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敲水瓶琴发声问题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敲瓶后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柱,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与吹瓶发声相似;第二种观点认为敲击时瓶身、水和瓶内空气都在振动,主要是瓶身的振动发声.这样确定的发声体,则可知盛水越多瓶身越不易振动,音调越低.上述两种解释的分歧在于发声体不同,音调的变化顺序不同.但实际上音调的变化顺序只有一种,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有一道题目,课本插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中探究了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书中设计的实验是利用直尺完成这一实验,将直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拨动直尺,通过比较听到声音的音调的不同,从而得出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该实验利用了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完成实验,学生兴趣高昂,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实验中也发现利用这种方法,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小,能选择的音调范围不大,音调变化也不太明显。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这一实验,效果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3.
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基于克拉尼图形的自制创新实验装置能全面、直观地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并实现物理现象可视化,体现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探究创新实验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创新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能提高实验探究的精确性、结论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题目1取四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上质量不等的水,若用筷子敲击杯子,则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A 盛水最多的B 盛水最少的C 一样高D 无法确定题目2在向热水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错解这是两道看似相似的题目,大多数同学两道题都选答案A。同学们在思考“被敲水杯频率高低”的问题时,常常会联想到给热水瓶充开水的情形:开水充得越多,热水瓶内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探究敲击装水的杯子音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放胆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声音的特征——音调为例,让学生通过大量丰富的体验活动和探究实验,体会音调的不同,将思维过程显性化,明晰影响音调的因素,引领学生层层递进发展思维能力,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l.g声源的距离变远,人听到的声音.一 A.响度变小,音调变低B.响度不变,音调变低2.声音在下列杨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铁B.水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企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_C.响度变小,音调不变如)蔚戴箭秘 ()C.空气D.真空C.听到发令员最后口令时计时这),钾同学担耳朵贝占在10m长钢管的一端1乙同学枷音的另二端敲钢管冲同学能听到两次钢管的响声,是因为〔A.产生回声B.人有两只耳朵先后听到不同的声音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钢管中传播速度快D.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5.老牛叫的…  相似文献   

8.
"音调的影响因素"是初中物理声学部分内容,是教材中重点的探究性实验,所占篇幅较大,也是各省市毕业考试的"高频点",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探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沪科版、人教版新老教材不约而同地采用如图1所示实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的变化和钢尺的振动快慢。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塑料直尺做实验,因为塑料直尺是学生必备的学习工具,这样便可以进行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铁路旁听行驶中的火车的汽笛声,你会发现汽笛声音调发生了变化:火车向你驶来时音调变高,火车离你而去时音调变低."这是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多普勒效应》一节中,多年来不变的陈述.本人以为这段话的描述与事实不符,以无风天气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课堂上,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来自对问题的好奇心,来自对问题的联想和假设,来自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的撞击。所以激发探究的欲望,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实施的起点。教学设计时,创设情境制造两位科学家对运动观点的矛盾冲突。1.一上课,先演示敲铁钉和推箱子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铁锤敲铁钉,铁钉下陷,不敲,铁钉就停下;用力去推箱子,箱子就运动,不推,箱子就停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不仅可以激活学生探究欲望,从而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和探究乐趣,如讲声现象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给开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逐渐变高还是逐渐变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变高了。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  相似文献   

12.
[作品展示] 目光 我和堂姐只见过几次.她比我大15岁,住在乡下,是我众多亲戚中的一个,但我一直无法忘记她的目光. 那天,我坐在餐桌前狼吞虎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翻去.姐姐用筷子敲了敲桌子:“好丫头,慢点儿呦,不怕噎着你.” 我的嘴里全是饭,含混不清地说:“没关系呢!” 姐姐放下碗筷,用一种音调忽高忽低、像是乡下蜿蜒小路那样的方言和颜悦色地对我说:“总是用筷子在菜碟子里翻,是不中的呃,太难看了,上不了席面,没礼貌哟.”  相似文献   

13.
正1声学实验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为例。1.1方法a在几个饮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将瓶口移至嘴边吹气,可以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空气柱越短的,音调越高;反之,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1.2方法b在饮料瓶中盛入小部分水,用手握住后,将饮料瓶口移到嘴边、吹气,学生会听到一种音调的声音。若一边吹气,一边用手挤压饮料瓶使水面升高  相似文献   

14.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林  相似文献   

15.
题目1取四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上质量不等的水,若用筷子敲击杯子,则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A)盛水最多的(B)盛水最少的(C)一样高(D)无法确定题目2向热水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错解:这是两道看似相似的试题,从学生解答情况看,大多数同学两道题都选答案(A),同学们提到“被敲水杯频率高低”的问题时,就联想到给热水瓶充开水的情形:开水充得越多,热水瓶内发出声…  相似文献   

16.
探究声现象     
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传播、利用,噪声的防止,以及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61页"多普勒效应"一节的实例引入部分值得讨论. 原文是这样的:"在铁路旁听行驶中的火车的汽笛声,你会发现汽笛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火车向你驶来时,音调变高,火车驶离你远去时,音调变低.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4第十二章第5节多普勒效应一节中,安排了“蜂鸣器音调的变”这一演示实验。这个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是很好,原因有2个:一是蜂鸣器的声音不是很强;二是学生只感觉到声音的强弱变化,很难感觉到音调的变化。由于每个人的耳对声音的分辨力不同,的确很难感觉到音调的变化,退一步说,就算有些学生能感觉到音调的变化,也很难分辨音调足变高了还足变低了。此外,声音强弱的变化也增加了分辨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改变音调法 一、适应症 1.习惯性高音调或低音调:指患说话时习惯用高音调或低音调,无法将这两种音调适当地交替调和使用。这种缺少变化的高音调嗓音也可能与说话情绪紧张有关,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说话或演讲时。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声音的“音量”、“音调”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正确区分或表达,而且“音量”和“音调”本身是相互交叉的,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有关“音量、音调”的知识,教师要有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活动。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音量”容易理解,而“音调”的教学则困难的多,尤其学生对于物体发出高音和低音时的特点更是难以预测。所以整个教学的重难点我都倾向于“音调”的教学。由于小学阶段部分器材难以提供,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前提”的教学,即“音量、音调”是相对而言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教学语言上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