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就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的事物。由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能够非常便捷地传递到世界各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物同样也快速地传递到我们身边。家事、国事、天下事,时时入耳入心,新闻不但丰富了我们生活的内涵,也拓展了我们生活的视野,这就是新闻的魅力所在。不少新闻和地理知识密切相关,这可以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成为有益的课程资源。一、作为导语,激发学习兴趣有一个好的导语,在课堂中的确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把新闻作为导语,尤其把学生关注的,或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作为导语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许志球 《初中生》2012,(23):28-30
新闻是文章体裁的一种,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甚密。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已选编了不少新闻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 新闻可以提供给我们世界各地及身边发生的事件,让我们了解世界,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没有新闻,社会生活会变得暗淡和狭窄。作文教学中如果留下学写新闻这个空白,不仅对作文教学本身,而且对同学们走向社会后的发展,都是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同学少年》2008,(3):26-26
技艺在传递中日益精湛,文化在传递中步入辉煌,科技在传递中发展,人类在传递中成长。生活中,传递无处不在,父母将生活经验传递给我们,老师把文化知识传递给我们,我们活在接受传递与传递之间,也常常会把接受的事物加以提炼、加以升华或加上自己的见解,这个过程,就是发展。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认为让学生"懂得发现美"这点非常重要.很多学生甚至一些成年人都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缺乏关爱、缺乏耐心,而新教材、新课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调整,把美术课重新定位在欣赏与体验中,使学生不再感觉到美术课技法的枯燥、练习的乏味与授课的单调,还能使学生成功地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亲情、友情的珍贵.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启蒙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心智上是非常幼稚的,对于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探索的欲望,时刻好奇着身边发生的事情。然而,这个时期的儿童对于外部事物又是十分敏感的,只要辅以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儿童的智力发展会非常快。生活化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手段,将枯燥的幼儿教育方式带入到生活中,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幼儿的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俄罗斯各个时期的读者不断地在普希金身上寻求他们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觅到的当代特征.人民将普希金视作自己的同时代人,并没有把他当作历史人物.正如苏联著名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感到普希金在我们身边.他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然而随着新人一代一代地成长,他也不断变得更加年轻,因此他总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一代又一代的俄罗斯人承续着“普希金情结”.从这一文化现象中不难发现,许多传统的东西非常现代,许多现代的东西又非常传统.普希金让这两者和谐地相融、互补.事实上,传统与现代不可能截然分开.象一切事物一样,普希金的创作成为俄罗斯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现代对传统的认同与沟通的过程,它揭示出了文化演变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数字化社会,从日常生活的基本买卖到数字电视、电脑的0,1逻辑运算都不开数字.可以这样说,数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表达和交流思想,更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从教材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从头到尾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更为学好各科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数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身边的事物千千万万,如果你想把你感兴趣的一种事物介绍给别人,让别人更好地认识这种事物,我们就要用到一种文体——说明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的内容就是介绍一种事物,要求我们根据搜集的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怎样具体介绍呢?第一,确定要介绍的事物。这次习作的素材非常丰富。写之前,我们先确定要介绍的事物是什么,这种事物一定要是自己喜欢又非常熟悉的,只有充分地了解这种事物,才能把事物介绍清楚。  相似文献   

9.
一家门前拴着一条小狗,当我路过时,它不停地向我作揖,乞求我帮助它挣脱绳索,可我无能为力。它向它的小主人作揖,小主人却以为它饿了,投给它食物。最终小狗也没有获得它需要的自由。济南实验初中马赛同学的《自由》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来自身边生活的小故事,并不希奇,也许在你我身边都曾发生过,可是有谁留意过吗?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平常的事物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所谓留心生活,当然要留心那些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物,但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物总是偶然的、个别的,因此重要的是要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觉,从中悟出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是化学教学的依据,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好材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把环保意识跟教材相结合.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来自于生活实际的学科,化学教材中有大量题材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事物.例如,教材中的空气、水,可以联系到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这些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在享受身边事物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善于观察、发现它们的不足,辩证地看待事物,尽可能地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能运用多种方法发现雨具的缺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理念,在近些年也是一直强调,对读书无用论也是一个有力的驳斥。而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和生活中交替地体验数学,在课堂内外理解数学,让数学融入生活,让生活提供数学的学习素材。这就是对我们数学老师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归结来说,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生活,去观察周边的事物。去捕捉身边的数学问题。主动运用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理解生活现象,带着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呢?这是因为:学生如果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学得更快、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学龄前的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是惊人的。这就是因为孩子们非常希望了解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  相似文献   

14.
刘丹 《承德师专学报》2011,31(1):108-109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你会发现,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新闻、广告、书信、流行歌曲、网络、招牌等等,语文无处不在。广阔的现实生活就是语文教学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最大金矿,我们要通过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的联系,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  相似文献   

16.
石亚芳 《考试周刊》2008,(14):226-227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从婴儿期就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物,如摸摸柔软的海绵,踢踢石子让它不断滚动,追随着蚂蚁看看它们究竟爬到了什么地方;拿到了并非玩具的东西,如钟表,一定要"拆"开看看等.这些都是幼儿的生活.生活就是一门科学,这些活动就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开始,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最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正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态农业、城市化进程、环保住宅、网络工程、绿色食品……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环绕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目不暇接。面对新鲜事物,未必每一个人都能为之感动,熟视无睹的遗憾是经常发生的。不是我们没有看到、听到、嗅到或感觉到,而是司空见惯所造成的思维惰性在作怪。观察景物也是这样,有的人能从不为人所注意的细微处看出新鲜东西来,而有的人走马观花,玩了一圈就是什么印象也没有。一样是去爬黄山,小兰除了看见起伏的山峦、山上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A1):86-87
新闻时事贴近生活,及时、真实、客观地传递了世界各地发生的热门事件,语言地道,符合母语的思维方式。将新闻时事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探讨了新闻时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这样描述数学:"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习题,再也想像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了。从古到今,有多少教育先哲都探讨过“教育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古代的“遇物而诲”,近代的“教育即生活”,再到现在的“生活教育”趋势,种种精辟的论点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苦苦寻觅的教育真谛,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幼儿每天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包含着各种各样丰富的体验,发生着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