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呢?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要思考如下5步:需不需要道德?要不要道德,这似乎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哪个人、哪个社会敢说自己不需要道德呢?中国传统文化把这个问题视为人生的根本问题,用有否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其为人的根本标准。如果指责某人不是人,不是说他没有人的皮毛骨相,或存在生理缺陷;也不是说他没有文化,或缺乏智慧;而是说他没有道德,即“缺德”!由此看来,人是必须要有道德的。然而,认为人应该要有道德(应有)是一回事,实际上人有没有道德(实有)又是一回事。对于仅靠风俗习惯来维系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2.
有的父母喜欢埋怨自己的孩子,责怪声不断,总之一句话:“这孩子不行!”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自信,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孩子就会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因为自己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已经丧失殆尽,所以害怕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孩子看见他人获得成功便会乏味地说:“那种事真没有意思!”这样的孩子如果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就常常会和自卑的人混迹,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地希望拥有能同病相怜的伙伴。有的孩子则相反,不会去指责他人,但情绪更低落,内心里充…  相似文献   

3.
对他人道德错误表达否定态度,就是道德指责。道德指责发生的前提是他人的“可指责性”。他人道德错误的受害者、相关者可以成为指责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旁观者也可以成为指责主体。道德指责有多重意义,既是道德情感的表达、对道德错误的抵抗,也是对自我尊严与道德规范的维护。但道德指责有其限度,包括依据限度、程度限度、目的方法限度。网络空间的道德指责,很容易滑向道德绑架,年轻一代的道德指责素养迫切需要教育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从树立“正确的错误观”,以指责取代批评,学习文明指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笑掉大牙     
事业老师在课堂上对同学说:“凡是真有道德的人不会夸耀自己的长处,指责人家的短处。”有一个学生抢着站起来道:“先生,不见得吧!我的爸爸,天天指责人家的短处,靠着这样赚钱,却没有人说他不道德。”老师问道:“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学生道:“出版社校对员。”熟人熟事医生的儿子在学校里很不守规则,老师罚他,他也不怕,老师厉声道:“你再不好好的,我就去请你的父亲来了。”医生的儿子道:“很好!我的爸爸出诊一次照例六元,老师你是熟人,挂号费免了吧!”手里拿着斧头老师在道德课上说:“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错把他父亲种的一颗樱桃树砍倒后,大…  相似文献   

5.
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生儿育女,为人父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平常事。尽管这样,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把“爸爸”、“妈妈”看作一生最神圣不可替代的称号。新生的婴儿为父母带来了创造生命的巨大喜悦,也给他们带来了将幼小生命抚育成人的沉重而神圣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爱和照顾,是一种本能。没有谁不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愉快、成功。但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使为人父母者仅仅靠天性所赋予的爱去关心、照料下一代已远远不够。卢梭有一句名言:带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人类的父母与动物的父母有着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6.
<正>从曾经流行的“血型性格说”到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星座学”,再到如今网络爆火的“MBTI测试”,甚至是小众而神秘的“塔罗牌”“罗夏墨迹测验”,人们似乎很喜欢预先设定一个“框”,然后把自己和他人往里面“放”。随之而来的,便是出现各种“人设”“性格标签”“人格模型”。然而,人们立体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真的可以用一张测试报告中几行单薄的文字、几个扁平的数据反映和概括吗?  相似文献   

7.
长征     
今年是长征胜利的七十周年。七十年前那个翻雪山、过草地、啃草根、吃树皮的年代似乎离我们太远太远了。平时几乎没有人提起这个话题——长征。虽然我们都没有遗忘这两个字,但真正知道它的含义的又有几个人呢?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长征展”,好像又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困苦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索越是有无上敬畏之情:一是繁星密布的苍穹,一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道德律不仅仅让康德难以捉摸,新千年的我们也不一定明白,而有时明明知道许多好的道德律现象,自己做不到,却只会指责别人这不对那不对,而当自己犯同样的毛病的时候,却不能好好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错误。我们真的需要清洗一下自己的心灵。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和尚说:“我看你像如来。”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苏…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学习     
长期以来,“道德”被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为个体所掌握和践履,成为个体的品行。因此,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构成人的品行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道德教育虽然与知识、技能不无关系,但它不同于知识、技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记忆掌握道德知识,还可以通过练习获得行为技能,但道德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本身不能保证他凭良心办事。这说明,道德的核心不在于道德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对道德的态度和情感。以态度、情感为核心的道德,是不可能用传统的方法“教”的,它只可由学生自己学习和内化。道德学习与道德教…  相似文献   

10.
智者的回答     
1.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2.安全的船只。有人问古希腊思想家阿那哈斯:“什么样的船只最安全?”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了大海的船只。”不走路,才不会摔倒;不航行,才没有危险。但船一离开了大海,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3.永远的道德。有人问雅典的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道…  相似文献   

11.
“差生”这个词,如今在学校是讳莫如深。谁在谈班上情况而用“差生”时,都会受到不少的指责。于是,“后进生”、“学困生”等等新的名词神神气气地代替了“差生”,“差生”似乎应该从具有现代理念的教育词典中剔除!其实,平心静气地研究,“后进生”与“学困生”的称呼对“差生”何其不公平!“差生”只是成绩(抑或就是分数,当然也因智力、习惯、情感态度什么的而形成)差点而已,“后进”则可以包含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各种行为习惯的“落后”。仅是脑子差一点便被判为“落伍”,可怜!“学困生”是把“差生”判了“无期”。“差”…  相似文献   

12.
石璐 《文教资料》2006,(18):71-72
青少年正处于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境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中,“代”环境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环境纬度。道德教育从代际伦理的角度看,是一个上一代对下一代进行道德示范与传递和下一代对上一代进行道德反哺的互动过程。因此,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在“代”环境下进行的。然而,“代”环境的不良因素必然会导致青少年在道德教育中与上一代产生“代沟”,所以优化“代”环境,使青少年进行有效的道德继承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3.
小平骑车撞人看似小事,但是从这件小事中看出小平明明有错在先,他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认为老人太过分。其他学生的议论中也反映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是责人而不是责己,甚至认为是老人在敲诈。这些表现都透视出孩子们面对矛盾习惯于先指责他人,而不是先反思自己的过失,犯了错误后不是勇于承担而是逃避责任。当严重错误发生后,不少人都会为自己寻找借口,或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们批评指责别人,而不是反躬自省、诚心认错。其实,做了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承认,可怕的是我们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4.
回想自己的曾经,每个人都会感慨万千.因为某件喜事而开心好久,因为失去某个人而难过,因为得到友谊、得到爱而圆满,因为错过某个人、某件事而难过.而我,是在快乐和幸福的围绕下长大的,几乎没有什么遗憾.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 ,培养的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工具” ,应试教育连“工具”都不能生产 ,只能生产打上合格与不合格标签的“产品” ,这些产品甚至没有使用价值。素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而非培养“工具”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人格”而不是“人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搞素质教育一要转变观念 ,二要改革体制。  相似文献   

16.
大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或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都必然会或多或少的掌握和懂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相应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然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各地确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教学这个双边教育活动的忽视,乃至对这一教学理论的扭曲和对立。致使一些教师面对教学效果不高的现状,不反躬自问检查自己的“教”,而却一味指责批评学生的“学”。似乎教学成绩不好的原因,全在学生学的不好。就此问题,结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教育命题,发表点自己的拙见,以求抛砖引玉与同行商榷和研讨。一、命题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君子是长期遵守“善”原则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善人、好人、合乎道德的人,因而是品德培养基本目标;仁人是长期遵守无私利人的“至善”原则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是品德培养最高目标;圣人则是长期遵守所有道德规范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几乎具有全部美德的人,是道德完人,因而是品德培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宽恕:品德心理研究的新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中期以前,品德心理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公正(justice)问题,品德发展的研究领域为科尔伯格的公正发展模式所主宰。不过,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当时也遭到了许多批评。一些研究者指出,他忽视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没有阐述清楚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关系,也没有把道德中的知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上述批评,到了70年代中后期,科尔伯格的学生吉利根提出了道德发展中的关爱(care)伦理取向。吉利根认为,“公正”并不是人们唯一的道德取向,关爱也应是品德心理探讨的主题。几乎在吉利根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指出,完整的德性除了公正还必须包含仁慈(mercy)成分。公正所蕴含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平等和公道,而仁慈就其道德意义来说,其内在准则是挚爱。仁慈主要包  相似文献   

19.
道德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伴随人们的道德认识而产生,另—方面是人们将自己的行为与一定的道德准则相比较,在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自尊感、友谊感、责任质、爱国主义情感等都是道德情感的具体形式。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并促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必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产生由知到行的内部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促使由知到行转化的中心环节,也是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20.
to 舒立 或许网络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能“网”起非常多的人,因此,每个人都比较容易找到与自己有“共性”的人,享受被理解、被接纳、被肯定的快感。同时,在网上,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亮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既感受着自己的价值,亦体会网络世界的美好。因而,网络聊天虽然背负着“不靠谱”的负面评价,却依然不失吸引力。而之所以网聊会被冠以“不靠谱”的标签,亦是因为它“过滤”了网友在网上与在现实中以及与我们的期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