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专业体育报纸运作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西比较的视野,以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专业体育报纸为研究对象,选取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部分专业体育报纸为样本,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内容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西方专业体育报纸的市场态势、内容和经营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西方专业体育报纸都属于垄断性竞争市场,两者在报纸版面语言、图片编辑、新闻报道、媒体合作以及读者互动等方面都反映出了一定的个性特色,其报纸的经营行为和策略都会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但两者在市场成熟度、报纸内容和经营运作的观念、手段和效果上差异明显.西方专业体育报纸的营销水平进入到较高级、较系统、影响深远的数据库营销和整合营销阶段,从而使西方专业体育报纸的赢利结构合理.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专业体育报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女子体育报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揭示报纸体育报道量的性别差异。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和结论:报纸的体育报道量存在巨大的性别差异,即对男子的报道量远远大于女子,反映了报纸对女子体育的忽视和偏见。建议:呼吁广大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关心、爱护和支持女子体育运动,促进女子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沪港台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沪港台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比较研究陈天仁报纸是传播体育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长处。报纸多种体裁和内容多彩的体育信息传播量的不断增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传播效果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上海、香港、台湾是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地区。为了了解它们...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专业报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05年《球报》、《南方体育》退出体育传媒界,近年来停刊的体育报纸已接近10家。我国体育专业报纸的生存状况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体育专业报纸以足球为主,报道面过窄,同行之间恶性竞争,内容开发、经营管理单一以及受到互联网等媒体的冲击。我国体育专业报纸应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竞争力,特别是欧美“三次售卖理论”值得发展我国体育专业报纸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体育报纸的“战国时代”,辽宁的《球报》、京城的《青年体育》和广州的《南方体育》都曾经以各自鲜明的个性形象引人注目,但2005年短短两三个月中这三份报纸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同一类报纸在短时间内的相继倒掉已不能视为偶然,2005昭示给体育报纸的命运一定包含着某种逻辑。算上《南方体育》、《青年体育》和《球报》,近几年倒下的体育报纸几乎可以组成十二星座,《21世纪体育》《体育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专业报纸的垄断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鸿波 《体育科研》2006,27(6):48-50
中国体育报纸在市场化之后,开始由自由竞争走入了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媒体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专业掘纸发展的必由之路。垄断表现在体育专业报纸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资源的垄断、人才的垄断与争夺、报纸发行与广告市场的垄断等,垄断为体育专业报纸带来一定的垄断利润,同时也为体育专业报纸与其他形式的媒体竞争与融合提供了实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媒体与体育的合作态势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讨论了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4种媒体与体育的关系;分析了各类媒体在开发体育市场过程中的特点;提出各类媒体的相应市场策略;揭示了各媒体与体育的合作态势及潜在的市场变化。认为,体育电视行业如何拓展盈利模式是当务之急;网络将是电视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体育报纸的转型已不可避免;体育杂志则应通过精致化和娱乐化来吸引读者。整合各种体育媒体资源,组成跨媒体平台,节约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是未来体育媒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影响我国体育报纸发展的宏观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10年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体制改革(1994年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1996年广州日报集团成立为标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从已出版的著作和发展的论文来看,多集中于对报纸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研究,而对于媒体本身的经营以及媒体整体状况的研究却很少,其中对体育报纸的经营研究就更少。因此,在市场经济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今天,结合各媒介的传播特征和体育的特征,以市场经济的规律研究体育报纸的发展势在必行。一、经济、文化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报刊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体育报刊发展情况如何,体育报刊如何适应人们的需要,成为报刊发展过程遇到的新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留住更多的读者,将是体育报刊面临的新的挑战。一、体育报刊发展概况1.综合性报纸(包括日报和晚报)体育专版、专栏目前,我国有体育专业报纸50余种。另外,综合性报纸大部分都辟有体育专版。80年代以前,全国只有一家全国性体育专业报纸——《体育报》。自80年代起,一些全国性报纸陆续开辟了体育版或体育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体育之角”、《中国青年报》的“体育爱好者”、《光明日…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体育报纸品牌战略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我国体育报纸品牌的发展为考量点,运用"插位"理念对体育报纸品牌的形成机制进行剖析,为我国体育媒介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观察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建国以来我国报纸体育信息的传播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报纸的体育信息传播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后,现已初具规模。然而,在全国来说,目前的发展很不平衡。此外,体育信息类别间和项目间的比例也欠合理。本文认为,这些态势的形成受制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并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增加部分地区报纸体育信息量以缩小强烈的区域反差,不断深化体育报道是我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进一步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以《京绑体育日报》为代表的韩国专业体育报纸,依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从韩国体育日报的主题内容变化、竞争定位、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韩国体育日报的转型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对中国专业体育报纸的改革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3.
运用社会体育学、体育新闻学、市场营销学等理论,对网络与报纸体育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根据网络与报纸体育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网络与报纸体育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专业体育报纸国内足球赛事报道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国内足球甲A联赛最后一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专业体育报纸——《体坛周报》、《足球》、《南方体育》足球新闻报道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主流体育纸媒在进行国内重大赛事报道中的特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车建平 《体育学刊》2002,9(5):139-141
体育消息是体育新闻的基本体式。但报纸体育新闻写作消息头缺失现象却十分严重,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影响了消息结构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甚至还会使人对消息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产生疑问。从体育报纸消息头使用的必要性与缺失的危害、消息头缺失的原因探析及防止消息头缺失的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现状及其价值体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描述了当前国内大众体育传播的现状:参与媒介众多,受传人数可观,市场份额较高;分析了以报纸、广播、电视、刊物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特征,论述大众体育传播的最新态势:即各媒介间激烈的竞争与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并存,新兴媒介的加盟和挑战;指出了大众媒介与体育传播的必然联系及其现实意义:体育信息的大量需求是大众体育传播的前提,大众体育传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效,体育产业召唤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我国专业体育报纸编辑的现状、工作规范和操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体育编辑培养的课程设置与规格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最早的时候体育运动是一种比较纯净的活动,人们确实崇尚奥林匹克精神,而那个时候体育传播业还不发达,人们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多是通过报纸和电影纪录片,看到的也多是“洁本”的体育记录。而随着体育热潮的逐年增高,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中的“体育园地”不断扩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我国体育报纸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通过对建国以来 ,尤其是对 1994 - 1999年我国新闻出版事业与体育事业体制重大改革以后的 4 4家体育报纸进行归纳分析和实证调查 ,指出我国体育报纸进入新世纪后将出现报纸经营的集团化和网络化 ,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和分众化 ,报纸出版的扩容化和短周期化 ,报纸版面的视觉化 ,报纸分布的平衡化等 5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传播媒介向人们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体育信息无疑地要通过各种大众媒介才能得以传播。本文试图研究大众媒介的特点及其与体育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体育学和进一步提高体育信息传播效果,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