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扬  朱月华 《中国教师》2014,(9):89-92,95
<正>世界著名教学论专家瑞典哥德堡大学教育系教授马飞龙(Ference Marton,又译"马腾")基于传统的迁移理论,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变异理论(也被称为变易理论)。近些年来,变异理论作为一种指导工具,在教学与课程领域得以广泛的传播和研究,这是因为它所阐发的教学原理能够紧密地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与广大教师的亲身经验相通。因此,本文简要阐述变异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学、课程方面所具有的价  相似文献   

2.
论高职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教"与"学"统一于"做",这一理论对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发挥高职教师的主导性和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既是教学论,又是方法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一理论,让教师的"教"融入学生的"做"与"学",而学生的"学"与"做"又推动教师的"教",三者相辅相成,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概言之,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教师在教学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牢固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做到"细致周到,无一疏漏",这有利于日后的化学知识学习,也直接影响到日后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变异理论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这就奠定化学知识积累与运用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变异理论明确认为,学习源于变异,这也就意味着"变异的存在"是学习发生的前提,而"变异"则对应着学习的过程.变异理论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的思考是深刻的,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变异的发现与把握,然后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帮助学生发现变异、消除变异,这样也就获得了一个高效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姚振龙 《中国教师》2013,(16):19-20
"变异理论"是世界著名教学论专家、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马飞龙创立的一套教学理论,它基于传统的迁移理论又有所超越。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变异理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而言,大致分为五方面。一、融入思想,渗透"变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两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缘起与"变异理论"视角"商不变规律"这一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提升这一内容的教学效果,可以"变异理论"为指导思想,明晰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重视学生的相关经验,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并根据具体情景的"变"与"不变",把握变异维度,以引导学生审辨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二、行动研究方案与教学设计本研究采用合作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一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地组织教学,并且对教学质量负担起一定责任;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培养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然经过一番努力,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大力弘扬改革创新主旋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实现五个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学载体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作共进",教学方式从"直接给予"转变为"探究引导",教学点拨从"教师总结"转变为"辩论明晰",教学拓展从"局限课堂"转变为"内外融合"。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中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通过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师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便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站在一个实践的角度,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的方面提出建议,从而促进理论课程的教学更具高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赵丽娜 《中国教师》2013,(22):12-13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一定数量的重复十分必要,但学习并不能从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中产生,毕竟,学习源于系统的重复和变异。基于此,我尝试将"变异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一、拼音教学巧"变异"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声调最难掌握。虽然在日常口语中,学生已在运用这些语音,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声调的存在。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辨别和掌握声调。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返魅",必然要求教师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主动追求教学主张的生成,为专业发展提供应有的灵魂支撑。一、教学主张的内涵教学不能没有思想,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主张是一种包含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8,(16):144-145
利用《炫彩小灯的制作》这一实践项目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变成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项目教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操作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做中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巡视指导,因材施教,在"做中教",顺利完成一次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高中英语写作在英语高考中占据不小的比重,但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倍感头痛的一个环节。"支架"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预设性"支架"、生成性"支架"和反馈性"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个人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对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案例开发是建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案例的撰写与研讨,形成教师的浅层教学观念;通过教学案例的"回归实践",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通过教学案例的"持续反思",形成理论形态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16.
李国彦 《中国教师》2013,(18):13-15
"变异理论"是世界著名教学论专家、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马飞龙基于传统迁移理论所创立的一套教学理论,那么,这一理论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本文旨在以"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为例,浅析"变异理论"在三次教学设计中的意义。一、第一次课:实施与反思"图形的旋转"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魏桂芳 《广西教育》2014,(41):79-79
正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预设进行教学。由于课堂教学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由这些教学"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一、放大"奇想",以学促教学生思维活跃,在学习中常常会突发奇想,这既是对教师的挑战又是生成课堂教学资源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坚持  相似文献   

18.
张亚先 《成才之路》2013,(18):17-17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转变以往教学中的理念,变"主演"为"导演",这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变"权威"为"朋友",这是教师地位的转变。变"教案"为"学案",这是教学性质的转变。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这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变"单线"教学为"复线"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德、智、能相结合的教学,这是教法学法的转变。教师只有做到了这几个转变,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白永红 《中国教师》2013,(16):13-14
"变异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平台。学习、研究和实践"变异理论"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教师带着原有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学困惑进行"变异理论"的学习与研讨,通过不断理解、实践和反思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提升对教学的理解,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旨在以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例展现"变异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  相似文献   

20.
"教无定法"。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键是学生能否有学习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