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环境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保农业持续发展是确保农业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地位的唯一途径。目前,在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政策环境、投入环境、市场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为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可行的对策以使农业持续发展的各方面环境得以保护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土地、水等资源环境压力大,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协调,农业科技水平低等问题。加入WTO后,农业发展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尽快调整农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信息对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农业经济开发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关系,重点提出了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农业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13.9亿人口大国来说,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就显得致关重要,走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关键选择。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对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和问题进行了严峻的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从思想观念、政策定位、资金投入、技术体系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远景思路和具体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他通过反复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并建构了中国独有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阶段,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应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系统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现实矛盾的必然选择,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我国全面启动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再次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当前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农业高新技术供给不足,分布不合理,产业化动力缺乏,风险控制和化解能力弱,推广不得力等障碍,必需通过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建立投资和风险保障机制,健全农业推广体系,构建需求动力机制来措施来克服。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英国在近代战后农业的变革和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内蒙古农业生产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加深对农业重要地位的认识,政府正确的决策和农业政策,是农业迅速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加快农业技术改造,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要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农业集约化。  相似文献   

8.
WTO规则特别是《农产品协议》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加入WTO为农业发展融入国际经济主流、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解决农业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创造了机遇;同时“入世”这把双刃剑对我国农业发展也构成了威胁-国内农产品市场准入程度提高以及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劣势这一双重挑战致使传统农业的生存空间趋窄。面对机遇与挑战,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充分用好WTO规则关于农业的“绿盒”政策,扩大农业的国内支持空间;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优化国内农业资源配置,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信息对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农业经济开发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关系,重点提出了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农业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施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有效途径,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崛起之后,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的带有方向性的变革。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产业化实施的效果和产业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咸阳农业生态环境与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阳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水土流失及干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生物灾害猖獗、污染遍及城乡等问题。立足于该市农业生态条件,提出发展农业须走高效节能型农业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依据咸阳市的五个农业区,分别提出相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旅游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过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提出了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模式:田园农业旅游,农业科技游,民俗风情游,参与体验游,农家乐旅游。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区经济的滞后性已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发展“三高”农业 ,是贫困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旱灾是衡阳盆地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已严重制约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旱灾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建立衡阳盆地农业旱灾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就衡阳盆地旱灾发生规律及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衡阳盆地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连续性与频发性等基本特征;旱灾既造成了大量的粮食减产,也加重了农业的投入,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大气环流、地形、人为因素等对旱灾形成的影响。要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减少农业旱灾的发生频率,减轻农业旱情,故最后提出了促使农业持续发展的综合减灾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农业人口存量巨大;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下岗人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中国农业要想走出困境,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惟有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这才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成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出发,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促使更多的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大胆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建伟 《地理教育》2011,(10):15-17
一、知识构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这条课程标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第二部分是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第三部分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为了建设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经济,消除贫困,通过对我国农业资源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本文侧重于农业生态经济的角度,评述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原因,指示了潜在的生态危机,最后,作者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的快速与持续发展需要在观念和技术上进行变革,大量的熟练劳动工人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本文论述了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大量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它除了具备最基本的商品生产功能以外 ,还应当具备生态建设、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都市农业旅游是在都市农业的基础上 ,通过对都市农业的功能进行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与其他纯粹的自然风光旅游或人文景观旅游不同 ,都市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 ,具有产业经营的双重性、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客源市场的特殊性、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性等特征 ,代表了后工业社会旅游发展的新倾向。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观光农园、旅游农庄、生态农业村、科技农园等。发展都市农业旅游要以农业生产为本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突出旅游活动的娱乐性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法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法是我国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革命,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保护性耕作法既节本增效,提高了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还能为人类不断地提供无公害生命源泉。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造福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