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而。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寝室里的,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烈练掌握音节的拼读。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一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或者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进入一个相对固定的教室。他的学校生活是从教室开始的,无论喜欢与否,可能都要待在那间教室里。而对于这个学生最常停留的地方,我们更应该考虑,教室里到底应该有什么?教室的不同安排和布置体现着不同的理念。教室里首先要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桌椅橱柜,不仅高矮要适合学生,还要让学生喜欢,喜欢它们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班现在已处于初二年级的下学期,下半年就要进入初三了。学生自从进入这个学期以来,感觉好像突然长大懂事了许多,班上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纪律越来越好,教室里的卫生总是保持得干干净净,让作为班主任的我省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这样的教学场景大家并不陌生:讲台上教师在激情飞扬地讲课,教室里学生的目光游离在教师的周围,然而学生是否真正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让人产生疑问。在当前的教学中,虽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所关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只有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确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黄火根 《考试周刊》2014,(91):145-146
物理教学生活化,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学物理和用物理的乐趣。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指导学生用身边的各类物品制作简易的实验仪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6.
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学生从点滴的语文学习中体验快乐。赏识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田,学生因它而灿烂,我们应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让平凡的教室里撒满赏识的阳光,让学生在赞许的雨露中绽放笑脸。  相似文献   

7.
古谚有云:“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安静坐在教室里的人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黄益琴 《教师》2015,(5):40-41
中职生有普遍厌学的状态,特别是临近实习,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无心在教室里安心学习。本文提出“竞赛教学”旨在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快乐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为今后的就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就如何于中职英语课堂上运用竞赛教学及注意事项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第一册“认识物体”,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物品的形状是相近的,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为学习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概念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徐洁 《学周刊C版》2011,(7):144-144
俗话说“良药苦口”,但还是有很多人怕吃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糖衣,于是吃药便不再成为负担。现在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一个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他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关键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师经常使用严格的纪律来约束学生,学生在强迫下进行被动学习,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想:能否也将语文知识裹上糖衣,让学生喜滋滋地吞下去,不也照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吗?那么,教学中如何令语文课趣味无穷,深深地吸引学生呢?  相似文献   

11.
林志河 《成才之路》2014,(12):54-55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我国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必要性,更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教师要积极营造素质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趣味中学,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听了一堂语文课,上的是《泉城》一课。在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很多学生都很快读完了,读完后便都端正地坐好。渐渐地,教室里只剩下几名学生读书的声音,教师不慌不忙,耐心地等待着。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一位小女孩的读书声。她吃力地、轻轻地读着,听得出她读得极慢,还有好几段没有读完。教室里已经出现了一些窃窃私语,有些学生在暗暗笑那个读得很慢的小女孩。换作其他一些老师,可能会为了赶时间马上宣布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因为当时时间已经过去近8分钟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安静坐在教室里的人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所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谈谈我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陈伟  蒋雅琴 《江苏教育》2007,(24):35-36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两个要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倡导这种“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1.课题:《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一册第6模块Unit1。2.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与学习密切相关的词:teacher,classroom,desk,seat,表示连接的词and,物主代词our;句型:Thisismy/our…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听、说、认、读6个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词:classroom,desk,seat,teacher,and,ou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悉运用所学单词,并能用Thisismy/our…句型对教室里的事物进行描述。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教室内的物品,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积极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文科爱好者》2004,(5):15-18,76,78
单元学习目标及学习指导:Hi!欢迎进入Unit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1.能辨认物品的所有者;2.能根据场景询问物品的所属,以及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3.能写寻物启示和失物招领。4.本单元的重要句型有:  相似文献   

18.
江爱华 《师道》2010,(2):45-46
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孩子们也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觉得教会孩子们取长补短是教师的天职。 差是动态的,后进生更确切的称呼是“才能没有被开发的人”.造成差的原因很多:家庭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父母教育失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乃至恐惧感;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飞絮入课来     
课堂教学片段: 下午第一节课,我上高三(5)班的政治课。上课不久,我就发现许多同学的神情不对劲,注意力不够集中,尽管在上课前我做了一定的情绪调节工作,学生似乎也已经进入了学习所需的兴奋状态。但此刻我所感觉到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应有的学习状态有很大的距离,教室里还时不时地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部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值得教师反思。笔者在教学实践和听课过程中就发现不少问题。1.小组合作重形式,有名却无实笔者曾听过一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穿梭”这一教学过程时.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演蝴蝶或花朵来理解“穿梭”的意思。全班学生就在教室里“乱窜”,“蝴蝶”们就在“花朵”旁边“翻飞”。教室里热闹非凡,孩们更是开心快乐。表演结束,教师就问,刚才小蝴蝶们在教室里飞来飞去,这叫什么呀?用书上的话说。学生们脱口而出:“穿梭。”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浪费了时间,课堂最后得到的仅仅是“开心”。这样的小组合作纯粹就是走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学生没有任何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