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智能化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为农副产品打通“绿色通道”。这一被农民称为“电脑农业专家”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系统最近在内江市中区朝阳镇开通。  相似文献   

2.
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中,市科技局首批无偿为全市26个乡镇配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使各乡镇切实地尝到了科技带来的实惠。市中区朝阳镇运用“农业专家系统”指导农业生产和调整产业结构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3.
资中县银山镇是我市应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最早的镇。99年12月,该镇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在我市的唯一示范镇。在省、市、县三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通过两年多的示范,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开展好此项工  相似文献   

4.
内江市科技局举办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示范镇培训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推广应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2001年8月中旬,内江市科技局邀请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到内江举办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示范镇(乡)培训班”。来自威远县向义镇、隆昌县迎祥镇以及东兴区郭北镇和大治乡、市中区朝阳镇等五个科技示范乡镇的近10名农技人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5.
科情 《内江科技》2001,(5):10-11
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是指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生产和管理等领域,具有辅助或替代农业领域专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系统。适用于农业科技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决策及农业科技推广。  相似文献   

6.
投资3000多万元的“寿光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近日在山东寿光市动工兴建。该中心发起人之一的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说:“原来我们习惯把有手艺的农民叫做技术员,今后我们将培养自己的农业专家,从这里走出去的都将是‘国际农业专家’。”  相似文献   

7.
资中县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四川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县”之一,该县继2000年在银山镇开通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精心筹备,利用全县的光纤电视网络,今年7月4日在全县开通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 为了有效地利用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为指导资中县的大农业服务,该县采用自办节目的方式,扩展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内涵,节目定名《农  相似文献   

8.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大农业思想指导下,在稳定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增产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立足本地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优势,围绕“特”字,筛选农业项目和支柱产业,以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的农业或实现区域性的农业产业化目标。 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趋向,经过农业专家和广大农民的长期探索实践,各种特色的农业模式正在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07,(7):4-4
“农民朋友们:山西省百万农民电脑科普培训启动了,希望农民朋友踊跃参加,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这是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和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6月11日在太原市举办的山西省“百万农民电脑科普培训”开班仪式上向山西省400万手机用户农民发送的短信,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出席开班仪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杜敏 《科协论坛》2008,(11):18-19
“有困难、找警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话,而当南昌乃至周边地区的农民遇到农业科技困惑的时候,经常出现的却是“有困难、找科协”。这是由于在南昌市科协活跃着一支农业专家队伍,他们被称为“农业科技110”,为农民排忧解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只要农民在农、林、畜、牧、渔业等方面遇到任何疑难问题,只要他们拔打电话6379110或免费电话8008691172,就能马上得到答复和解决,对在电话中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科技110也会及时派出专家在24小时内上门服务、现场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内江市东兴区经科局"四加强"助推科技兴农。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立足粮食大区实际,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发展粮食生产。引进水稻、玉米等新品种58个。全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增产率达10%。新技术新模式覆盖率达到90%,增产率6%。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立足"农业发展靠科技、农民增收需科技"的实际,邀请农业专家指导农民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同时,建立77人的农技人员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熊范纶研究员专注于我国农业专家系统与智能系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他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于三农的成功范例。尤其是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创和发展,没有按照国外模式,完全结合中国国情,和农业专家紧密合作,深入农村,接触农民,了解我国农村实际,三十多年不断完善发展创新,走过了一条我国农业智能工程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他针对农业领域的智能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和理论方法,基本构建了自主创新的农业智能系统的技术体系架构,得到实现和应用。带领和推动了国内信息领域和农业领域的科研技术力量的发展,为智能农业信息学和智能农业信息工程技术这一新兴研究方向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桂林 ,市郊别墅 ,电脑制作室。“电脑人”苏洁躺在轮椅上 ,苏明手里拿着微型电铬铁 ,在“电脑人”苏洁那打开的腹腔里操作着。苏明对何兰点点头 ,何兰拿起遥控器一按 ,“电脑人”苏洁的腹腔关闭 ,“电脑人”苏洁睁开眼睛 ,微微一笑 ,坐了起来 ,奇怪地问道 :“哥 ,何兰姐 ,我怎么会在这里 ?”何兰 :“苏洁 ,你回到桂林了 ,你感到身体怎么样 ?”“电脑人”苏洁笑道 :“还好 ,怎么 ?刚才我病了 ?咦 ,我不是和哥哥去南洋岛的吗 ?怎么又回到了桂林 ?”苏明哭笑不得 ,拿起网机拨打。何祥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苏明 :“何祥 ,我们上当了 !”6 6南洋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援建的津巴布韦-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目前已接近尾声。津巴布韦官员和当地农业专家都对该示范中心寄予厚望。认为在它的帮助下,津巴布韦有望很快重新成为“南部非洲粮仓”。  相似文献   

15.
晓夫 《世界发明》2002,25(12):15-15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科研人员刚刚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有可能改变全球大量电脑使用者的操作方式——人们将放弃使用鼠标,而以“眼标”代之。人们目前广泛使用的鼠标最初诞生于1964年。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一款名叫“丽莎”的电脑。“丽莎”是最先配置鼠标的商业化微型计算机,此后鼠标逐步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虽然后来在笔记  相似文献   

16.
许冰 《世界发明》2003,26(10):38-38
在甘肃兰州开幕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北京五中高二学生许冰设计制作的“未来电脑”吸引了不少与会者的关注。据介绍,这台名为“浪潮E2”的。未来电脑”,最大特点是省略了电脑显示屏。通过一台投影仪,能够把原来在电脑显示屏上显示的操作界面,直接投射到墙上或投影布上。这样,墙壁或者投影布就取代了电脑显示屏,人们可以直接在墙壁上显示的电脑操作界面进行操作。许冰动手做的“未来电脑”,是用一个灯罩做模具,用硬塑料浇制了一个外形像飞碟一样,还开着几个圆形窗户的电脑机身外壳,再加上一个投影仪。经过反复调  相似文献   

17.
(一) 虚拟现实目前该技术研究开发已达到实用水平。即利用电脑影象技术在屏幕上创造假想的实况,使人类能够进入假想空间切身体验。军事模拟训练即为实例之一。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完全虚拟现实”,是由于人利用机器人或机器手臂等自动化设备进行操作,例如在危险环境中。操作者在控制室内就能自由操作危险区内的机器人,如果在核能工业由利用“完全虚拟现实”技术。效果就相当理想。 (二) 压力调适技术科学家最近发现高科技可以测量人类压力,并可创造纾解压力的环境。因为人的脑波在紧张时“贝塔(β)波”增加,轻松时“阿尔法(α)波”增加,适当的人工环境可将脑波从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电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既是运算、管理、娱乐等事务的操作工具,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工具,它是一个真正的“秘书”。它可以代你操作,你只要发出指令就行了。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插上电源、打开开关。然后你坐在一边,说出你的要求,电脑就自动操作。比如你要写一篇文章,标题暂定为“×××”,那么电脑就自动运行文字处理程序,把你口授的内容录入并进入编辑等,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写在书写屏上,电脑照样进行文字处理——那时,任何输入码都不必要了。想看影碟,电脑又会自动退出文字处理,进入影碟播放,电脑就要进一步询问你,看哪一部电影?是否需要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农业生产频频遭遇严重的冻害。清流县及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防寒防冻工作,侧重冬种蔬菜、烤烟幼苗、大棚花卉、大棚食用菌、果茶园、家禽家畜等冬季农事,做好“六个加强”防寒减灾。(1)加强防寒减灾工作的技术指导。高度重视雪雨、冰冻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及时组织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宣传防寒防冻知识,搞好分类指导,帮助农民做好清霜(雪)防寒防冻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次春 《金秋科苑》2013,(17):89-92
近期,岳阳市老科协组织农业专家以服务“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课题到君山区作了一次调研,由于历届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君山区的蔬菜生产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基地规模快速拓展,产业化经营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