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胜钱,亦名压胜、押胜钱,俗称花钱。追溯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汉以来,就有铸造。它是我国古代钱币长河中一条重要支流。这枚顺风大吉纹厌胜钱,就是具有典型性的吉语钱。该钱,质地黄铜,圆形、圆穿、阔缘,直径4.7厘米,  相似文献   

2.
3.
一年前,笔者收藏到一枚特殊的厌胜钱(如图)。此钱直径55毫米,重50克。黄铜质,包浆熟旧,磨损自然。钱面残留有珐琅彩,放大镜下显见褐红色彩层。此钱的正背面都有图案。正面左右各两个童子,在屋前对立站着,童子腿脚偏下位置夹着一个“主”字,字体扁平,略带隶意;钱背铸一只雄鸡。肉冠高耸,雄姿威猛,恰似一  相似文献   

4.
李文 《集邮博览》2012,(5):60-61
在我国2012年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8月17日将发行《和田玉》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1枚表现的是和田玉质的国家一级文物“玉辟邪”的风采。这件玉辟邪长7厘米.高5.4厘米,晶莹透亮,线条流畅,刚劲有力。1972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现藏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王连根  王权 《收藏界》2013,(6):65-68
在清代,刻花的咸丰大钱尤为多见,受到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所谓刻花的咸丰大钱,也称咸丰刻花钱,是指在钱币上进行再加工、雕刻成各种图案花纹的花钱。由于咸丰大钱体大厚重,边缘宽阔,铜质精良,最适合人们刻制成各种纹饰。钱币上能雕刻精美图案,充分反映了匠人非凡的艺术才能和高超的手工制作水平,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大创举。现在市面上及博物馆所能见到的咸丰刻花钱多是民间刻花阴文钱,此类刻花钱以流通的大钱,经刻花后,演  相似文献   

6.
黄正 《收藏界》2011,(1):70-70
近日,在贵刊今年第9期"老董观泉"栏目中看到成春到先生介绍的一枚"忠义勇烈"钱币,恰巧早年我也收藏到此枚钱币,和刊上图片相对照,发现无论从钱币大小和钱文风骨,都是一模一样的,应是同时期同批同模铸造的铜钱。  相似文献   

7.
范云霞 《收藏界》2010,(8):75-75
明“泰昌通宝”是与“明末三案”之一的“红丸案”有关的一种特殊钱币。 明光宗朱常洛是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为王妃所生。后来神宗宠爱的郑贵妃又生了朱常洵。从此二妃为了争立亲子为太子而明争暗斗,终按惯例,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但郑贵妃并不甘心,凭着神宗对她的宠爱.曾两次加害太子,敞置其于死地。  相似文献   

8.
王泰初 《收藏》2009,(4):117-117
“大泉五铢”钱是一种不伦不类的钱币。大泉与五铢钱本是两类钱,王莽篡汉后废五铢钱,改铸“小泉直一”“大泉五十”钱,由于“大泉五十”为虚值大额货币、引发了盗铸蜂起,“大泉五铢”钱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王欢  王立群 《收藏界》2010,(4):92-93
康熙在位60年,“康熙通宝”钱的铸量很多,只有背满文宝泉、宝源及背满汉文纪局钱。  相似文献   

10.
党顺民 《收藏》2009,(11):122-123
笔者在西安八仙宫钱币市场购得一内装古钱币的汉代小型扑满,其灰陶质,上有数道弦纹,腹径105毫米,高92毫米;顶端封口平面13处有一长30毫米、宽3毫米的孔槽(图1)。后经用细钢丝慢慢地钩掏,共取出西汉时期铸造的“半两”钱25枚(图2)。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位钱币收藏爱好者转让给笔者一枚"地不爱宝"吉语钱(见图)。此钱为传世品,虽经多人随身携带和抚摸,钱面、钱背磨损严重,但文字、图案还算清楚,而且保存完好,老旧包浆也自然。  相似文献   

12.
刘存忠 《收藏界》2010,(1):71-71
在中国几千年的钱币历史上,形成了一种规律,就是几年号时间不长而又动乱的年代,所铸行的钱币,都比较珍稀,正所谓“乱世出珍钱”,只有弘光钱是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3.
周少华 《收藏界》2010,(9):81-81
近一时期,金代的"大定通宝"钱,不断地在一些刊物上显露其峥嵘,恐怕不是偶然现象。 如董大勇、徐信平两位先生的《珍稀钱币鉴赏与辨伪》第98页的"‘大定通宝'背上‘申'雕母钱";如《中国收藏·钱币》第6期第49页刊"大定通宝"一枚的彩照;如《收藏界》2010年第2期79页的"大定通宝背上‘酉'母钱";  相似文献   

14.
林道 《收藏界》2010,(8):74-74
笔者在一出售钱币的摊点上,从上百枚北宋钱币中,发现了一枚“宣和通宝”背“陕”御书钱(见图)。这枚御书钱,保存完好,锈色深沉,实属“开门”。  相似文献   

15.
黄正明 《收藏界》2012,(1):64-65
此品“奇”,就奇在对钱文有三种读法,除上、下、右、左对读“赵宝重兴”外,还可以从左、上、右、下读“兴赵重宝”和上、左、右、下读“赵兴重宝”,它既不是行用钱币,又非厌胜钱,而且许多泉谱都失载,也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6.
许杰 《收藏界》2010,(3):83-83
“泰和重宝”为金章宋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之当十大钱。此种钱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钱文“秦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金代书法大家党怀英亲笔所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7.
赵承 《收藏》2012,(3):116-119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图1),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  相似文献   

18.
黄正明 《收藏界》2010,(9):76-76
不久前,我集到一枚"第一重四两"秦权钱,对照1940年丁福保编的《历代古钱图说》相关说明和拓图,钱币大小、钱文风骨完全相同。丁氏定为秦初权钱,珍贵无定价。以前我看到有报刊杂志对此类钱币的报道,仅对"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十七重四两"有报道,  相似文献   

19.
叶柏光 《收藏界》2011,(1):80-80
2009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笔者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购得一枚"圣宋通宝"篆书背横写"当五"钱。当时只是感觉此钱很少见,而且这枚钱币的篆书字体十分美观大方,看着令人视觉很舒适。  相似文献   

20.
北宋徽宗宣和年号的钱币,分通宝和元宝两大类,其中通宝钱铸量大,版别多,至今仍不少见。"宣和通宝"小平钱,折二钱,常见版别现时市价才1-10元左右一枚。但是,"宣和元宝"钱虽然版别也不算少,至今所见不下20余种,但各种版别的存世量都不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