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蕾 《考试周刊》2014,(99):180-180
幼儿多元阅读与社会性发展指在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我们应该为幼儿创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阅读环境,为他们提供阅读经验,教会他们阅读和交流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创设和利用各种情境,为幼儿创造条件,让他们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和行为准则,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张芸 《考试周刊》2015,(50):187-188
现如今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会对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可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  相似文献   

3.
朱烨 《考试周刊》2008,(18):226-227
一、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的综合心理能力,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会从对父母的依恋中走出来,要求自主和独立,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感受到由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并在这种社会交往中增强他们建立、维持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社会性教育是指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社会性教育,应使幼儿形成健康人格,成为初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为幼儿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建设者打基础,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动画片作为一种多媒体形式的幼儿教育资源,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动画片对幼儿自我概念、道德品质、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它会强化幼儿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加深幼儿社会角色情感的体验。角色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及适应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自我认识,使幼儿获得情感、情绪体验,还能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教师、同伴是影响幼儿社会性交往的两个重要因素。根据观察及前期家长调查,许多幼儿的“自我中心”心理定势很明显,尤其普遍存在于交往的问题上,他们不懂得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不懂得与对方商…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及适应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自我认识,使幼儿获得情感、情绪体验,还能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明行为习惯。作为一名幼教工作,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教师、同伴是影响幼儿社会性交往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林书芳 《福建教育》2020,(35):36-37
<正>小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幼儿在自我意识、自理行为、交往要求、情绪交流等方面的提高。社会性发展是否良好会对幼儿身心其他各方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游戏是幼儿时期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丰富认知,积累行为经验,表达自己的情感,乃至克服焦虑情绪,提高处理同伴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社会性发展。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它作为一种隐蔽规则的游戏,更能愉悦幼儿情感,促进其交流能力的提升与自我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教育是让幼儿在与父母、教师、同伴及其他人接触交往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各种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向,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前阶段是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关键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必将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各类人才。因此,怎样认识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促进社会性发展就成了当今幼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一、明确社会性教育的目的,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社会性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守纪律、不怕挫折的品…  相似文献   

11.
叶晶晶  陈华东 《教师》2013,(18):13-13
社会性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培养和促进幼儿社会化水平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大班幼儿在园期间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友谊观、合作观,增强他们在积极主动的交往中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的能力,使幼儿在自主性交往合作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起点,它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交往机会,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友谊观、合作观,增强他们在积极主动的交往中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的能力,使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新月异,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纲要》中也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同时幼儿期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期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幼儿早期阅读与社会性发展的整合,旨在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敬畏的情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能力,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从而对理想与未来的向往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与启迪。  相似文献   

14.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不断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在幼儿时期社会性得不到发展,就会影响其良好品质的形  相似文献   

15.
陈琴 《中国德育》2010,(6):87-91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会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绩等都密切相关。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人际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关系、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的同伴关系。本文试就上述三种人际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作一些探讨。一、教师间的相互关系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起着示范作用。幼儿园教师对待社会、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同伴的态度,幼儿是耳濡目染的,并对他们产生深刻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幼儿的数量不断增加,公立幼儿园人满为患,许多民办幼儿园也参与到幼儿教育这个市场来了,由于利益的驱使民办幼儿园小学化越来越严重,幼儿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教育。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的品质和道德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将对祖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幼儿早期的社会教育不可低估,要对幼儿加强社会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性格,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要发展幼儿社会行为,使他们从一个无知的自然人成为一个懂人事,适应社会生活的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8.
唐燕 《文教资料》2005,(28):22-23
下面一组文章是姜堰市实验幼儿园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幼儿情感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的科研成果之一。该园紧贴幼儿教育实际,在全面审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鲜活的教育实践与理性科研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手段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幼儿“情出于心”,产生更高级的社会情感,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较好地实现幼儿生理、心理、认知、社会性和谐发展,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     
世界幼教趋向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会议”,各国专家强调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呼吁要从“智能中心”转向培养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与会代表针对在早期教育中偏重幼儿智力和能力方面的刺激,无视幼儿社会性与情感发展,提出了批评。他们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前阶段成熟的基础上向后阶段的转换,这一转换绝不是仅凭智力的发展就能完成的。发展智力绝不能以牺牲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为前提。为此,一些幼教工作者立意发展幼  相似文献   

20.
设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其认知,更要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使他们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会做事。基于以上认识,我把《帮做家务活》一课的评价目标定为:1.了解父母的辛劳,产生孝敬父母的情感。2.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增强生活的能力,感受劳动的快乐,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亲身参与,主观体验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学生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课前,我安排学生们注意自己的家庭生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