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中成为有心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采、多思、多问,才能提出常人难以想到的话题、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先进人物报道在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这类报道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反映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在构建社会和谐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兵团日报》重视和加强先进人物的报道工作,先后成功推出了姜万富、吴兰玉、梅莲、驳克乃·开肯等一批先进人物。笔者结合多年采写实践,谈谈先进人物采写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坚持结合工作从事业余报道,不仅有力地提高了工作能力,而且新闻报道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4.
人物报道是每个记者都要面对的。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的采访而言,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如何能采写出既精彩又感人的人物通讯来,有典型地选材、有挖掘性地采访、有深度地写作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6.
去年夏天,我们一行3人前往某直升机团,采写编辑了一大批反映孙风阳先进事迹的稿件。从7月1日到8月15日,我们先后采写编发不同体裁的稿件57篇,从不同角度集中报道了孙风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我们采写的消息《某直升机团团长孙凤阳主创我军34项武装直升机训练新纪录》,还荣获了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8.
党报的内参报道是专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不宜公开见报的内部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党报记者不仅要重视内参报道,还应把写好内参报道作为自己的一项看家本领。2002年以来,我在《辽报内参》上先后刊发50余篇文章,其中有10余篇被人民日报《情况汇编》、新华社《内部参考》转发,有8篇被中央、省主要领导批示。在此,我谈谈自己写内参报道的体会,与同行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9.
辛集市张古庄镇北四仲村村民杨彦考为夺回山东客商被偷走的13000元现金,与偷钱歹徒英勇搏斗,身中23刀。作为这一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采访者和报道者来说,我感觉到自己也经受了一次考验,受到了一次教育。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采访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事实说话,用真情感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宣传工作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丁莉 《视听界》2000,(2):36-36
人物专访,顾名思义,是对某一人物或人物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采访和介绍。它和一般意义上的人物通讯有较多的共同点,但它比起新闻来能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写作上较通讯更为灵活、自由,因此近年来受到各类报刊的重视,同时也受到读者的欢迎。在长期的采编实践中,如何针对广播电视报的特点采写人物专访,我的体会是: 一、专访要“专”自1983年开始,江苏广播电视报开辟“本报专访”  相似文献   

11.
记下连蹲点,是报社的一个优良传统。为了尽快熟悉基层、了解基层,采写出贴近基层、贴近战士的作品,去年3月19日至4月26日和今年4月12日至5月10日.我先后两次住到连队,体验基层连队生活,体味战士喜怒哀乐,在编辑部领导和记部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分别采写了两组记蹲连稿件(共6篇),稿件见报后受到了不少好评。在采写稿件的过程中,我对寻找线索、提炼主题和框架构思等产生了一些感悟,觉得颇有些收获。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报道路上我不断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摸索学习,充实自己,现已在中央级新闻媒体见稿200余篇,多次被上级机关评为优秀报道员。自己从一名门外汉到逐步成熟起来,能够单独上稿,主要体会有四点:  相似文献   

13.
美与真实的矛盾,是典型人物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矛盾。做记者的普遍有一种感觉,在人物通讯采写过程中,若想将真实与优美有机地融为一体,并非易事。往往是当你追求优美的时候就失去了部分真实感,而当你追求真实感的时候又缺失了应有的美感。对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众说纷纭,笔者在这里将近两年采写典型人物中的得失,作一次再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一世间,壮士多悲心”,胸有大志的人总是忧国忧民并为之奋斗至死不渝的,采写长篇通讯《用生命搏击贫困》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正是郭秀明这种让生命充满了悲悯,充满了分量、充满了意义的激情激励我们,写下了这篇长篇通讯。我是在郭秀明遗体告别仪式后的第三个晚上,经过几天的采访、思考、通宵未眠,一夜写出了这篇长篇通讯的。写到激动的时候,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稿件写出了,发表了,还意外地得到了如此高的荣誉,说实话,这并不仅是我们作者的功劳,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党组织多年培养的结果,是郭秀明用生命谱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会发生一些由非人为因素或自然不可抗力引发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如水灾、火灾、雪灾及地震等等,我们姑且称之为“自然性灾情”。由于其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很多表现为负面影响,因此,关于此类灾情报道,国家职能部门有过专门规定。那么,如何在这些可以公开报道的“没有刀光剑影,却一样惊心动魄”的战场上捕捉新闻,把灾害的真相告诉读者,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调动大家关注灾情,和灾区人们心连心的热情,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而又十分神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王云 《新闻前哨》2002,(5):15-16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在许多人眼里,理论要么高深莫测,无从把握;要么枯燥无味,面目可憎。其实,如同社会实践的生机勃发一样,与时俱进的理论永远是新鲜而充满活力的。  相似文献   

17.
刘明学 《军事记者》2005,(11):13-14
自7月27日始,解放军报在一版显位置,连续推出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献身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先进事迹。稿件刊登后,受到军委首长、总部领导和部队的广泛好评。下面我就参加这个重大典型采写的情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报道中,采访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只有在采访上下工夫,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来。笔者结合以往的采访工作经验,下面就如何做好新闻采访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google引擎中输入“两会”搜索,只需0.09秒,就可以搜索到1470万篇相关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牵动着民众的心,它当然地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当然地成为各大媒体新闻竞争的重要“战场”。近几年来,我国各大新闻媒体对于两会的报道,思想越来越解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竞争是新闻界的一个永恒主题,而两会报道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每年各大媒体争夺读者眼球的一场重要较量。两会报道之所以越来越出彩,其背后自有其出彩的经验和做法,而这些成功的探索对于如何搞好其他新闻报道,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独家视角:衡量两会出…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战争,往往是突然的。高明的军事家,常常采用突袭手段,既占先机又得奇效。战争的突然性,决定了战争报道的快速性。我所参与的几次战斗报道也是突然之间出现的。如我在军报福州记组时,那是1965年11月15日周末的晚上,我在福州军区政治部大院的操场上,观看电影《51号兵站》,正看到紧张热闹处,突然,广播里找人:“施强、刘景林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