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时间过得真快,2023年要结束了。如果问我这一年,哪件事干得最有意思,思来想去,莫过于连续用几组“30天”思考教育教学这件事了。第一组问题思考,我是从2023年7月11日那天开始的,即用30天思考“语文新教学”。连续30天,我写下了以下30篇文章:1.《〈纪昌学射〉的教学启示》2.《我国小学语文什么时候有单元教学?》3.《我到底有何事没做或没做好?》4.《语文的“家”到底在哪里?》5.《他们为什么想不起来?》6.《这样的考试意味着该有什么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 盛海耕先生在《语文学习》2007年11期上发表了《“真情实感论”岂宜贬低?》,挑战孙绍振先生对“真情实感论”的批评。这不仅仅是个纯学理问题.而且有关中学作文教学乃至高考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孙绍振先生在《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上发表《“贴近生活说”质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冈,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应该贴近生活”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是新课标下.阅读“主体论”与写作“机械反映论”的哲学冲突.造成了中学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混乱.从而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文章,题目是《语文:体现一种力量,叫思想》。文章没有停留在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关系的阐述上.而是从“力量”“思想”的层面表述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悟.由此引发我的思考.那么数学教育中需要感悟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究竟是什么王世岚早在86年、87年《语文学习》等杂志就发表文章。呼吁解决语文教学脱离实际、事半功倍的问题,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结症在哪里?语文教学界著名人物刘国正指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说到底是因...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语文教学犯了什么“病”?如何确诊并对症下药?这的确是值得深人探讨的一个世纪性问题。近期,《湖南教育》发表了李维鼎先生的一组文章(以下简称“李文”),就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阐明厂看法,读后颇有收益。但文章认为,语文教学长期发生重大偏离,原困在于“工具论”的误导,我则不敢苟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朱作仁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淡漠 韩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一文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一、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真;二、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三、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四、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我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究竟淡化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教育界课改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推荐理由】按常理.“语文是什么”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诚如王尚文先生所言:“自清末民初废科举、办学堂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图画(或称‘美术”)等等,教什么、学什么,界限都十分明确,几乎从来没有过什么大的争议。唯独‘语文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页)这个“原点”问题不仅造成了语文“名”与“义”的歧义.更导致了语文教学常常陷于“歧路亡羊”的窘境。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试图为语文“定性”,但是。“实用而多彩的”语文,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相似文献   

9.
读高慎英、刘良华所著《有效教学论》让我不由反思自己的教学,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焦点。而“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讲“传统语文教学”,经常分析“传统语文教学”的利弊。但是,“传统语文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时光流逝,事过境迁,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年轻人,已经无法亲身体验了。1962年,张志公先生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传统语文教育初探》。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张先生对此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改名为《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于199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这是国内出版的少数系统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专著之一。张志公先生在此书中不仅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而且还系统地分析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和问题。为了使大家对“…  相似文献   

11.
前年,岳阳的李海林老师在上海的《语文学习》上发表《语文工具论批判》。今年,长沙的李维鼎教授在《湖南教育》上发表“世纪之交话‘语文’”系列文章,再次对语文工具论进行批评,引起了争鸣。我认为,争鸣的出现,不管怎么说,对语文教育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情。“语文工具论”到底错没错?错了的话,怎么纠正?没错的话,怎么理解?我想,探讨一下“语文工具论”的来龙去脉是有好处的。本文试图对其作一辨正。我国的语文教育源于“文”的教育。“五四”以降,才提“语”的教育;解放以后,始有“语”的教育。语文是工具的说法,最早出自…  相似文献   

12.
有老师曾经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刘老师。百分数是个‘数’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到底什么是“数”?学习“数的认识”(无论是“20以内数的认识”还是“亿以内数的认识”)到底要认识数的哪些意义?电话号码是“数”吗?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指出:“以方法论、发生论和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许多不同方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设计思想】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一单元和苏教版《语文》九(下)第二单元的教读课文,需用两教时。苏教版教参明确指出,第二单元参考教学目标为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怎样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究竟捕捉“什么”才能“迅速”呢?捕捉住哪些有规律性的内容,才能迅速概括出事情.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第一教时的设计,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可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北京文学》11期刊登了《女儿的作业》《文学教育的悲哀》《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三篇文章.可以说是紧随“人文性”的争论之后在世纪末掀起的关于语文教育问题讨论的又一波热潮。与前一波讨论不同的是.语文教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几乎整个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日后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和调整。12年过去.回望这段历史,它给我们语文教育到底以怎样的影响.给我们今天的语文人怎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闲惑所在.这牵涉到语文教学的目标、特点、效率以及教学走向。本文重点谈一谈小学语文“不教什么”的问题,因为只有弄清楚“不教什么”,语文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那么,什么内容不需要教呢?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我带语文团队的六位骨干教师奔赴潍坊.走进了潍坊四所小学的语文课堂.发现了与我校语文教学现实问题可对接的东两——由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到底是什么?它是否就是我们在一直寻找的能够改变我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媒介”?我们能否把潍坊的语文课改经验移植回来进行创新发展?怀揣这些疑问,我们以虔诚的求学者的心态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旅。  相似文献   

18.
读《语文学习》2011年11期王荣生教授提出的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的标准(《语文学科知识概论》).大受启发。我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还必须有另外两项基本的标准,一是具备阅读的习惯.二是具备写作的能力。缺少了阅读和写作的意识和能力,一个语文教师还有什么呢?放眼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少教师只通过网络资源或现成的教案,进行亦步亦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前一时期.有人批评小学语文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了文学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呢?首先应该弄清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否失落?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体现文学教育?文学的功能是什么?语文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如何体现等问题。今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在如小学教育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近20年来语文教学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语文学法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本质以及教学对象的自身特点,从而确立初中语文的学习策略,以期从一个侧面为解决语文教学问题作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