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非通用语种实行"非通用语+英语"双外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展开讨论,并就该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为国内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尤其是东南亚、南亚语种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2.
2013年,国家制定"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河北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省内优势企业积极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河北省不断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今天,对外语人才特别是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势必会大大增加。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河北省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趋势,指出了河北省高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人才培养转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开发非通用外语人才培养需进行诸多问题探讨。发展策略上需研究非通用外语人才需求层次、语种数量、专业规模布局、专业建设政策等。教学实践上需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通用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形成有国情特色的非通用外语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市场要求、招生规模和多年实践经验,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可实行"以双外语教学制为基础,培养外语通才"和"以国际化手段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专业6种主要复合模式之一。国内高校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有双外语主辅式、双外语并重式、双外语沉浸式、双外语结合专业倾向式和多语种复合式等类型,而大连外国语学院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双外语主辅式,其同时又分为同步开设与分阶段开设两种类别。它的特点十分鲜明,办学效果显著,但也存在诸如课时太多,学生压力大等问题。因此,仍需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及师资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专业6种主要复合模式之一。国内高校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有双外语主辅式、双外语并重式、双外语沉浸式、双外语结合专业倾向式和多语种复合式等类型,而大连外国语学院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双外语主辅式,其同时又分为同步开设与分阶段开设两种类别。它的特点十分鲜明,办学效果显著,但也存在诸如课时太多,学生压力大等问题。因此,仍需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及师资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受到"一带一路"设想深入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的影响,我国对于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本研究主要探索非通用语种专业复合型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梳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的日益密切及交流的不断加深,非通用语种外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德语、俄语、日语、法语、西班牙、朝鲜语等非通用语种外语公修课也成了非外语专业学生及渴望掌握多门外语的外语专业学生了解异国语言、文化的一大重要窗口,这也要求并进一步促进了非通用语种外语公共选修课课程及教材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职非通用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西东盟小语种专业为例,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如专业设置、师资状况、学生状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初步调研和分析;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多年来针对高职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体会,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专业+非通用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对“新文科、大外语”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以云南民族大学开展“专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为例,得出基于“专业+非通用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匹配度还有待提高的结论。结合归因分析,提出应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即以“专业+非通用语”的课程体系优化与建设为主体,以开展第二课堂和构建实践体系为两翼,以打造师资互通、文化融通、就业贯通三平台为驱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实际,探索了以"专业+非通用语"为切入点的面向东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操作思路与实践途径.为高校的专业发展及教学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启示和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双外语人才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7年,惠州学院以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开始了在地方本科院校条件下的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本文主要以惠州学院日语专业为例,从培养规格的制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与教法、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双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非通用语人才在我国对外交往活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对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如专业设置、师资状况、学生状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初步调研: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实际,探索了以“专业+非通用语”为切入点的面向东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操作思路与实践途径,为高校的专业发展及教学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启示和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目前,随着外语专业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就业市场一方面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已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的接轨,应用型的外语毕业生需求量激增,具有实践能力的外语人才却供不应求。社会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多元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山东大学的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外语专业如何从培养单科人才向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该模式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在保证学生的外语学习质量的同时,突破单一学科限制,整合多学科资源,实行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该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梁陈倬 《广西教育》2022,(15):107-111
本文针对目前广西民办高校培养非通用语种国际化人才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模式落后、课程结构体系陈旧、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对外合作与交流明显不足等,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对外交流等角度提出具体培养路径,以探索可持续稳步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从而探讨适合广西民办高校非通用语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翻译课教学,在教学中增加文化因素,使教学切实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文化、经济、贸易等多个领域不断开展合作交流,大大促进了就业市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但同时为外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将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行业人才需求,结合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探讨高职外语专业应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创新,把握经济发展新风向,培养适应新时代行业需求的“外语+”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如何建立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一体化办学平台,实现多方共赢,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之一。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构建的一体三合四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介绍了该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师资培养、管理机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同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申红义 《考试周刊》2012,(9):156-157
对外汉语专业自1985年首次开设以来,受近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参与国际事务日益频繁的大环境影响.一直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传统的英语加汉语的双语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外汉语专业双语教学的需要了,因此.积极探索对外汉语专业非通用语种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外语类院校作为时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桥头堡.在开设非通用语种课程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建立健全基于非通用语种优势的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