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稿”和“地稿”杨尚德我们在今年举办的“我与经济日报”征文中,收到了读者的许多宝贵的批评、建议和意见。其中有一位读者的意见是最令我难忘的,他肯定当前报纸的舆论导向是正确的,但却存在着“三多三少”,这就是:“黑脸稿多,笑脸稿少”(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相似文献   

2.
“网”稿     
~~“网”稿@蒋跃新~~  相似文献   

3.
说“稿”     
“稿”,“禾”、“高”也。有“禾”又“高”才能成“稿”。“禾”,先须有种子。种子,种类繁多,单就小麦来说,就不可胜数。有的产量高耐水肥,有的产量不高却适宜山岗薄地;有的宜寒,有的耐热;有的抗倒伏,有的防锈病,各有所长。就一个地区来说,人们喜爱,土质适应,就可把它种上。要使“禾”长“高”,需要肥沃的土壤,足够的水分,优质的肥料,充沛的阳光等优越的自然条件。还需要人们精耕细作、锄草治虫,防灾防害等许多艰辛的劳动。“禾”要长“高”这么难,写稿  相似文献   

4.
“救”稿     
有位资深编辑说过:看一个编辑的水平,不是看他“枪毙”了多少稿件,而是看他“救活”了多少稿件。对此,我颇有同感。在编辑部每天都收到大量来稿,这些稿件有些出自名家之手,有些是初学写作者的处女作,更多的是通讯员和工作在一线的作者所撰写。就其质量来讲,优秀的属少数。对有欠缺的稿件,是轻易“宣判死刑”,还是努力将其“救活”,这不仅  相似文献   

5.
正一提起"人情稿"三个字,媒体界好多同仁都会以为:是为关系户做广告宣传之类的报道、或者是与记者私利有关的稿件。有的"人情稿"即使有值得报道的新鲜、典型的内容,也只是报一条短信息,其报道价值并不高、影响平平。但是,笔者认为对待"人情稿"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并要用辩证的态度去分析、去处理,最好能争取从中挖出获奖作品。不要小看"人情稿"2011年,笔者的一条篇幅不大的消息《温州人热衷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获  相似文献   

6.
“追”稿记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教材改革的稿子,四易其稿后装进信封送到了邮局。回家后,我翻出留下的底稿又仔细看了一遍,天哪,“大气候”竟错成了“大气族”,虽一字之差,意思却变完了。我想,自己一向注重严肃认真,必须把发出的稿件追回来,改正错字,不能把包袱甩给编辑。一旁的妻子看看表,差10分钟不到下午6点,而邮局下班的时间正是6点。此时窗外阴沉沉的,稀疏的雨点也飘落下来,如果不及时将稿件追回,恐怕明天一早就会随邮局的早班车发走。我急忙骑上自行车急奔县邮局,正好在值班人员拾掇关门时赶到了,听我说明来意,工作人员从打好捆的信件中找出了我的已盖好戳的邮件。回到家里,深知我脾气的妻子和我都会心地笑了。“追”稿记@丁建勋  相似文献   

7.
我们旅通讯员写稿有一怕:怕政治部主任张子俭审稿。他那“打破破罐纹(问)到底”式的“问”,常把你“问”到难堪的境地。“名列前茅”是第几?有一次,我采访了一次军体比赛,稿子写成后,送给主任审阅。张主任细细看过稿件,指着其中一句话问我:“‘其余4人也名列前茅’,这4个人都是第几名?”我解释说:“这次400米障碍和5公里越野比赛,他们6个人中有2人夺得第一名,2人夺得第3名,其余2人…”我看了看张主任那审视的目光,补充说,“全旅近百人参赛,‘其余2人’也都在20名之前”。张主任又问:“在前20名中,他们排第几?”我只好…  相似文献   

8.
端记者、编辑的饭碗,常遇到一个头疼的事儿,就是“关系稿”。弄得不妥当,会使你“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对此,笔者真是有说不出的滋味。“关系稿”一般来自几个方面:首先,自己身处这个凡人世界,除了父母兄弟儿女,还有上级、同事、同学;还有同乡、亲友、师长。这些关系名正言顺,充满着友爱与温馨,他们见“自己人”在  相似文献   

9.
端记者、编辑的饭碗,常遇到一个头疼的事儿,就是“关系稿”。弄得不妥当,会使你“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对此,笔者真是有说不出的滋味。“关系稿”一般来自几个方面:首先,自己身处这个凡人世界,除了父母兄弟儿女,还有上级、同事、同学;还有同乡、亲友、师长。这些关系名正言顺,充满着友爱与温馨,他们见“自己人”在报社当编辑、记者,拍胸脯说:“我某某在报社,这稿子保险登!”其次,“关系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历来有一个好的风气,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可是,也有少数同志对十年浩劫带来的不正之风虽有警戒,但并未矫正,从而使社会上的“关系学”乘隙而入。这里不妨略举数例。一、搞“关系稿”,互相利用。有的通讯员到报社送稿,“公事公办”,稿子就一一被挡了回去。后来,他们搞了些投其所好的“紧缺商品”  相似文献   

11.
自1985年以来,我不断订阅《新闻爱好者》,并情有独钟地爱上了她。可前几年在投递上总是出毛病。全年12本杂志,竟不能全收到。少则缺一两本,多则少四五本。原因是投递员让人代捎或放村委会、学校等。一些接收人又不负责,杂志传来传去就杳无音信了。  相似文献   

12.
散文大师梁实秋生前曾对台湾《联合文学》主编丘颜明说:“有一事我想历来编辑莫不引以为苦,好稿不易。在数量上,稿件似不虞缺乏,在品质上,能膺上选者不多,于是主编的人有时就需要‘拉稿’。拉稿比拉夫难,其中甘苦,当过编辑的都知道。”所谓‘拉稿’难,一难在名人稿不好拉,二难是名人好稿更难拉,三难是拉来的稿有时又不合版面或“主旨”要求。近年我们的“报刊大战”,其中就包括拉稿之战,争稿之战。都想以“名牌”手笔突出版面,所以名人之作成了紧俏“产品”。其实,非名人之稿不拉,未必高明。名人稿固然有“广告效应”,但读者除了看“门面”,更主要的是看“货色”。名人多半早年有“名牌作品”行世,现在事务繁忙,笔力有时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团报道员写稿有一怕:怕政治处主任牛永奇审稿。他那“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问”,常把你“问”到难堪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我是1990年开始学着写小消息、小言论、小杂文的。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写作实践,谈谈提高中稿率的问题。 一是找“窍门”。找“窍门”就是选好文章的主题。有些问题粗看没有什么新意,但从另一个侧面入手,就可以使要写的内容翻“新”。1990年,国务院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企业“三角债”,我就在“第二次”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当时我想:既然再次清理“三角债”,就说明清理三角债有个“前清后欠”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三角债”就会永远清理不完。我就撰写了题为《“清欠”要防“前  相似文献   

15.
无论干什么事业,凡能百折不挠,如醉如痴者,大多能成就一番事业。 就拿我自己来说,工作闲暇,茶余饭后,别人或学习“54号文件”或争战“楚河汉界”或“修筑长城”,而我却总是贯注全身精力,或“爬格子”或持上摄影包“聚焦”世间万象。每篇稿件从构思到诞生,或包含着夏天的蚊虫叮咬,或包含冬天的刺骨寒风;有时还有焦急的等待和盼来盼去的无言结局。 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爱上了就要执著,就要投入,就要无怨无悔,就要苦苦求索。一篇稿件,一幅图片往往在提炼琢磨中醉痴,错把墨水当清茶。记得 是去年冬天的一个 晚上,我惊喜地…  相似文献   

16.
常听编辑老师们经常谈到报社时下常常缺稿、闹稿荒的问题,不少编辑还希望我们多向他们投稿。当时我听了以后心里直打如意算盘:“我的乖乖,这可是个大好事,平时在部队上一个稿可难了,这次到了报社,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得上它一批稿。”结果情况并不如我愿——初入编辑部,稿件连连被毙授课阶段结束后,我被分到军事部训练组实习,一心想多上几个稿的我,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写出了《牛粪挑子该不该撂?》、《好战士舍己救人受称赞》两篇“得意之作”。稿件出手后,我将它送给了正在政工部当编辑的李兵正记者,因为他是海南记者站的…  相似文献   

17.
报载:南京政治学院63名新闻系学员,入学前都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有56人两年来往报社送稿138次,承认写过有“水分”的报道达24%;对失实的主要原因有48人认为上级或单位定的指标太高,有12人认为是“搞篇数竞争”,也有人承认是“个人见报得彩”,即获得物质奖励,提拔晋升。地方从事报道的也有类似情况。见报被看作是“业绩”,又加之有利于评定职称和晋升,于是,送稿到报社,恳求编辑高抬贵手者大有人在。一位通讯员同我谈起他与北京6家新闻单位“挂钩”的经验。他说事前与报刊版面责任编辑联系,以讨教某方面稿子为突破口。时机一旦成熟,带上稿子前往,大体都可用。他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到一个县采访,恰巧遇到一位在县报工作的朋友。在谈到向上级媒体投稿这个话题时,我的朋友直言不讳地说:“同样一篇稿子,我们自己投给某大报如泥牛入海;该报记者将此稿换上自己的名字却立马照登,有时想来真是气死人。”其实,笔者也常遇到这样的烦恼:1999年11月,笔者采写的一篇消息在自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刊发后,省内一家媒体次月也拿去刊登了,不仅剥夺了笔者的署名权,而且将导语中的时间“11月1日”随意改为“11月底”。被采访对象看到这张报纸便给笔者打来电话说:“这个记者的胆子真大,时间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本人是不领情的。”让笔…  相似文献   

19.
平时遇到相识的领导或同事,寒暄过后,他们总忘不了问我:“最近上稿了吗?”我有些难为情,嗫嚅着说:“没……没有呢。”看出我的窘态,他们便安慰说:“别泄气,继续努力。”语气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而我听后,如蒙大赦般的逃离,心里更是充满了愧疚,好像我不上稿,便是很对不起他们似的。 因为爱好写作,业余的时间喜欢写写画画。以笔为犁的日子里,并非充满了  相似文献   

20.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