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趋上升、大国形象的确立及稳固,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已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然而在文化方面,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中华文化主权面临威胁.如何使中国成为文化大国,向全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而高校英语教学及文化教育则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我国的"根"和"魂",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和冷落的存在,它的存在为我国长远发展积蓄了无限动力.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愈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弘扬工作被推上日程,旨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受时代格局影响而逐渐没落和消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所院校课程中,可视为弘扬文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英语知识、技能和西方文化的传授,忽略母语里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渗透和融入,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和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意识欠缺、文化修养落后。文章从对外交往的需要、人才培养的使命、教学内容的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晓梅 《海外英语》2023,(7):229-231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育的结合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实现新时代高职英语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深挖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扩充英语教材内容,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块重要阵地,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点燃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文章围绕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和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三个维度,对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户晓娟 《海外英语》2023,(9):147-149
中华传统文化源于远古文化时期神农氏前,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等时代,再到夏朝建立,之后延绵至今,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的精神动力。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不仅能够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然而,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英语教材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教师中华传统文化的限制、考核评价体系的制约,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针对于此,高校要借助多元化的融入方法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与践行,努力为学生获取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优良的融入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受多个层面的影响,传统文化在教材、教学和校园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失语"和"缺位"问题.高校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时,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师资培训,也要在教材编写、课堂设计和第二课堂开发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8.
目前小学英语太过于注重西方文化的熏陶,以至于缺少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世界通用语言为教学目的的,但英语终究是一门手段,英语教师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理念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英语教学,可在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并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引导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实现文化意识的有效树立。文章以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深入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现状,对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教学方法模式创新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10.
林小萍 《海外英语》2023,(23):238-240
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基于此,文章围绕文化自信,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价值意蕴,并从教学内容、校园活动、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课外活动、翻转课堂等方面出发,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培养有文化自信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梁千昭 《天津教育》2021,(6):121-122
语文教学必须逐渐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来说,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要保证学生的接受和吸收,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渗透的策略上,要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吸取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人载体指的是人本身及其思想言行,它们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发挥着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用。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其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我们必须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人载体,树立人人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新理念;完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国家历史传统精神,延续着民族精神血脉。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烽火相传,还要与时俱进。自媒体时代为实现民族复兴与文化强国,有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要以文化弘扬发展现状为背景,依托文化的价值回归,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播面临的困境,从打造文化品牌、占领社交阵地入手,助推文化传播与弘扬。  相似文献   

14.
吴景华 《海外英语》2022,(12):162-163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和交际的最主要工具,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不仅能够记录和保存人类的文明历程,而且也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对于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来说也非常重要。基于此,该文首先分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5.
张婷 《英语广场》2023,(4):78-8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新时期,各高职院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这既是时代需求,也是课标培养要求。本文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高职英语教师应从自身、教材、教学各方面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实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当代青年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行业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个阶段,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也积极地融入了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因此,我国的文化也与西方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碰撞,在这种文化开放的时代,对于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为主题进行研究,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更应承担起培养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农村高中学校更加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有着更多便利条件和优势,因此,深入研究农村高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利于强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而使学生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需要的英语人才也越来越多,当前无论是国家、学校、社会还是学生家长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缺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英语教学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几乎没有,实际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可以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渗透有利用促进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文化兼容意识,是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是新时代文化教学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科学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素材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创设网络课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浸润,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助推国家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