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快速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作文写作的关键。审题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目的,确立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选择材料,确定文章的文体等。“快速作文”要求学生必须在二三分钟之内完成审题任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多年.每接一批学生总感到学生写作文难。每逢写作文.学生不是皱眉.就是叹气;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抄袭。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感情。四五十人的大班.几乎没有学生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文。怎样才能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文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有些学生的作文,让人读后觉得味同嚼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作文时缺乏真实感受,没有动情。作家巴金也曾讲过:“我必须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露,才能顺利下笔。”可见,只有感情充沛,才会写出生动感人的好文章。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在此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抓住“作文入门”环节,孕育写作情感 在刚学写作文时,关键是使学生喜欢上写作文。这时,教师引导的正确与否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学生怕写作文或照抄例文的后果。因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1.写作训练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立意角度要小,题目要新鲜有趣,让学  相似文献   

5.
张萍 《教学随笔》2013,(12):107
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中,重点在于读写能力的培养,良好的作文写作功底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非常重要。快速审题立意是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是文章思想定位的重要步骤,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加强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成绩。本文根据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举例讨论如何利用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借助联想快速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6.
作文之本     
学生写作文,应当坚持一个前提——有为而作,有感而发;还应当尽力达到一个要求,就是写出的文章要有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为什么写作文?可能有不少学生的答案是:为了中考、高考多得分。这固然无可厚非。但作文的根本目的或者说作用,是传递思想,交流感情。练作文、写文章是有目的的,"文须有益于天下"(清代顾炎武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为了达意。“意”即文章的立意或中心、主旨、主题,也就是文章的灵魂。考场作文的立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命题者的意图,包括试题的内容范围、思维指向等;二是应试者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所写作文的思想和意图。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中心明确”。由此可见,立意成了衡量考场作文层次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8.
运国 《甘肃教育》2020,(3):69-69
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历来就是教育界探讨不休的话题,尤其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作文课上,学生怎么写暂且不论,单就教师教什么,如何教?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主张。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写作文的。一、解决好作文的立意问题1.古人对文章立意的要求。古人认为文章的立意要讲究"新""奇""巧"。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历来是中高考作文的重头戏。文章介绍议论文的六种快速准确入题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文中明确方向,快速构思,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10.
正作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艺术,它的每一步都包含着美的内容。作文也就是运用美并进行美的再创造过程。作文教学的任务不应单纯是教学生怎样写文章,还应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的观点、信念、道德、品质、情操、感情、态度等真正受到美的教育。一、寓美育于审题立意过程中审题立意是作文步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审题,使学生不仅要明确文章的体材、内容要求、文题的范围、人称、附加要求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审题立意,确定好文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普遍反应作文难写,因为写作文需要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思想认识,二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最能体现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从小学做起。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凡为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直接影响和决定文章的优劣。一篇考场作文立意是否深刻、高远、新颖,是拉开考场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更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近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有关提示中,也明确提出了记叙文“立意要健康”、“感情要真挚”,议论文要“观点正确”等写作要求,可见作文立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而在考试中作文分的比例又较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教学。而想要作文夺取高分,除了具备准确地审题、奇特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闪光”的语言。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14.
所谓立意,就是作者为文章确立主题。而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统帅文章的"纲",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是评判文章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所以,作文立意是非常重要的。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但是,学生在平时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却没能对立意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学生作文立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作文该如何立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地说明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思想深刻”是对作文内容的主要要求,文章贵在“思想深刻”.也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不要有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6.
批改考场作文,阅卷老师首先关注的就是文章的标题,可以说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那么考生如何拟出一“名”惊人的标题呢?【失误类型】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工卷为例,考生拟题时一般有以下失误:1.立意的关键词脱离了材料的内涵或感情导向如:《竞争时代何必合作》、《摒弃合作,适者生存》。此类题目显然是从反对合作的角度来立意的,而材料的感情倾向却是说合作是打破原有规则的一个很好的举措,完全是值得称赞的。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教育部做出决定,今后高考语文试卷将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提高作文能力对考生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本期专门谈谈材料作文如何审题作文立意就是确立写作的目的意图并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作文立意通常有三点要求。其一,正确:思想健康,表达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及求真崇善爱美的感情。其二,集中:一篇文章表明一种观点,讲清一个问题,而这个思想观点又必须贯通首尾,统率全篇。其三,较为深刻:文章能揭示出人物的精神和事件的意义。作文要…  相似文献   

18.
一种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的立意时受到启发,从而确定自己所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要求学生利用想像写一篇作文《小女孩来到我的身边》。这篇文章写什么呢?文章要体现一种怎样的思想呢?这时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的立意,从而确定自己要写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文中的小女孩生活怎样?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小女孩怎样的感情?你对那个小女孩态度怎样?一个又冷又饿、无人疼爱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身边,你会给她些什么?通过提示,学生一般都能确定主题。另一种训练方法是:在作文教学中从学生写作文的实…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又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作文就是学生"写"的能力训练,它是衡量小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下看法与观点。一、注重文章的立意1.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认为“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即使写出了文章,也经常是中心思想不明确,认识较肤浅或内容不具体等。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原因何在呢?通过对学生作文的分析和比较后发现: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除了写作技巧等障碍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是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限制了作文能力的提高。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