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家在解释一些问题的时候会使用到目的论的语言,这种目的论语言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以内格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这种语言是不必要的,其中内格尔试图用一个统一的D-N模型来替换目的论陈述,这种替换是否恰当呢?通过对其原著的研究,笔者认为内格尔的这种替换是不恰当的,他对于目的论解释的消解也是不成功的。其次,内格尔没有注意到语境对于科学解释的重要性,这也造成他在用D-N模型对目的论解释进行消解时会出现无法处理的反例。  相似文献   

2.
俞吾金 《高中生》2012,(31):4-5
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就像流星从天际划过。怎样使自己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换言之,怎样使自己不虚度此生?这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如下的话: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青年人啊,要想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自问世以来,在西方译界早就遭到质疑,但是凭着目的决定手段的观点在中国译界得到广泛应用。诺德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中回应了目的论招致的多项批评,并且根据目的论提出了一套文学翻译理论。通过对历史上文学翻译观考察,以及目的论被应用于文学翻译中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研究者并未认清Skopostheorie的真面目,运用此理论盲目分析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的历史哲学带有浓重的黑格尔色彩,继承了黑格尔"精神辩证法"及历史进步的基本观念,但对黑氏所谓支配和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精神"进行了儒家式的改造,突出了"精神"的道德义涵。因而黑格尔式的"进步目的论"与儒家传统的"德性目的论"被牟氏整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道德—历史目的论",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在牟宗三看来,在道德的推动下,民族历史之目的指向民族国家的建立,世界历史之目的指向"天下大同"或者说"世界大同",这种"大同"观代表了儒家传统面向现代性转化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5.
教育目的论所论述的是通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理论中的首要问题。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此问题都持有独特见解。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概括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并就我国教育目的问题提出一孔之见,以求教于高明。 一、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目的论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甚众,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对其教育目的论作极扼要的介绍。 古代希腊奴隶社会时期,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认为灵魂有三种: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与此相  相似文献   

6.
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目的观被界定为教育无目的论。要弄清楚他的教育无目的论需要首先研究教育目的,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佳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5):142-144
在肯定翻译目的论提出的以翻译行为过程中的委托人的要求、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以及文本的目的为翻译的第一准则的同时,从互文指示手段和文化互文两方面,运用互文理论对目的论所暴露出的不足进行研究。同时将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置于互文网络织体中,以迭到获取信息完整性,文本价值的历史继承性和传承文化兼容性,实现翻译在特定的“目的”映射下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目的观被界定为教育无目的论.要弄清楚他的教育无目的论需要首先研究教育目的,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出发,针对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译文的目的译者所要采取的一些翻译策略。目的论把目的读者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被接受、被认可,这在指导儿童文学的翻译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出发,针对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译文的目的译者所要采取的一些翻译策略.目的论把目的读者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被接受、被认可,这在指导儿童文学的翻译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全文从自然现象出发,引出自然物是否具有目的这一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文章简述了目的论的起源及其含义,探讨了目的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朴素性目的论、神学性目的论、机械性目的论、有机性目的论。此外,作者对目的论发展过程的实际意义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全文从自然现象出发,引出“自然物是否具有目的”这一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文章简述了目的论的起源及其含义,探讨了目的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朴素性目的论、神学性目的论、机械性目的论、有机性目的论。此外,作者对目的论发展过程的实际意义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想渡到对岸去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问:“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刚说完这句话,风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选自《中国校园文学网》船夫和哲学家  相似文献   

14.
教育目的问题不仅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直接作用于教育活动的实践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教育目的?如何把正确的教育目的贯彻到实际教育中去?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教育课题。任何教育目的方面的偏差,都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的成败。笔者认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真研究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们在教育目的论上的种种分歧,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目的理论发展逻辑,也有助于我们认清教育目的理论上必须慎重处理的几个关系。本文拟立足于探讨近代西方教育目的论的主要分歧,进而提出笔者对我国教育目的理论构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史上来看,历史目的论总是关联于在思想上为历史设置一个主体。马克思通过消解这一主体,即将历史看作是现实的人的活动的产物,在根本上终结了历史目的论。在马克思看来,目的只能是现实的人的目的,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并造就了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而就"目的"本身而言,马克思认为它是现实的人立足于一定的实践活动情境所制定出来的一种观念,并具有现实性和有限超越性的特征。作为指导性的观念,目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综合性思维的集中表现,也能够成为理解康德自由任意最全面的视角。康德在近代哲学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他在认识论上整合了天赋观念和经验质料,在实践哲学与目的论中统一了现象和物自身,这种工作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与当时自然哲学家思想的综合。这两位大哲学家在思维方式上的内在联系可从这一研究视角得以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17.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怎样看待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也许是历来人们在杜威研究中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有人说杜威是“教育无目的”论者;有人说他是“既无目的,又有目的”;还有人说他“无目的是假,有目的是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上述评价孰是孰非?我们应当怎样认识与把握杜威的教育目的论?笔者拟对这个问题作点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从习语俗语、历史典故、方言等方面比较了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三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莱尔译本和蓝诗玲译本)在翻译策略上的不同。由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他们的翻译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文章最后指出,这三个译本基本反映了三代人对鲁迅的理解和诠释,因而都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从目的论看旅游资料的翻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旅游翻译是以传递信息,诱导行动为目的的翻译,这一要求正好切合翻译“目的论”原则。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看目的论如何指导旅游资料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