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时代的到来赋予工程教育新的使命,工科专业调整是新工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是验证新工科建设是否得以扎实推进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中的33所重点综合性院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科专业调整与布局进行全面资料搜集与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工科专业调整主要包括外生新兴专业与内生新型专业相结合的专业新建、内部转型升级与外部跨界沟通并存的专业调整与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专业退出三种基本路径,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可归纳为基础类工科专业支撑、主干类工科专业引领与特色类工科专业差异化发展三种基本模式.工科专业的调整方式与布局模式之所以呈现出如上形态,既是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等教育外部因素的驱动结果,也是工程教育转型、工科院校办学传统与师资力量等教育内部因素的必然生成,这为 日后"新工科"建设之专业转型提供了一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以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相适应.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市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与改造专业,紧贴市场整合专业,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机电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工商业管理信息化、艺术设计数字化等五大专业群,建设品牌特色课程体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和校区合作,力求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调整及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层面,高职专业管理与建设的制度、标准和手段不断完善,推进了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和骨干专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在院校层面,依然存在专业设置大而全、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难推行等问题。今后高职专业建设应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指引,着力使专业的动态调整成为常态,开展集群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矩阵式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联盟制的校企合作机制、双轨制的实训实习体系和双循环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性环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与专业开发,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难点;创办和建设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着力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职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地方人才需求,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以泉州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专业优化为例,分析了泉州市高职院校教育专业结构现状,并提出高职教育专业优化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教育不断加快大众化的步伐和社会对人才结构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调整好自身的专业结构。在专业调整和建设中,一要处理好传承、适应和引导的关系,现代大学必须从单一的传承既有的文化,适应社会现实需要,逐渐转变为引导社会朝向更加科学、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处理好适应社会需要与培养能力形成、保存和发展的关系,应当建立起统筹考虑市场机制和教育规律的新的思维方式;三是要处理好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之间的关系,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分类和分层系统中思考和确定不同高校专业调整与创新的具体方案,并把建设富有特色的专业群作为今后专业调整和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专业常识     
25.高校的专业是如何设置的?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  相似文献   

8.
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专业地位的提升为软件工程专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教育属性和工程教育属性出发,提出了完善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与软件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坚持走校企联合之路,建设出一支结构合理,能从事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领域知识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服务于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管理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的回顾,总结分析了管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具体做法与成效。  相似文献   

10.
从学校和国家两个层面分析了"专业剖析"的目的,"专业剖析"与专业建设、评估之间的关系;围绕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解析"专业剖析"中的关键要素,诠释了高职专业建设内涵。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属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建设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该专业办学长达24年,系四川省重点专业。结合"国示"建设,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成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委员会",有效的促进了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迫切需要以新思路为指导进行改革和创新。伊春职业学院从伊春家具业的行业背景,国家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及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与调整的基础出发,针对国家试点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改革和调整,旨在真正建成服务于地方家具产业发展的示范性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教改示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依托,就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内容阐述了专业群的建设,并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钦州学院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按照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与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相结合、全面调整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扩大规模与注重效益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来进行。具体对策是: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设置与调整;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办学主体和基础;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流专业是建设一流本科的"四梁八柱",专业结构是专业的体系化呈现,其优良直接影响专业生态总体质量,关系人才培养规格与水平。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十年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相关研究进行关键词共词、聚类、多维尺度等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大致分为经济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等影响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优化路径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下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优化机制研究,新建地方院校通过专业优化调整探索转型发展的研究三类。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专业机构优化调整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研究较多关注产业经济结构及社会需求对专业的影响,较少从教育发展理论、专业内在发展逻辑等方面观照专业结构调整;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重大改革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流专业的设置助力一流专业建设,如何优化专业设置是研究热点,将是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论述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措施。即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学科特征、学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验室功能定位基础上,确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构建了一个目标、两大特色、"三三四"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体系、调整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力地支撑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总结了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专业是社会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合理设置与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的高职教育应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和"三大战略"的实施设置与调整专业,同时加强管理,保障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顺利实施,突现辽宁高职的办学特色,以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对高技能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专业的属性决定了高校专业设置应当遵循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双重逻辑,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着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的本质,把培养个体和社会双向满意的通专结合的高等人才作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按照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要求,合理区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权责,并从理论研究、培养模式、师资考核、教育经费、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师专改革出现许多新问题,本文就专业调整,课程建设,师生素质提高与师专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部分思考,指出发展关键要抓住自身的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20.
调整专业设置 修订培养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所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专业设置的调整,是学校不断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过程。在本科专业“通用性”日渐增强的今天,必须对学校专业的总体设置框架、对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都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位,才能在“通用”前提下办出特色,才能赢得人才市场。一、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我校的专业调整工作,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1.院系调整和专业调整。自1993年起,学校认真考察、分析了学科专业的现状,做出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组建学院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