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编制中学历史课程应制订历史课程的具体教育目标,并遵循明确性、具体性、可行性、整体性和发展性原则;在课程目标中对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这两个层次设计不同的具体要求;强调价值性教育目标与功能性教育目标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是被刻意加强了的一个目标领域。加强情感目标的教育,是历史课程教学的血肉和灵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教师与学生、环境等课程资源,进行情感教育,落实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校在认识、理解、实施课程及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树立整合课程现至关重要。这既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又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我们的具体策略是:优化课程结构;创新四类校本课程;广泛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加大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4.
新《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历史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迎接这一挑战,笔认为历史教师应做到以下五点:一、支持课程改革并研究课程改革;二、积极关注和汲取史学研究新成果;三、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四、加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的唯物主义教育;五、探索发掘课程目标背后隐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西部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是关系西部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实现西部公民教育、历史素质教育目标的核心问题。根据西部历史课程资源的不足和优势,应抓住西部大开发中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的历史机遇,有计划地逐步建设和开发利用,以推动西部历史课程改革和历史教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从中也可以为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美国的教育课程做了回顾和重新审视,但并不是对美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概括,它关注的仅限于引起课程变革的那些特定因素。换而言之,我们的讨论并不涉及通常情形下发生的课程变革,不涉及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而是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析那些迫使教育课程发生变革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学者们对于历史教育课程论进行了一些探讨。他们对历史教育提出了要求,表达了一些批评意见。他们认为历史课程的学分太少、课时太短,且教学设备缺乏。在历史教育的课程设置、地位及目标方面,学者们有一些思考。民国学者就历史课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聚焦于师资与教学评价两点。这些意见虽然限于主客观原因,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性成果,但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英、美两国的历史教育出现全面危机,举步维艰。但是,从80年代以来,有鉴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学科本身的功能,历史教育成了两国教育界重点关注的学科之一,并相继掀起了历史课程改革运动。在这场课程改革运动中,历史课程被定位为核心课程之一。本旨在分析和探讨这一时期英、美两国历史教育定位的演变进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践参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应改变过去不适应所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旧的教育价值现,树立为了一初学生的教育价值现;课程实施变“照本宣科”为“开发利用”;学科结构变“专科型”为“综合型”。  相似文献   

11.
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创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提供人性化的资源。“导学”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教材之外的重要的辅助性文字资源。在编订过程中,为体现人文精神,需要强化“引导”,变传统的“教学”为真正的“导学”;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导学”资料,以体现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以及教材的开发,与当前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相比,滞后十分明显。课程开设方式单调,偏重教学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研究;偏重以学科为中心,缺乏综合性科学整合。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目标也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变化。结合南京晓庄学院校情,我们对化学教学论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加强教学实践,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9本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基础教材中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参考文献的数量、所涉学科领域、语种、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考察与分析,探讨此类教材中使用参考文献的特点,并借此分析这些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类专业基础教材的优点和不足。研究发现,部分专业基础教材存在引文数量偏少,所涉学科较为狭窄,编者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作者据此对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基础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课程目标是有效进行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保障,能否科学合理的制订成人教育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成人教育课程理论与实际的发展。本文通过学习与研究"泰勒原理"及其经典的目标模式,以探索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对如何确定教育目标这一过程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学派存在不同的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研究,其中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及其修订版对教育目标的实践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教材编写者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认真研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使用比较标准的目标动词。美国教材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叙述,既有目标动词+内容方式,也有问题方式和叙述方式,这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理性的教育目的和现实的教育目的,我国通过教育文件确定的理性教育目的,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代表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但我国现实的教育目的与此相去甚远。这里有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制约与影响,促使我国现实的教育目的走向理性,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资源的意义就在于为学校目标的实现服务,从某种程度讲,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价值实现过程。但要在纷繁复杂的学校教育资源中选择出完成某项具体教育任务所需的最佳资源,必须遵循目的原则、效益原则和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具体探讨了我国教育目标和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北京市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与全国小康预期目标的比较 ,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提出了教育深化改革、健康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 parents who homeschool (or practice home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 widely accepted division of primary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amely, socialisation, accultura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30 homeschooling mother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educational goal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the objectives cites by the interviewe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individualization. In some cases, parents were interested in achieving goals of socialisation and acculturation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This analysis may help identify the pedagogical ideology of parents who chose to homeschool, thus informing the policy-making. In addition, the case of homeschooling offers an example of the struggle among the three primary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far-reaching changes underway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post-modern era, which poses a challenge for educational policymakers, as well as schoo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