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舜典》中"玄德"一词,伪孔传之解说虽可通,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究的余地。以汉字构形、先秦"玄"字蕴含之文化意象为依据,"玄德"一词的新释应为"生德"。  相似文献   

2.
《书·舜典》中"玄德"一词,伪孔传之解说虽可通,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究的余地。以汉字构形、先秦"玄"字蕴含之文化意象为依据,"玄德"一词的新释应为"生德"。  相似文献   

3.
对《孙子兵法》中的某些文字进行新的解读,一改《虚实篇》中"越人之兵虽多"一句中"越"字解释的旧说,将其释为分散、离散、不集中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处“闲笔”,是“我”和母亲离开故乡后,借由母亲之口的一段补叙: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相似文献   

5.
<正>《古文观止》是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撰的文言文选本,现市面上有关的版本很多,注解也有所不同。笔者在做《古文观止》版本对校研究时,发现《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中关于“大路越席”的“越”,《驹支不屈于晋》中的“苫”,不同版本读音不同。本文基于这两个字的读音问题进行了探讨。《臧哀伯谏纳郜鼎》篇有如下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一句,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周先慎先生的文艺随笔《简笔与繁笔》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评价说:"这是进一步烘托险恶多艰的社  相似文献   

7.
<正>行书,又称"行押书",是最生活化的书写字体,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按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讹("讹"一作"伪",有所变异之意)。勿从简易,相间  相似文献   

8.
三张照片     
<正>我的爷爷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三张照片记载着我家面貌的变化呢!第一张照片,是一张发黄的黑白照,上面有许多人,我问爷爷:"你在哪儿呀!"爷爷指着后面那个高高瘦瘦的人,说:"这就是我呀!"  相似文献   

9.
《盘庚》中篇说:“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感鲜以不浮于天时”这几句话前人有不同的断句法。伪《孔传》说:“言我先世贤君无不承安民而恤之,民亦安君之政,相与忧行君令。浮,行也。少以不行于天时者,言皆行天时。”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解释说:“以君承安民而忧之,故民亦安君之政,相与忧行君令,使君令必行,责时群臣不忧行君令也。舟船浮水而行,故以浮为行也;行天时也,顺时布政,若月令之为也”。他们读承字断句,慼字断句。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部畅销小说中曾描述过这样一段故事:主人公去寻宝探险,不幸遇到了一种致命毒药,一旦有人染上了这种毒药,就会在体内长出一种植物,这种植物越长越大,最终冲破人体,导致死亡。虽然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臆想和虚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与之类似的神奇之物。说到这个神奇之物,有一部分人认为它乃是一种能够入侵动物体内的植物,进入动物体内便会越长越大,最终冲破动物体,导致动物死亡。这个神奇之物就是冬虫夏草。  相似文献   

11.
《中学时代》2020,(5):6-7
<正>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上海的"00后"男生陆亦炜获得花艺项目冠军。"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我辈即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陆亦炜说,"要向着最终的目标昂首走去。越是胆战心惊,越会有更多的失误出现;越是害怕失败,越会面临困难。反而是抱着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来面对挑战,才会让自己更加自信而坚强。"  相似文献   

12.
朱孔洋 《现代教学》2014,(Z2):17-21
<正>一、阅读能力是青少年学生文化素养生成的重要基础1.阅读危机的挑战与应对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刘向的"善读"和歌德的"用两只眼睛"都是说阅读要讲究方法,涉及阅读能力问题。青少年时期是读书时间最充裕的时期,但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却是大有讲究,因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少年可以读的东西越  相似文献   

13.
佛性文笔     
<正>这段文字,是一个事件的热闹收束。好比有一段激流在"红楼"大河中回荡……搅起无尽丰富的水纹和波浪之后,又暂时归复于大河的平缓之中。从莺儿用柳枝编花篮开始"出事"。其实她随手采花,早已被春燕的姑妈"瞧料"了。她和春燕两个正议论折花的时候,老婆子"拄了拐走来"就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中午,吃完饭后,爸爸要去上班,可他刚走出去不到十秒,我家的门铃就响了。我跑去开门,一看是爸爸慌慌张张地站在外面。我说:"爸爸,你不去上班了?"爸爸摇摇头说:"不是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要求朗读者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一篇文字变成一段语流,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文字作品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这“越明年”究竟是哪一年?至今注家颇多,但无外乎有两种:一说是“过了一年”;二说是“到了第二年”。二者说法虽异,实质一样——“越明年”就是第二年。对此,我感到有与之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正> 千古儒学之旨在于培养人格,变化气质,致其良知,回复天然之德性,使人成为通灵宝玉,真不愧万物之灵之称号.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克明峻德”也.此学问之极功.今说此一段话,只因有一句古书历来颇多曲解,真义埋没,上溯宋之朱熹下至当今中学语文教课书之解释皆为不得其要领也.试看下面一段文字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传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熬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孟子》(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94年版).  相似文献   

18.
<正>"有我之景"是化用王国维"有我之境"的说法,是说这类文本作者移情入景,景物描写带有作者浓厚的情感色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具体明确,比较强烈。这类文章有写作主体,有言说对象,有写作目的,文字自然灵动。教学这类文本首先要在有效地"读"上做文章,然后才能水到渠成地"写"。下面以《广玉兰》为例谈谈"有我之景"文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在写字中激发学生将自觉性与所学文字融合在一起,在欣赏文字的过程中展现自我,追求文字表现之魅力呢?一、突出文字之意蕴,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魅力每个汉字都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有性格的精灵,从每个字的创造到整个体系的形成发展,都蕴含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0.
正私悦读想要说个故事给你听,用文字、用影像、用音乐。一字一句地念,一帧一帧地放映,一段一段地弹奏。就这样缓缓的,不着急。原来慢,才能渗得深;原来最好的时光,如流水般悠长,如月光般宁静。为什么要读?1.带着恋物笔记上路,你会发现生活越读越厚,时光越写越长。2.包小丹主编和小美、CUTE的倾力推荐,是我无法抗拒它的最大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