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3.
要想使学生作文能有声有色,能出彩,就应该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挖掘文本,利用文本资源,为生提供练笔机会。  相似文献   

4.
陈婵 《考试周刊》2011,(48):61-62
作文教学在一片改革声中似乎积重难返.症状主要表现为机械复制导致作文千人一面.病因主要出自学生、家长、教师等方面。教师应想方设法改革高考命题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做生活的有心人、做阅读的有情人,让他们“用我眼看世界,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吐真情”,最终使作文回归生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要一味仅是向学生讲授作文技巧,应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广撷博采,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融入生活,感悟生活,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呢?在此,笔者谈谈初中作文素材有效积累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今中考作文命题趋向,及学生作文脱离生活之现状,本文重在分析原因,并从教师命题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情人、改变作文的评判标准四方面着手解决,让学生的作文具有浓浓的生活味。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离开了"生活","作文"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认为作文的"活水"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立足生活,写好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真心流露,走"观察——积累——品味——创新"的写作之路。1、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学生的生活却是一种相对稳定、静态的生活,司空见惯、周围已经熟悉的一切很容易造成学生视觉上的"色盲"和"弱视"。因而学生一提笔,就觉得生活贫乏单调,没什么可写。其实不然,还是古人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相似文献   

8.
说真话、抒真情是作文的重要原则,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写",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记录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有事就写,有情就抒,当学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这一感受之后,生活转化为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有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他们常抓耳挠腮:"写什么好呢?"的确,目前,学生们面对习作普遍感到两大难题:一是无话可写;二是有话写不出。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遇到的问题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帮助学生"找米",就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的海洋中寻觅,因为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1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习惯为了避免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假、大、空"现象,引导学生到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是咬烂笔头而生搬硬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作文内容有生活气息、情感自然真挚、立意有一定深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写什么"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写作成长。教师常常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的慧眼。从写作理论的角度上  相似文献   

13.
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作文素材积累太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在观察中积累、在阅读中积累、在交流中积累、在作文评改中积累,让作文"材"源滚滚,手到拈来。  相似文献   

14.
如何进行写作教学,从来都是一线教师关注的课题。怎么应用语言文字把所闻所见所想表达出来;如何把认识的世界,通过创作加工用文字表现出来,这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语言素养才能实现。写作教学要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让其产生作文兴趣,乐于表达;如何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善于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解决学生一遇"作文"就"色变"的这一顽症,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应该对症下药,充分激发学生作文潜能。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项学习活动?我认为,学生只有学会体悟生活,才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教会学生观察小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往往能折射出一些大道理。只有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人心动的东西,文章才能写得"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观察,丰富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我校有着丰富的植物生态资源,每到时令季节,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唯有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悟生活,积累情感;留心生活,提炼生活;广泛阅读,厚积薄发;丰富生活,广开"材路",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摆脱无话可写、无情可抒的尴尬境地。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将生活化为体验、情感和文字。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说空话、说套话、说假话"则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大现象。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就得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从中汲取并提炼丰富的习作素材,并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真正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9.
刘樱 《教师》2014,(7):73-74
正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当教师在台上津津有味地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时,台下的很多学生可能还在为"写什么"而苦恼。他们总是握着一支笔,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觉得生活中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好像没什么可写,也不知道写什么才好。特别是刚刚开始作文起步的中年级学生,语言积累还不够丰富,生活经验也相对缺乏,很难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更别提如何积累素材和选择素材,所以无法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美,其实无处不在。作为老师,应该利用多种  相似文献   

20.
田光宇 《成才之路》2013,(35):23-23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生活感知匮乏、素材积累不足,是影响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瓶颈。如何突破这些障碍,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关心的话题。笔者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注重发掘生活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获得素材、拓展思维,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丰富源泉。本文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