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勇  项盈 《青年记者》2005,(11):45-46
近两年来,学界和业界对“公共新闻”的观念及其在国外的实践反响热烈,见诸报刊的章也不在少数.在笔看来,这些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对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的介绍(包括历史和实践状况);针对国内的“公共新闻”发展情况进行论述.对于前,这是在进行有益的推介;而对于后,在多数情况下是难以苟同的--比如公共新闻在我国对于公共领域形成的作用、几个民生新闻电视栏目在走公共新闻之路等等.本拟针对公共新闻的真实状况以及误读做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崛起被称为近年来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而中国也因此重新进入世界的视野中心。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号称全球村的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误读依然没有改变。这种误读甚至成为双方产生冲突的催化剂。而这一切,  相似文献   

3.
宋鲁郑 《青年记者》2009,(19):23-24
中国的崛起被称为近年来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而中国也因此重新进入世界的视野中心。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号称全球村的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误读依然没有改变。这种误读甚至成为双方产生冲突的催化剂。而这一切,  相似文献   

4.
张芹 《新闻实践》2010,(10):11-14
主流媒体往往被赋予一种新闻解读的功能,但凡社会思潮、社会现象、事件人物乃至政策法规,媒体无不企求鞭辟入里、直指内核的精准解读。一种是自觉充当“意见领袖”的主导角色,勇于评判是非曲直,引领社会舆论评价;还有一种是被授予“受众导师”的义务,细化“红头文件”的弘旨大意,把宏观背景转化为微观落地。  相似文献   

5.
从2008年5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首次亮相,到2009年8月国防部网站试运行,再到官方不定期对外发布国防和军队建设政策文件,日益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已经让解放军逐渐褪去了昔日所谓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传媒德性的结构是中外传媒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未予严谨探究的基础性问题.文章首次对传媒德性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提出了传媒德性建设的四个构成要素,即传媒组织及其从业者是传媒德性的主体,传播媒介是传媒德性的载体,传媒制度是传媒德性的环境,传播行为是传媒德性的表象.  相似文献   

7.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查处"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通知>.笔者走访了上海多家音像制品店,发现含有恐怖灵异内容的音像制品仍有出售.  相似文献   

8.
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4):9-10,18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04,(2):81-81
时评作为一个反映民意的窗口,有的是大众的意见,有的则是个别人的管窥之见;有的是成熟的意见,有的却不成熟。譬如,曾经有一篇文章建议对禁放鞭炮问题实行全民公决,幸好政府没有采纳,否则就是对公投的滥用。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代表了一种意见。民意本来就不是一律的,认识水平也有高低,如若要求时评都是醒世良药,都是济世良方,岂不是为难时评吗?对于时评的思想性也需要正确看待。深刻的思想往往寓于朴素的语言中。孔子“苛政猛于虎”就来自于一个农妇。农妇的语言及孔子的论断都非常朴素,但是,包含着博大的思想。时评直来直去的语言,肯定是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这是多数传媒人所承认的对新闻定义的认识.然而,在报纸和网站新闻版(栏)中,却常见各种捕风捉影的传闻.为此,我们考察一下2010年9月3日至10月5日这33天中,传媒关于谢亚龙的报道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传媒科学界的两种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孙朋 《新闻记者》2001,(12):41-44
进行科技报道时,因为传媒与科学界分属两上不同的社会领域的话语世界,从而有种种不可避免的误读产生。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主观性与客观性两种误读,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编辑活动的整个流程就是编辑、作品(即文本)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文本是编辑活动的对象,编辑活动动在本质上就是对文本的加工.而在这种加工的过程中,编辑对文本不是纯客观的反映,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编辑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打上自我的"烙印",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有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3.
张蓓 《报刊之友》2013,(8):49-50,71
当下社会,知识分工导致公众对专家话语的依赖。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专家话语的信任度降低,现代传媒对此难辞其咎。科学话语与新闻话语的错位;现代传媒放大风险传播,追逐轰动效应;网络文化民粹主义,污名化知识精英造成了现代传媒在转述专家话语时的三重"误读"。摆脱误读,重建专家话语的公信力,现代传媒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本文第一作者发表过一篇文章<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希望通过汲取传媒误读科学的各方面教训,减少传媒对科学的误读.然而,伴随着我国传媒进一步被推向市场,以及传媒工作人员的更新换代,我国传媒对科学误读的问题并没有减轻.传媒上的科学报道被进一步社会化、娱乐化、边缘化[1],出现了更为隐蔽或荒唐的误读现象.所以,现在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说说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在上个世纪末,中国文学期刊遭遇了普遍性的、前所未有的尴尬;文学期刊的销量急剧萎靡、读者群大量流失,而这样的窘境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从未消退.  相似文献   

16.
严瑶 《新闻记者》2007,(7):61-61
因为记者贫乏空洞的提问,电影“大师”拂袖而去。这是出现在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的一幕。当31位电影大师汇聚戛纳,出席为电影节60周年拍摄的祝寿短片《每人一部电影》新闻发布会时,不料发生意外——曾在2002年凭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主持人"个性化"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树华 《现代传播》2005,4(3):96-98
“追求个性,活出自我”,几乎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当中一句最响亮的口号。不可否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个性确实受到某些“集体无意识”的无情压抑,如果是作为一种反叛,以上表述的存在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矫枉”必得“过正”———这似乎是我们的传统。问题在于“反叛”之后的建设似乎并不及时,否则现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不会这么突出。由此看来,广播电视节目当中,形形色色“个性化”的主持人的出现也并非偶然了。头发要“五颜六色”或“X颜X色(X>1)”,表情要“夸张怪诞”,话要“嗲”着说,衣服要那种绝不能穿到大街上的,长相要…  相似文献   

18.
一、"文责自负"的误区 在作者撰写作品和出版部门出版的过程中,常有人用"文责自负"来概括作品的责任.何谓"文责自负"?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在读者中发生的作用所应负的责任."可见,"文责"一般是要作者"自负".这一普遍的认知,实际导致了"作者主责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熊良山,如果不是传媒大加报道,我还真不知道他是谁。1996年以来,这位机械专业出身、对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的工科副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一门老子《道德经》的选修课。8年来,他的课程和教科书《道德经浅释》连续获得各种荣誉: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校“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第一批立项教材、湖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项目。熊本人荣任学校“道德经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20.
樊荣 《传媒》2021,(7):86-88
构建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缓解院校教育和行业人才需求未同步的难题是本研究的核心.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传媒人才培养上所形成的"密苏里模式",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有效经验,进一步总结其对我国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