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中的“望洋”一词,自汉迄今,训解多出,歧异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词义问题:“望洋”是“仰视貌”、“目迷茫貌”、“迷惘直视的样子”还是“望着海洋”?二、词形问题:“望洋”究竟是连绵词、合成词还是词组?考诸典籍,追循“望洋”一词的源流演变,可知“望洋”可以作名词,是眼睛向上望去的一种病态长相;作形容词用,是“仰视貌”的意思。按诸本文,则知《庄子》“望洋”系形容词,是“仰视貌”的意思。同时得知,“望洋”系由动宾词组演变而成的连绵词。  相似文献   

2.
上《秋水》一,笔像往常一样在讲到了“望洋向若而叹”时,附带指出了成语“望洋兴叹”的出处,并强调“望洋”两字不能理解成“望着海洋”。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里的‘望洋’为什么不能理解成‘望着海洋’?”  相似文献   

3.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有些人解释为“望着海洋发生感叹”。这是不懂得“望洋”是个联绵词。联绵词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把它拆开来讲的,只有从整体上去理解它的意义。《庄子·秋水》中的“望洋”,司马崔注:“(?)洋,犹望羊,仰视貌。”可见,把“望洋”当作“望着海洋”讲是望文生义的。要避免这种把联绵词拆开来,望文生义的情况,必须正确辨别联绵词。所谓“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联缀成义的双音节的单纯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只代表两个音节,单看哪个音节都毫无意义。如“蜘蛛”,把“蜘”和“蛛”折开来单看哪一个字都毫无意义。根据联绵词的定义,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去辨别它。第一,从联绵词的语音特点上去辨别。联绵词是语音学造词  相似文献   

4.
释“鏖糟”     
学界过去普遍认为“鏖糟”是连绵词。经考察这个词不是连绵词,而是来源于“奥渫”、“燠糟”的复合词。“奥渫”一词早在汉代出现,“奥”、“渫”一同表示“浊”的意思。“鏖糟”的“鏖”是“奥”或“燠”的假借字。后来出现的“骯脏”一词也一样,是与“奥糟”有音变关系的连绵词,亦可称“类似连绵词”。  相似文献   

5.
“狈”为兽名的说法很有可能在北宋时期才成为官方释义.至少在唐以前,“狈”很有可能为“跋”的假借字.狈”就是“狼狈”,“狈”不能单独使用,说明“狈”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只是记音符号.足以证明“狈”是一个不成词语素,“狼狈”是连绵词.狼狈”这个词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流传中,本义被误传,将错就错产生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狼狈”这个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误解,但词义已经定型,使用可以正常使用,但词的本义应求精确,特别是对于词的溯源务必要考证清楚.各种辞书尤其应该订正错误,特则是中小学生常用工具书更需要及时修订.  相似文献   

6.
“狈”为兽名的说法很有可能在北宋时期才成为官方释义.至少在唐以前,“狈”很有可能为“跋”的假借字.狈”就是“狼狈”,“狈”不能单独使用,说明“狈”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只是记音符号.足以证明“狈”是一个不成词语素,“狼狈”是连绵词.狼狈”这个词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流传中,本义被误传,将错就错产生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狼狈”这个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误解,但词义已经定型,使用可以正常使用,但词的本义应求精确,特别是对于词的溯源务必要考证清楚.各种辞书尤其应该订正错误,特则是中小学生常用工具书更需要及时修订.  相似文献   

7.
“望洋兴叹”这句成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成功条件不具备,感到无可奈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遣词上略加发挥:山高不可攀时,说是“望山兴叹”;河宽不能渡时,就说是“望河兴叹”等等。这种对成语适当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当然无可非议。但如要把成语“望洋兴叹”理解为“望着海洋而发出感叹”,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望洋兴叹”一语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秋水暴涨时,百川汇河,河神因此洋洋得意,“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来见到宽广无垠的北海,才知道自己妄…  相似文献   

8.
陈小宝 《学语文》2006,(3):47-47
“同仇”出自《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茅,与子同仇。”“敌忾”出自《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同仇”“敌忾”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成为成语。然而,各种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中的“敌”字的释义却很不清楚,对“同仇敌忾”这个成语的语法关系解释含混,导致整个成语的释义上比较模糊,影响了人们的理解,给教学造成了困难。请看:①《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张锐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仇:共同的仇敌;敌忾:对敌人的愤怒。指对共同的敌人抱着相同的仇恨和愤怒。②《新编成语词典》(赵晓红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相似文献   

9.
《语文知识》1994年3期的马中礼《“蒲服”并非“匍匐”》一文,对高中第六册《语言的演变》中吕叔湘先生说的“蒲服即匍匐”提出质疑,认为“说‘蒲服即匍匐’却不一定准确”。我们认为吕老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匍匐”是一个双声连绵词。既然是连绵词,就如“踌躇”、“彷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在全国性某少年文艺刊物上看到“望湖兴叹”一词,颇有感触。联想到学校里的黑板报上,学生的作文簿里,诸如“望河兴叹”、“望山兴叹”、“望球兴叹”、“望书兴叹”云云,亦不乏其例。这些大同小异的“词语”,盖受“望洋兴叹”的启示而滥造出来的。庄子《百川灌河·秋水》篇中有这么一句话:  相似文献   

11.
有一些成语,由于使用时误解了原意,此后每每将错就错,沿袭成俗,久而久之人们竟忘记了它们固有的意义。这类例子很多,也颇有趣。望洋兴叹初见《庄子·秋水》,说河们(河神)见秋水大涨,高兴地流到了北海,这时见海水空阔无边,于是他“望洋向若(海神)而叹”,这里“望洋”同  相似文献   

12.
形式上和语义上都是被动的句子,其谓语动词一般是及动物词或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的成语动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可能是不及物动词。下面就英语及物动词(主要是“成语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主要是“非成语动词”)所构成的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做一探讨。1“成语动...  相似文献   

13.
上古文言中,“莫”主要用作无定指代词。但这种意见,只反映在一些古代汉语语法著作中,而许多大型辞书中,如《辞源》、《辞海》都没有无定指代词“莫”的义项。中华书局影印的《中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中也没有。使用较广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在解释以“莫”字为开头的成语时,统统释“莫”为“不、不能”或“没有”。其实,无定指代词“莫”在文言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成语,“望洋兴叹”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意义。然而,时下人们模仿它制造出来的“望X兴叹”几乎随处可见。我们仅以《人民日报》为例:①住房是人们在社会上安身立足的基本需求,然而过高的房价使得许多人望房兴叹,又造成各地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2003.10.15第6版②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无疑只能“望绿兴叹”。2003.08.22第14版③昂贵的价格和生产专利如同难以跨越的障碍,使这些国家只能“望药兴叹”。2003.01.21第7版除此之外,类似的例子还有“望牛兴叹”“望钱兴叹”“望门兴叹”等等,似乎任何词语都可以拿来当作“X”构成“望X兴叹…  相似文献   

15.
刘段肖 《学周刊C版》2014,(8):219-219
“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  相似文献   

16.
这条成语起源于人们的日常口语,现在应用得十分普遍,在许多英语词典都可以查到。苹果是西方人十分喜爱的一种水果,以苹果构成的英语成语十分丰富。苹果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钟爱,不仅是因为它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更主要的还在于它的形状惹人喜爱。红红的苹果象征着幸福吉祥。在人的身体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们对眼睛总是想方设法加以保护。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像爱护你的眼睛一样去保护某物。这里,“apple”一词实际上“pupil”(瞳孔)一词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人们都把我说成是最小的正整数,用古人的话讲是“数之始”。其实,我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由我组成的词和成语多达数百个,这是因为我有十多种解释的缘故。我和其它数是一家人,你们要一视同仁(这句中的“一”是“同  相似文献   

18.
成语“没精打采”,又作“无精打采”;“采”,亦作“彩”。整个成语的意思,没有谁不明白。但有这样一道高考练习题,单单问你该成语中那个“打”字当什么讲。练习题所给的答案是“除去”。《现代汉语词典》“打”有“除去”这个义项。中国人民大学版《现代汉语通用字  相似文献   

19.
刘恒 《中学俄语》2008,(2):58-60
汉俄两种语言中都有一些与“鼠”有关的成语,“老鼠”一词在汉俄两种文化中有不尽相同的使用和含义。 老鼠在汉语中有鲜明的负面形象,如成语“鼠雀之辈”比喻没有才能的庸人;“鼠窃狗盗”喻指小偷小摸的行为;“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浅,没有远见;  相似文献   

20.
“黔驴技穷”、“黔驴之技”两个成语皆源出柳宗元的《黔之驴》。长久以来,人们在解释这则寓言或成语时,往往把“黔”当怍“贵州”。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有悖于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