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练习写话题为“关爱”的作文。在全班五十个学生的作文中,有三分之二的作文都是写自己是独生子女,回家后得到父母怎样的怜爱,遇到难题后父母又是怎样急着给自己解答等等。从形式和结构上看纯属一类。在他们的眼里,除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外,就再也难以看到其他的“爱”了。  相似文献   

2.
罗小军 《学语文》2005,(3):45-45
精美流畅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是本文闪出的最大光亮。像“山水产生了文明,山水延续了生命”、“山因水而伟岸,水因山而透美;山有样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等语段,句式整齐,长短相间,读来颇有音乐的旋律感;像“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有时候,她叫甘露,去亲吻干溜的泥土;有时候,她叫细雨,用温情感化冷漠的冻土”等句子,巧用比喻,将父母的情与爱展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3.
张冰 《广西教育》2011,(34):23+39-23,39
初接六(1)班,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语言平淡、内容空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一节作文课上,我这样布置作文要求:十多年来,我们感受着父母无私的关爱,请大家回家后对爸爸、妈妈郑重地说声“我爱你”,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还要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然后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4.
曲欢 《广西教育》2004,(2C):4-6
不论你我,在这些岁月里,秉赋着自己的坚强,徜徉在这样的年龄里,说着同样高贵的“痴语”,流着同样晶莹的泪。我们在花季里迎风呼吸,为快乐绽放笑容;我们初识世界,我们为所谓的自由欢呼。“我们渴望自由与独立!”这便是青春的宣言。在渴望自由与独立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会渐渐发现,自已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像是一堵无形的墙把自己与父母分隔开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与父母沟通,这是一个过桥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中学生承受着太多的父母之爱,这或许同众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有关、而作为关爱的承受方孩子来说,则基本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加思考,以为承受父母关爱理所当然,尽情享受即是、另一种则是心怀感激,时有反哺之心。显然,后者是青少年思想觉醒的标记。他们开始理解和尊重父母,学走人生路,有了探求人生、理解人生的心理需求,作文《感谢你》就是青少年这种“思想觉醒”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6.
教育者们面临着挑战:丰富一种教学的道德词汇内涵,使它敏感于活生生的、经验过的教学关系。本文通过对“关爱”意义的简略探究,给出了一个现象学困惑,它涉及到专业的“关爱”概念和日常“关爱”体验之间的关系。专业的“关爱”概念常常忽略其敏感而微妙之处,但对许多父母和教师而言,“关爱”被体验为忧虑和责任,而这种忧虑常会由于自身的幸福感受被忽略。面对这一困惑,作者围绕“当道德语言变成专业的理论词汇、意义变得模糊或被消解之后会发生什么”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放飞孩子     
娄方钦 《学语文》2005,(3):51-52
文章由自然界生物中存在的现象,生发出“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普代、去承担”的感触,而后针对现实生活中自立能力教育的缺失,从多角度阐述“放飞孩子”的必要性,不乏精警之处。“内容”各项看均在一辞。文章层次井然,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止于当止,“结构严谨”;语言灵动,遣词准确,材料丰富,展示了作者相当不错的语文素养,字体漂亮。“表达”各项均在一等。发展等级从“丰富”、“有文采”方面有突出体现,全卷获得满分。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2004年高考作话题及要求: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  相似文献   

9.
黄松梅 《新作文》2004,(2):45-45
同学们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幸福美满、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无不透露出真挚而浓烈的亲情,它也是家庭生活类作文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来写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呢?同学们不妨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特别是像我们这样贫困山区更为突出,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一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父母关爱、培养和监督,往往容易养成很多不良习惯,生活和教育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危机:一是离开父母监督,学习不求上进,且“破罐子破摔”,学习成绩下降很快;  相似文献   

11.
一、考场作语言的“精”——精当、精到和精彩 “精当”是章的语言精确恰当,准确地描述事物、抒发情感、阐发事理。如:“你可以看到:那草地上放风筝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在跑;那树荫下互相追逐的恋人,他们在跑;公园里手牵手的老年夫妻,他们在跑;那摇摇晃晃,路都走不稳的小孩儿,也正向着蹲在对面的父母跑去。他们,都是懂得跑的人;他们都是懂得享受跑的人。所以,他们快乐,所以,他们才真正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陈广媚 《甘肃教育》2010,(17):27-27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掩饰,“严加防范”,甚至连父母也不容知晓的“隐私”却毫无顾忌地出现在作文中、日记里,由此便产生了所谓的“隐私”作文,而近几年“隐私”作文更是屡见不鲜。面对这一现象,教师有的叹息学生思想复杂,难以驾驭;有的痛恨学生不明事理,办事冲动;有的甚至大肆宣扬,谈虎色变。  相似文献   

13.
考场真题 我们得到过社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父母的抚爱、老师的培育……我们得到过太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也想并尝试着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关爱是一种付出,关爱是一种奉献,关爱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爱,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4.
谢浩阳 《辅导员》2010,(1):43-4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千古名言常常在我的心中回荡,使我想起父母对我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一线心声     
《广西教育》2013,(28):66-66
在翻看一沓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时。我发现了一份特别的卷子,其中有几道题是这样答的:你觉得自己在班上是个怎样的学生?她选“不受欢迎的”;你觉得自己在家里是个怎样的孩子?她选“是个多余的孩子”。回答问卷的是我班一位叫小雪的女孩,她成绩平平.缺少父母关爱,在班上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我想,应该让她体会到温暖和关爱。  相似文献   

16.
在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常常说写不一。如,有位学生在口述学校受污染的小池塘时说:“小池塘的水很晕。”我问她“晕”是什么意思时,她很不好意思地改掉这个词,不少学生在口头作时说“妈妈驮着我”,而在书面作里,都把“驮”改为“背”。他们改动的原因:觉得这些词有些“土”,没什么化的父母和邻居的说法不大正规,登不上大雅之堂,并没有仔细体会它们的妙处。  相似文献   

17.
甜蜜的眼泪     
“心灵纯洁的人,牛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妈妈常常这样告诉我。我一直是个快乐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之中。  相似文献   

18.
社会进步了,进步得让人吃惊, 比如出现“孝子,孝子,孝敬儿子”这 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怪”却“寻常”的 现象。现在的孩子被家长们伺候得舒 舒服服,自己的“孝心”却没了。很难 想像,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会 关心他人、会关爱社会。 所以,不断在贡献爱心的父母 们,千万别忽略了“孝心”教育! 有“孝心”的孩子,不会随便顶撞 父母,而会礼貌地讲出自己的理由, 与长辈商讨;有“孝心”的孩子,为了 不让父母担忧,会自觉地检点自身行 为,择善而为之,如:努力学习、不惹 是生非、照顾好自己等;有“孝心”的 孩子,感情丰富,乐于付出,会尽自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打工族”也由过去的家庭单一成员外出务工发展成“夫妻双双把家出”。由此,农村中出现把子女交给婆婆爷爷或亲戚朋友照看的现状,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他们由于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极少,大多数都存在着心理、学习、行为习惯上的障碍,严重的,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魏鉴文 《学语文》2005,(3):11-11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狂风巨浪、水舌、百世沧桑、人世千年、万古旷世……开篇两组排比句渲染人生旅途的忧愁痛苦,如黑云压城、泰山压顶而来,极力造势以反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燕雀蕃篱,终是弱者态形。紧承着下文即纵观历史,横看现实,正反相形唱出一曲直面挫折,笑对痛苦的人生英雄之歌。“青云”绝唱的王勃,“酒家眠”放浪的李白,以他们的坚劲放歌潇洒人生;“哭来江山”的刘备又因哭失去二弟放大痛苦而动摇了江山。当今现实仍在重演着历史的悲喜剧,人们岂能不反思、警惕、奋起?作者酣畅刚健的行文中始终有一股勃发之气。经过一番感情的过滤,我们真欲随着美丽的文字,而“乘风飞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看人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