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数学情境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恰当的情境设计存在于课堂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靳莉颖 《考试周刊》2012,(68):73-74
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从数学学习中能获得快乐才能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教师也才能对学生的学生潜能进行开发和挖掘.才能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3.
苏奕兴 《学周刊C版》2011,(3):177-177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情感、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能很好地落实数学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实际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侯玉凤 《考试周刊》2012,(40):67-67
1.紧扣数学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的特点如下:(1)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紧密;(2)抽象、逻辑性强。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在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数学学习要基于生活,基于经验.在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一、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是中学阶段最枯燥的一门学科,加上学习难度大,学生一般都害怕学习数学.同时初中学生缺乏学习耐性,对一个事物的兴趣不能持久,要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相似文献   

6.
《湖南教育》2006,(9):11-1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课标提出这个要求后,按照课标编写的数学教材,几乎每节课的开头都安排了情境图,有些习题里也安排了情境图。相应地,课堂教学是言必称情境、无情境不入课堂,情境几乎成了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关键词。当下新的声音又风起云涌:“情境繁华的外表弱化了数学的本质”“情境的生活味太浓了、数学味淡了”“热闹情境的背后,学生无所适从”。那么,数学课堂究竟需不需要情境?需要怎样的数学情境?我们组织了这次关于数学教学情境的讨论,以期解决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本身的逻辑严密,抽象度很高,并且应用广泛,但是,初中学生的思维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认识的具体形象和数学的抽象性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以问题为主线,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参与中获得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才能促使学生思考,寻求答案,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学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一、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用生动的导语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用生动的导语创设教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情境以其"直观、激趣、引思"等有效特征体现于各种教学课堂中,由于理解或认识的偏差,实践中的情境设计常常存在内容繁多、范围过大和难度偏深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实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科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以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情境教学通过情境的设为学生呈现出刺激的数学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增长其发现欲,唤醒其强烈的质疑猜想.可以说,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而有效的课堂情境教学无疑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深受师生喜爱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以启发为目的创设活跃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情境;以创新为突破创设形式多元化、途径多样化的情境;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不断提高自身对教学情境的驾驭能力等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实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现实的,这些内容对学生自主观察、猜测、实验、推理及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提出开展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是以新的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积极探索研究能造成学生迫切学习心理气氛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情境的价值与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了积极的作用.情境的作用是在于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身心的整体性参与性,亦即生命参与,而体验的过程,则是一段真实的情感与智慧之旅.  相似文献   

15.
之所以产生“数学”学科,是因为一些“问题”的产生,所以,数学学习过程中具备“问题情境”是极其重要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具有天然优势,也是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助于他们全面、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数学整体学习质量.文章就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意义切入,概述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初中数学教师应创设有价值,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探究,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三种巧设“情境”的方法:①“问题情境”故事化;②”问题情境”生活化;③“问题情境”活动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利用问题情境引出教学内容,使得课堂内容更易于理解。这对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金溪镇中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方针,非常适合数学的教学,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从而获得学术上的成功。对于数学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又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本文就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希望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所谓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数学教学生活化,即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是数学;生活的数学化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白奋彩 《甘肃教育》2004,(12):41-41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注入,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对概念、定理、公式及解题过程等若干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过程,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沉闷。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没,正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