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党和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基础,高校应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探讨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崇高的精神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为党和祖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提供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2.
“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更迅速、传播主体更广泛、传播内容更简洁、传播方式更多元,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微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简要阐述了“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分析了“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新境遇,总结了“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和方法,旨在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正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要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梦想,根本在于提升自己的素质,关键在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探索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把抽象的价值观概念转化为具象化的体验和感受,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认识、情感、行动和信念,成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就高等学校而言,“创新格神”和“实践能力”是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所应具有的特征而提出的新要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高校实施素质的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首先,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高等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活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方式,是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方面。“90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心理需求强化与社会支持弱化的反差、高道德认知与低道德践履的冲突、人生意义与理想信念追求的缺失等失衡、失序特征。大学生精神生活失衡、失序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稳定的价值观,这是多元文化、市场经济环境和自我同一性危机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要引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与有序提升,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从社会价值性内容、社会规范性内容和对象需求性内容三个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将立足点移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来。这种“引导和帮助”,需要在“三观”教育的功能、途径和内容等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三观”教育的功能.是训练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确立对实践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科学批判精神,帮助大学生思索人生、规划生活、塑造理想人格。“三观”教育的途径,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而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则是“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立足国情,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向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个人与祖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中国梦”明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目标,丰富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增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适应性,把“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主题,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新形势下,凝聚大学生青春正能量托举中国梦,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制度根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三个倡导”是社会道德的引领,对大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人性提升的意义(一)人性提升:现代教育的中心现代教育的能力本位,人性提升体现在人才规格上,张扬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强调的“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其解释为“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四个要素。这一人才规格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分解为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五个方面。在这五种素质中,能力素质是核心,但并不能替代或包容其他四种素质,更不能…  相似文献   

10.
应对“全球化”的价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难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伦理发展和道德教育应当建构的合理价值理念 ,既不是普世价值观 ,也不是相对价值观 ,而是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合理性根据 ,在于它能更有解释力地回应“全球化”对现代中国伦理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的三大课题或三大挑战 ,即文明观方面的价值霸权 ,文明心态方面的文化帝国主义 ,文明认同方面的文化相对主义。生态价值观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消解价值霸权 ,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对话抵御文化帝国主义 ,以伦理精神的生态发展扬弃文化相对主义。建构伦理精神的合理价值生态 ,培养生态对话的文化品质 ,坚持伦理精神的生态发展 ,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形上基础的道德教育的辩证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罗莎.卢森堡的研究视野大大拓宽,除了对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思想继续进行更为透彻和更具针对性的研究之外,还对她的具有独特视角的资本主义观、社会主义观和方法论,以及她的思想对当代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贡献,她与马克思、列宁的关系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开拓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同时,我国学术界今后对罗莎.卢森堡的研究应该更紧密地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对她的思想进行"现代化"、"中国化"的解读,最终达到既继承又超越,为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获取更多的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进军世界文化市场不仅仅是有利可图,从其战略意义上来看,更可以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改善国际形象,争夺话语权,增强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2008年奥运会后,随着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声望日隆,世界对中国也日益关注,法兰克福书展上汉语教学类书籍的空前热卖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如何打造属于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产业,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炙手可热的"新"课题。旨在用跨文化角度探讨输出中国现代文化的可能性,并试图从个案中分析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结合点在其中的体现,为将来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和其他通俗文化的输出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了中国愿意担当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在积极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的同时,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和谐世界观是对前三代领导集体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对于推动新时期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和谐世界建设的总目标下结成最为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self or co-regulated learning is very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utonomy, an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because such non-linear environments tend to lack focus and teachers’ monitoring. The social cognitiv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ighly self-regulated learners have higher motivation and more control of their learning behaviors, and thus generate better outcomes on an individual basis rather on a group basis. This study thus attempts to extend the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o collective regulated learning,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ctive beliefs (i.e., collective task value, a newly developed group motivation), collaborative behaviors (i.e., group cohesion, cognitive quality of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s), and collaborative performance through collaborative creation in the CSCL environment. A total of 96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were appl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llective task value is a reliable and valid construct.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collective task value significantly predicts students’ group cohesion and collaborative performance, although it does not predict students’ cognitive quality of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s. Students’ group cohesion and higher level of cognitive quality in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s also both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ir collaborative performance through collaborative creation in the CSC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对外扩张和深入发展的变革历程.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全球马克思主义有机公民在国际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组织形态相统一,以及在中国层面上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国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以及在运作层面上直接性联合与间接性联合、多样化发展与自主性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作为全球化中的“新全球化”将促进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6.
林徽因文学创作具有着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作品的语言典雅、理智、婉丽。她的诗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却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原则,它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出发点和目的,以及衡量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向。要在这个价值目标指引下,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增进民生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要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International schools are commonly depicted i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and popular press as offering elite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to an elite, oftentim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body. In this paper, I draw on a case study of a 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to argue that a new form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is emerging in China – one that offers a haven for domestic students from certain competitive and discriminatory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Fieldwork was conducted at a Canadian curriculum high school for Chinese citizens in Beijing. Most students at the school were internal migrants or children of China’s ‘new rich’ entrepreneurial class; that is, their families had economic resources but occupied precarious social posi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fers a pathway to obtain baseline academic credentials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opportunities for progress in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Together with evidence of dramatic growth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and tracks in China, this case study suggest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 that departs from a pictur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 ‘elite’ in terms of student body,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expected educational trajectories of graduates. The paper also develops our understanding of clas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9.
中原文化人文精神鲜明的价值观,能有力地凝聚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强大持久的生命力,经过积极创造转化,必能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作出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中原文化人文精神中的民主观念、自然、自由、女权观念则具有较多的现代内涵,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ke up the largest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y face many stressors that may impact their mental health, such as language barriers, social isolation, academic and financial pressures, and acculturation stress. Yet, there is limited guidance on case conceptualization and treatment models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settings. We present a case report of a 19-year-old, first-year, female undergraduate student from China to illustrat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or the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her influencing environment from a multicultural and ecological vantage point, we intervened on a systems level to achieve a favorable outcome. Our interventions included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 with a student-centered perspective, and advocacy on a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We conclude with suggested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