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学陈献章说:“古之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里所说的“知疑”,就是发现问题。如果读一篇章,提不出任何问题,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惰性思维。反之,读书时能“知疑”.从知“小疑”到“大疑”.思维就会活跃.  相似文献   

2.
以疑启思,寓思于疑——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与“思”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学贵有疑.以疑启思.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产生疑问,那将有助于通过释疑解惑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从疑问开始,教师教学则应该从设疑、激疑开始.本文试图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疑惑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是世界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对他的卓越创造才能的解释。俗话说:“学问,学问,不但要学还要问。”古人云:“学贵有疑。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动力。”有疑才会有问,小学生爱提问题,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充满疑问的。由此,对于小学生观察日记的撰写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引“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引“疑”,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5.
小议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情景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探索、应用的数学意识”.创设数学情境、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之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成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对学习产生自主性、主动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认为,“疑,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传统教学方法,注意“设疑──释疑”,把“释疑”作为教师的天职,学生“无疑”便是教学过程的结束。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三疑法”教学,是在“释疑”之后,有意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使教学在“有疑”中结束。其教学模式:“设疑──释疑──再设疑”。下面介绍我怎样用“三疑法”上好复习课。例1、分数应用题的基本题目和基本解法教师:教材中的分数应用题很多,形式也是千变万化。我们想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达到以少胜多、以不变应万变呢?下面,解…  相似文献   

7.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上海共和一中(200070)胡一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堂教学课,可由设疑、引导、定位、反馈、应用这几个环节组成.设疑是诸个环节中的第一环,设疑的目的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  相似文献   

8.
本课例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引领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数学式的“顿悟”. 1 以“疑”引“悟”——让思维灵动跳跃 自主疑问的产生是促使学生去思考和学习的原动力.执教者就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以“疑”引“思”,用明疑、暗疑两条线引导学生自悟,将学生带进了一个数学思维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话道破了“疑”在学习中的作用。可以说.“疑”是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也是求知的阶梯。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围绕“疑”组织教学.促进学生探索、发散思维.让他们放飞驿动的心去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教贵有疑     
学贵有疑,这是众所周知的古训,教贵有疑,虽属套用之语.但别有“疑”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空.营造“民主的课堂”,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善“问”、见“疑”必“问”、激“疑”乐“问”。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上处于悱愤状态,形成兴趣氛围。学生对学习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设疑的切入点举例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设疑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本文就如何把握设疑契机,寻找设疑切入点谈几点体会。1.授课伊始设疑,引生入“境”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设疑—求疑—释疑”为思维训练主线。亚里士多...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地理组实验的“三疑”研究课题,是我校课题研究的成果,已经申报市级地理教学研究课题.本文仅就初中地理教学创新课堂“引疑、议疑,明疑”课题(简称“三疑”课题)的研究实验,阐述了地理教学“三疑”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和内涵、“三疑”课堂的教学要求与思路、“三疑”课堂的操作过程及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中利用身边的物或事设“疑”,充分利用演示实验设“疑”,可以启发和调动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设疑,灵活解疑,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说学生读书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产生疑问是进一步探求知识、深入理解文章的优化表现,这是好事。可就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往往这个“疑”已成为老师精心设计的陷阱,问题与答案都已预设好,教师引导学生千方百计地猜测,学生往里跳,这是“请君人瓮”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质疑一般经过有疑一无疑一有疑的过程。要使学生有疑,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问并大胆质疑。经过质疑后,学生往往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便开始处于无疑状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和时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推动个体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阅读教学首先要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的事.并且乐此不疲。教师扣人心弦的设疑提问是学生阅读兴趣滋生的重要途径。疑是学生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支点。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多元化、多样化,更加重视学生个体成长,教师既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技巧,也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和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章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介绍,又分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程优化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