,径以水乡人家暮色中的炊烟对之:“因火生烟夕夕多”。  相似文献   

13.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么几个看来简简单单的数字,竟然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不已。人们耳熟能详的“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寥寥几笔,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由于这首诗明白如话,朴实有趣,朗朗上口,不少人都教自己刚开始学话的幼子背诵。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有过一则数字诗趣闻。有一年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在借酒赏梅,便上前求饮。秀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代文人骚客对亭情有独钟,他们常聚会于亭间,或饮酒,或对弈,或赋诗,或著文,以诗助兴、以文会友,留下许多传诵久远的名篇佳作。“亭以文(诗)益秀,文(诗)以亭生辉”,这更使亭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西南琅琊山麓。北宋庆历年间,文坛领袖欧阳修(号醉翁)被贬至滁州任太守。他的好友智仙和尚在近泉水、傍岩壑之处,修筑小亭一个,并以他的名号作为亭名,这就是“醉翁亭”。欧公心有所寄,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以述心志。景美,亭美,文更美。一座小亭只因一位名人的一篇名作而名扬海内。陶然亭:…  相似文献   

15.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和书法家。  相似文献   

16.
品雨     
2月13日 雨 春雨是一个活泼的孩子。滴滴答答,他踏着脚步来了。大地听到春雨的脚步声,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春雨来到柳树家,柳树姑娘见雨孩子来了,便抽出新芽,梳理着自己蓬乱的头发;春雨又来到了桃树林,桃树上挂满一朵朵微笑着的桃花;春雨来到了梨树家,梨花穿上了雪自的迷你裙,来迎接他。  相似文献   

17.
快乐加油站     
《课外阅读》2010,(13):52-52
经验 一个印度人去了澳大利亚,走进当地一家超市。他发现这里的猫食正在特价销售,便拿了12罐来到收银台。  相似文献   

18.
春天     
春天来了,大地苏醒(xing)了,柳树就像亭(ting)亭玉立的少女,梳(shu)理着自己的头发。那粉红色的桃花如烟(yan)似霞(xia)。四季常青的松树更是绿满枝  相似文献   

19.
麦哲伦是位伟大的航海家,死于菲律宾,他是在与当地土著的交战中身亡的。迄今,在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依然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西摩高中毕业后,满怀理想地周游世界。1947年,他来到菲律宾。协助当地游击队清除残留在丛林中的日本兵。一天,他押着八位瘦弱的日本兵走出森林。一路上见他们不时地停下来,对着路边的土坟躬首默哀,便疑惑地问:“这些都是你们的战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