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是推进新课程的需要。只有立足学校、立足实践,围绕课改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具体问题,采取校本化的研究方式,利用校本研究贴近实际、贴近师生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各种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才能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速教育创新步伐、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着力构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重要年份,我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优化策略。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一)课改新形势下加强教研工作势在必行 课程改革的新目标和新内容呼唤加强教研工作。2003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面将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开始,我们采取了重点突破,区域推进的策略,通过典型示范,稳步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一、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内涵?究竟该如何实施?没有人能够为我们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怎么办?我们运用了校本教研的基本思想:实践反思、同伴互  相似文献   

4.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为使学校、教师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从中得到发展与提升,我校立足“以校为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研究为载体,大力加强课程改革研  相似文献   

5.
余宝忠 《云南教育》2010,(12):14-16
大理市是云南省18个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县(市、区)之一,2006年12月市教育局组织申报,2007年4月正式启动。经过近3年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践探索,我们认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教师教研行为机制的建设,二是校本教研管理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7.
2004年9月开始,我区在评选先进教研组的基础上,历时7个月开展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专项调研,以评比促建设,以调研促发展,发掘经验,寻找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供依据和建议。调研对象:本区10所中小幼(园)校为调研对象,其中基地学校5所:市西中学、育才初级中学、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一师附小、常熟路幼儿园,非实验基地的学校5所:上海市第一中学、民立中学、万航渡路小学、静安区一中心小学、南西幼儿园。调研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在问卷调查上,我们编制了《静安区中小学校本教研情况调查问卷》。样本总数120人,覆盖全区12所小学(占80%),10所初中(占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实现教师业务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平台,也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内在机制.课改以来,学校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的主体,突破传统教研形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切实解决了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一、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特征“以校为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d,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我国有学者曾提出“以校为本”意指“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据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是“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直接指向。这里的“发展”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指…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中生发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冬末春初仍然寒风凛冽的北京,我们一如既往地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关注着并及时向您传递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2001年9月,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春季又有4个实验区加入。2002年9月,新课程在530个省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达870万人,约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18%~20%,加上国家级实验区学生,将近1000万人。据了解,到2003年9月,课程改革还要有更大的迈进,估计将有1000多个县区要进入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将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35%。面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以及实验区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怎么做,专家指导怎么落实,广大实验教师遇到的大量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评价怎么搞,等等,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模式———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京举办了两期研修班,专门研讨了上述问题。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深刻理解、认识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内涵、理念、特征和一些做法,本刊自这一期起特邀有关专家和基层教研室撰文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依赖于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活动。而只有将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机制建立起来,课改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健康状态。基于以上认识,太原市迎泽区确立了“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以校为本,构建模式——校际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使校本教研工作持续深入地发展。一、构建校本教研新机制1.出台了《迎泽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学习培训、机制建立、实施运作等方面明确了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和实施策略,完善了学习反思制度、多元交流制度、日常教研制度、专家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1.对“校本”的认识“校本”就是以校为本,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为了  相似文献   

14.
15.
《教育革新》2005,(4):15-17
我区作为首批38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已走过近四年的历程,自实验以来,我们始终把“全力打造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作为第一支点,采用“抓点带面、实践提升、专业支持”等策略,在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推进,各地出现了—些共性的问题,如大规模培训教师的工作怎么做,实验教师遇到的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教师的教学观念怎么转  相似文献   

17.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我校就该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了一些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暴露出诸如专家引领渠道不畅、教师仍践行"时间+汗水"传统模式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我校就该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了一些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暴露出诸如专家引领渠道不畅、教师仍践行“时间 汗水”传统模式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湖北教育》2003,(23):18-18
本刊讯 日前,湖北省教研室小学各科教研员一行10余人在主任胡明、副主任方晓波的带领下,深入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与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商讨“以校为本的学校教研体系的构建”问题。 在学校的一天时间里,省教研室的教研员们走进课堂观摩教师上课,与授课教师一对一交流课堂教学问题,和学校领导、教师集中交换关于“以校为本的学校教研体系的构建”观点及其思路。一天的活动指向明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