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孙青 《考试周刊》2011,(85):221-222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文学教育的重要环境。家庭儿童文学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其原因是:家庭是幼儿最早的儿童文学教育环境:父母是幼儿最好的儿童文学启蒙老师;家庭和幼儿园文学教育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张雪门儿童文学教育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教育实践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张雪门认为,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激发儿童对文学的兴趣,满足儿童的读写需求,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儿童文学教育的选材,应注意作品的儿童性、文学性、教育性。教师进行儿童文学教育应注意:抓住教育契机,灵活应对儿童需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呵护和激发儿童文学热情;结合丰富的方式,让儿童充分感受文学之美。张雪门儿童文学教育对当今幼儿园儿童文学教育实践具有的重要启示是:儿童文学教育要注重儿童本位;儿童文学教育要注重文学本身价值;儿童文学教育要警惕“教训主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能够对儿童起到文学启蒙和知识启蒙的双重作用,因此幼儿园教材很重视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选用.然而,就目前幼儿园教材所选用的文学作品来看,只有用于语言教育的文学作品才重视了作品的文学艺术性,而用于非语言教育的其他活动领域的幼儿文学作品则过于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体现出明显的功利化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幼儿园教材编制队伍中缺乏儿童文学方面的专家和过度受限于幼儿园教育具体目标造成的.为此,在编制幼儿园教材时,要正确定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目标,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要求,并扩展教材编写队伍,邀请有关儿童文学方面的专家参与.  相似文献   

4.
关于艺术教育的功能问题,一时期以来曾将之置于德育、智育功能之下,并被认为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的主要功能;近来又有人撰文指出,艺术教育功能是审美,而德育、智育功能是艺术教育的附属的派生的功能。显然,前者将艺术教育功能等同于德育、智育,后者将艺术教育功能归之...  相似文献   

5.
宁苗苗 《海外英语》2012,(17):190-191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它承载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内容和关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主要话题。结合前人的观点,从内容和含义上来剖析,认为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不仅包括后者,还包括教育功能;援引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来阐明二者的区别:成人文学以真为美,儿童文学以善为美;最后举例说明儿童文学审美功能中涵盖的教育功能,即儿童文学对儿童承载着社会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7.
2006年俄罗斯出台了修订版<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新版大纲对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智育、德育、劳动教育、文学教育、艺术审美教育以及游戏等做了详细的说明和具体的规定.同时这次修订也充分考虑了学前教育的价值定向和俄罗斯学前教育内容更新的需要,强调要更加人性化地对待儿童,突出了民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操作性比较强.  相似文献   

8.
日本儿童文化研究家上笙一郎认为:"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随着德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与完善,如何引导儿童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美好的生活方式,有待于拓宽德育资源和途径,彰显德育魅力。也正因此,我国儿童文学研究家、曾宪梓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王泉根认为:"‘以善为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儿童文学不仅是一种教育资源还是一种教育方法。由于存在思想认识、教育理念、文学素养等方面的欠缺,儿童文学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儿童文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兰芳  郑伟 《福建教育》2023,(42):20-23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也是幼儿园开展文学活动的宝贵资源。从审美和教育两个维度解读儿歌作品,能够充分展示儿歌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教育价值,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儿童文学专业素养,避免其对儿歌过于功利性的教育应用,也为幼儿园教育活动引入优质文学资源提供文本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 象的文学,它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成人意识到儿童有特殊的文学需 要。 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 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儿童文学 本身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 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 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 学。从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儿 童文学和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目标、原 则、理念、方法的全面契合。 第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 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 童文学也不例外。要将…  相似文献   

12.
杨惠芬 《动漫界》2022,(4):25-28
重庆市新桥医院幼儿园致力于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在环境上因地制宜创设儿童文学环境,为孩子们打造了专属的儿童文学天地.各文学馆都可以从儿童身上体现出教育价值,本期我们走进重庆市新桥医院幼儿园,感受儿童文学在幼儿园环境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2004年4月10日至12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召开了"儿童的文学·儿童的文化·儿童的教育"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海峡两岸的专家教授,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有多家出版社、低幼杂志社的画家和编辑,有幼儿园教师,还有在读的学前教育系的学生等.大家济济一堂,围绕"多重视野中的儿童早期阅读和教育"这一主题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此外,这次会议还安排了三所幼儿园集体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给孩子、幼儿家长、幼儿园老师和专家教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濮美琴 《文教资料》2008,(34):19-20
什么是儿童文学,不少专家学者下过定义.建国前,受到以"自由教育论"和杜威等"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专家学者都认为"儿童文学就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因此"凡是叫儿童文学的,必得是那些切于儿童的生活,适应儿童的要求.能唤起儿童兴趣的东西".建国后,儿童文学的概念曾一度产生很大的分歧:有以教育性为主的;有以强调儿童本位为主的;有以强调文学性为主的等等.近些年.在儿童文学的分歧争论中.又有新的概念产生:"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儿童文学的概念是一个模糊集"……本文认为.儿童文学的本质属性是儿童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15.
德育与智育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都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德育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德育与智育不能有效融合。因此,实现德育与智育的一体化是提高德育成效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师生创编儿歌的能力牡丹江幼儿师范马丽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作家鲁兵说:“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那么,作为儿童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儿歌,它自然也担负着教育儿童的任务。好的儿歌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儿童的思维和...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素养之所以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养,原因在于儿童文学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教材。德育的目的是让少年儿童永葆童心,不被异化;不媚俗是对儿童及儿童文学的本质的洞见。中小学教师要利用好儿童文学的媒介对儿童施行德育,也需要有不媚俗的精神境界。因此不媚俗,正是中小学教师必备儿童文学素养的关键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美育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可见美育对德、智育的重要作用。 而在众多文学欣赏材料中,唯有诗歌的效果最佳。“诗,是文学的峰顶,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艾青《诗论》)。笔者认为,现代诗歌是最直接,最有时代气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儿童文学功能认识的偏差,导致众多具有文学审美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没能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审美功能。儿童文学功能系统的优化结构应当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多种功能的统一,并选择文学审美价值高的作品作为文学活动的材料,在活动中体现美的欣赏过程的特点,从重功利向重审美转变。  相似文献   

20.
儿童为什么要阅读儿童文学?首先,它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成人文学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