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数字用法这里主要讨论10以下小数字的用法。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的场合有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但是,可以肯定以下几点:(1)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1m,2kg,3℃,…有些科技期刊将小的物理量量值表示为:一米、二公斤,……都是错误的。(2)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必须用阿拉…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和编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合适,还是使用汉字数字为宜的问题。1996~6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介绍了出版物在涉及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时使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体例。《规定》对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和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3.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15-15
根据《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张苏明  李兴昌 《编辑学报》1990,2(4):229-231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联合制定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总的原则”中说:“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注①”又说:“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  相似文献   

5.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47-47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出版物上在表示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涉及数字时,是使用汉字数字还是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规定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规范出版物上的数字用法,1986年12月3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出版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个规定是我国所有出版物包括报纸如何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依据。 《规定》除了提出“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可以灵活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这一总的原则外,还规定了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两种情况(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2.记数与计量)和应当使用汉字的两种情况(1.数字作  相似文献   

7.
数字用法的原则河南大学出版社程庆出版物上的数字是用阿拉伯数字,还是用汉字,需要统一和规范。为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原国家出版局等单位于1987年1月1日联合公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应当使用阿...  相似文献   

8.
《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一文失之偏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一文的主张“在出版物上凡是可以使用汉字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应尽可能地使用汉字数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翻阅报纸杂志的时侯,发现不少出版物在数字使用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手1987年1月1日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办事。其主要问题是: 一、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了汉字 1,规定明确要求“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两种主要情况”,即一是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二是记数与计量。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习惯用法的干扰和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混用。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对《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一文的主张“在版物上凡是可以使用汉字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应尽可能地使用汉字数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1.
问 :现在不少出版物中 ,用月日简称表示节日、事件时 ,越来越多地使用了阿拉伯数字。请问这种不用汉字数字的做法正确吗 ?答 :GB/T 15 83 5— 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这一问题是这样规定的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时 ,“要求使用汉字”。“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 ,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 ,并外加引号 ,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 ,不用间隔号 ,是否使用引号 ,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例如 :“一二·九”运动 ,七七事变 ,五一国际劳动节 ,“九一三”事件。然而 ,由于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12.
现行关于数字使用的国家标准要求按公历记载的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标识,而现行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规定却要求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成文日期也能达到准确,而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识与国家关于数字使用的专门标准和多数人选用数字类型习惯矛盾,与党、人大系统公文成文日期选用数字规定不一致,造成工作麻烦,应改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相似文献   

13.
关于“○”     
张景龙同志的《“零”之惑》一文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对应于阿拉伯数字“0”,出版物上使用汉字时,是写“零”还是“○”?王柏秋同志的《“零”不惑》一文对阿拉伯数字“0”和汉字“零”(“○”)的渊源作了考究,认为“○”是汉字应当是没有疑问的。 笔者认为:“○”是汉字这一点是很有些疑问的。  相似文献   

14.
1 从总体精神来看,上文跟国家语委等七个单位颁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实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不对立,因为《关于一位数字表示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主张“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而《规定》的核心恰恰在于:一、倾向使用阿拉伯数字;二、使用要得体。“建议”的第6部分“结论”与《规定》也并无冲突。《规定》从人们长期习惯(包括外文)的写法考虑,才提出使  相似文献   

15.
零,用做汉字的数字,在出版物上使用时,应当遵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出版局1987年1月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汉字数字写法与阿拉伯数字有如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读首都的几家报纸,发现版面上稿件数字的书写,经常出现不规范的写法。今年1月9日某报46版《新闻点击》栏中的数字,不符合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标准,该文中有3组数字:“累计成交金额突破百分之一百七十四”;“上海期交所交易金额近八千二百亿元”;“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金额达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三组数字都是汉字表述的,不符合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规定。这样的书写根本上不了计算机、电脑。其它常见的书写错误还有:1、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如“8亿5千4百30元”、“7万7千8百42个”,都是不标准的,正确的写法是“8.5430亿元”、“7.7842万…  相似文献   

17.
为在科技出版物上正确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做到统一规范,作者在认真学习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科技出版物的实际,介绍新标准中关于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的场合及其表示形式的要求型条款,指出在科技出版物上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时对新标准中的一些明显差错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18.
出版物数字用法的某些规定值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标准《GB/T 15 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发布以来,对于规范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起了很大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笔者也发现其部分内容明显有误,还有些内容遗漏或已变得不合时宜。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以与出版业同行及标准的起草者共同探讨。  一、内容有误的部分1 范围标准的开宗明义为:“本标准规定了出版物在涉及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时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体例。”这段话括号中的补充说明只列举了两种情况:物理量的量值和数字代码(标准中列为:代号、代码和序号)。但在实际上,除了…  相似文献   

19.
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所以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但是,笔者认为汉字数字袭中华五千年文化之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有阿拉伯数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有些地方汉字数字使用起来更方便、更顺手。  相似文献   

20.
"一"不能都改为"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39-39
在期刊审读中发现有的期刊把许多仍应当用“一”的而改用“1” ,例如“作为 1个国有企业”“每 1个步骤”“这是 1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等。按国标《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 ,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律”“一方面”“第一”“一届二次理事会”“一气呵成”等。这些比较不容易出错 ,而常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另外一些情形。为了做到“得体” ,这里针对该用“一”还是该用“1”提出几条建议“规则” ,供同人参考。规则 1 “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