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英语写作,中国学生不同于英美人,不能照搬英美英语写作教材。中国学生已经有了一套汉语写作经验和方法,这些有的可以利用,有的需要克服。可以利用的无须多说,需要克服的就是英美人对中国学生习作中修改的那些毛病。在这里仅就“主题句”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老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精心设计备课,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如我在教三年级第六册劳动课第3课“农时与节气”时,提前让学生预习。当学生在课堂上汇报时,有一名学生提到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农谚,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这句话也不一定对,例如,蔬菜大棚里就没按这个农谚去种瓜种豆。”对于此事我…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激发兴趣是前提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达尔文在总结自己时,就说过: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激发兴趣,决非是通过某一节课或某一次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教师创造条件,抓住机遇,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为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条件,并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课堂教学中要多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多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或多…  相似文献   

4.
许多英美人分手时总是爱互相叮嘱说:“Take care(Of yourself)。”(多加保重)。我们知道,人体就像一台机器,机器需要经常保养才能不停地正常运转;人也需要营养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必不可少的休息与娱乐。如果人体这部“机器”出了问题,不能正常运行,可就不妙了。下面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在国外看病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对问题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自己的各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说明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和“需要”,学生就不会有积极的思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而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是区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人的交流工具中最主要的就是语文,所谓语文的能力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需要的就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也是人类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学生,反复传授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孙冬娅 《职教论坛》2002,(22):47-47
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除了应该在课堂上精讲多练,还须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练习空间,全方位地进行思维训练,这就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办好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更多提高能力的机会。一、动口训练,使其能说会道职高学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广泛的人际交往,口头表达能力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从读、说训练着手。但从会读到会说,其间有一个不小的飞跃。“读”是“说”的第一步,会读不一定会说,“说”相对于“读”是综合能力的反映。“说”的训练,除了动口还要动脑,“说”除了表达自我的观点,还要随机应对。有些学生在大庭广…  相似文献   

8.
浅谈学生气质特征与班主任工作朱金良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特征,对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是非常有益的。班主任工作尤其需要。一、了解掌握学生气质特征。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我们平常说的“禀性”、“脾气”相近似...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发展。一、学会做人。这是说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立身处世之中能够减少失误,避免挫折。因此,职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立身所需要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一个人如果仅有真才实学,而没有献身精神,在工作中就缺乏热情,聪明才智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市场竞争中就会遭…  相似文献   

10.
近年,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讨论比较多,说好说坏的都有,如何看待各种言论?如何看待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多做研究,少说空话。 一要研究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各年级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是什么?很少看到这方面的研究报告,而“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句话在我国是专家说,教师也说,如果试问一下:学生在各年级段的形象思维的水平具体是什么样子,可能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包括专家),他们又是如何过渡的,到哪个年级需要怎样的过渡,大家更是迷茫,这就需要专家、教研员、教师深入学生,多做点实证研究。这样,对《标准》的讨论就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如果专家们能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许多具体问题,那么对《标准》的讨论也不会停留在空对空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1.
教育需要经验,教学需要经验,经验越足,教育教学效果就可能越佳。但经验不是生而就有,它需要积累。积累经验需要时间,经验丰富了,人也不可能很年轻了。从某种意义说,人有了一定的年岁,在教师队伍中已冠以“老”字,经验无疑会很多。经验多了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可不知曾几何时,老教师在教学一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所以不管学生进入高中时思维处于一种什么状况,都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培养而有所提高。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使学生所有的思维都能调动起来,只有在说的过程当中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鼓励学生多说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有了好的思维,能力自然就有了。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感受到教师的思维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把教师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始终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影响教学。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教师耐下心来倾听学生,坐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目,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占。”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倾听,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更需要倾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你且笑了     
袁岳 《留学生》2014,(17):1-1
正经常出门,经常遇到各种朋友,经常碰到他们说,"还记得我不?"我经常笑着说,"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他们经常会宽容地说,"好吧,你见的人多,就原谅你了。"其实,我们周围的人,需要我们对他们笑着说话,同事需要笑的鼓励,家人需要笑的温暖,朋友需要笑的宽慰。我们收起笑容,就等于收起了善意、关怀、开放与鼓励,我们展开笑容,就等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17.
编读通道     
《中国德育》2008,(2):1-2
眼下有一种看法,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你说他棒,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他就笨给你看”,所以,要培养“好学生”就得使劲夸。在我看来,倘若“夸”的效果真有那么神奇,教育就再简单不过了。对青少年需要多表扬、多鼓励,但一味赏识乃至迷信般地吹捧,恐怕也未必妥当。试想,一个人整天生活在甜言蜜语中,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内在动力,以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为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结合自己教学,结合苏教版教材,谈一些自己的设想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这样,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尽可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示范作用,但所选择的示范对象,多是那些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而教师对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往往局限于被辅导对象个体,结果是辅导一人,受益也就一人。由于需要辅导的面比较大,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就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虽然教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但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方面,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成功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努力点燃起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如果能从班上作文基础较差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