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在去年台北欧洲汉学史国际学术会议上,加拿大M.Dolezlova女教授的《欧洲现代中国文学之研究》指出:第一个在欧洲介绍及评介中国现代文学的是俄国著名汉学家阿列克塞耶夫(A.M.Alexeev)院士。这对我及其他参加该会的俄国汉学家启发很大。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字学巨著,经世流传,研究者甚多,形成《说文》学。徐铉和徐锴在《说文》学史上占有一尊之位,大徐功在校勘《说文》,小徐功在注释《说文》。本文就大徐本《说文》和小徐本《说文》来讨论"二徐"在《说文》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学术的知识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学术的知识形态褚孝泉现代人研究中国传统学术,似乎总要把传统经典拆散支解。讲中国哲学的,《论语》里摘几句,《老》《庄》里摘几段,再在《荀子》《墨子》里选几段;讲逻辑的,《墨子》里有几节重点,在《荀子》《公孙龙子》里也摘得出有关论断;研究美学、政...  相似文献   

4.
张彦先生是中国外文局的老编辑、老记者,也是陈依范的朋友,他撰写的《JACKCHEN与中国的对外宣传》一文,追述了陈依范的一生。限于篇幅,未能全文采用,现把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录后作为本文导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作者鲍文清是名老新闻工作者。1956年从《大连日报》调至北京,先后在俄文《友好报》、《友好周刊》工作。1961年进入中国外文局,先后在《人民中国》、《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从事外宣期刊的采编工作。  相似文献   

6.
《虞美人》是中国词学史上经典之作,也是李煜的绝命之作。此词译本诸多,其中最著名的为徐忠杰和许渊冲所译。本文基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从音、形、意三个层面对《虞美人》的这两个英译本进行全面的对比研究,以此深入理解中国古诗翻译的美学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三美”原则在诗歌翻译对比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愚公”“精卫”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副作用于长敏《愚公移山》首出于《列子汤问篇》,这是一则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几乎所有的文学史或语文教材都要介绍它。关于这一故事千余年来正面评价很多,大多都赞扬老愚公的那种“人定胜天,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人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8.
"兴趣"说是严羽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本文将梳理"兴"和"趣"的演化历程,再结合《沧浪诗话》中有关"兴趣"的论述,归纳出"兴趣"说的内涵;同时,"妙悟"是兴趣盎然诗作所必不可少的。最后,本文认为"兴趣"说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再回头去看看十多年前的老专栏,并不是出于一种肤浅的怀旧情绪,我们力图通过这些认真的探讨:如何使读通过我们一个又一个精心设置的专栏,更加了解、理解中国的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何使读通过我们的工作,从情感上更向往东方这块土地。(作曾任《今日中国》中编辑部主任、《台声》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外局总编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南宋俞庭椿作《周礼复古编》为周礼学史上集前人"《冬官》不亡"理论之大成,开"《冬官》补亡"之风气的开拓性著作,在宋代思想史、文化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书内容虽深为清以后人诟病,但其合理性与对元明两代的《周礼》思想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故其得失值得我们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通联工作是办好杂志的耳目,通联工作是联系读者的桥梁。因为它可以直接与读者联系,可以听到读者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它是我们办好杂志,使杂志办得更具针对性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今日中国》历来重视通联工作今日中国杂志社的老领导陈翰笙、李伯悌同志在纪念《今日中国》创刊40周年时写的《回忆杂志的诞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一  相似文献   

12.
1.《中国古代雕塑》——外文出版社;2.《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老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新世界出版社;3.《坐着火车去西藏》——新星出版社;4.《北京—指行》(多文种)——外文出版社;5.《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1-8卷)——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计划组织一批稿件,记录中国外文局各种出版物的业务经验,这是很好的设想,也就是继往开来吧。在谈到《今日中国》的经验之前,先说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外宣老领导朱穆之同志的话。他说:“外宣工作是朝阳工作,前途无限,前景广阔。”他又说:“做宣传工作就要看对象,内宣和外宣不同就是对象不同嘛。当然,内宣和外宣有不少是相通的,这应该承认。但是中国跟外国不一样嘛,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嘛,怎么可以在宣传上不分内外呢?”  相似文献   

14.
选材角度《中国报道》的法国老读者,我们的老朋友佐尔卡女士在看过《中国报道》1995年第5期上关于中国报道社的工作人员去山西恒山、五台山旅游的文章和图片后,给我们来信说,她感到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种效  相似文献   

15.
与鹤共舞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张惠民同志是原中国日报社的高级编辑,1951年—1957年曾在外文出版社任英文翻译。1990年他从中国日报社退休后,成为外文出版社和中国文学出版社的社外翻译,近几年译著颇丰。他翻译的《孙子兵法与评述》(英文版)已于1995年10月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直到去世前,他还在为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字斟句酌。他曾计划在10年之内将《资治通鉴》译成英文,这本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壮举,可惜事业未竟人先去。为了纪念这位成就突出的老翻译、老编辑,本刊特发表此文,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相似文献   

16.
在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的历史专著《从鸦片战争到解放》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第四版和中译本第一版。著名老外交家黄华在序言中称赞此书是中外读者了解中国百年历史“最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是唐诗总集编纂的高峰期。明代张之象编纂的《唐诗类苑》200卷,嘉靖年间即已编定;万历年间,卓明卿割裂此书稿的初、盛唐部分先行刊刻;万历二十九年,张稿才刊刻于吴门曹氏家坊。《唐诗类苑》采用以类系诗的编排方法,有着完备的收录原则和整齐划一的分工方法。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影印的中岛敏夫整理本《唐诗类苑》,充分说明这部巨著在唐诗学史和中日学术交流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好对外经济报道,这是对外宣传工作中的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在国际社会的上升,做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报道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情况看,对外经济报道是对外传播的热点,也是难点,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今日中国》的盲点,因此对它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陈日浓同志是我住对外刊物《人民中国》和《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30多年的老同事。他的新闻作品选集《从霉域到海峡》最近出版,我有幸先读为快,欣喜之余,也产生不少感想。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1日是中国资格最老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诞生100周年的日子。我作为《出版家周刊》记者也受邀参加了5月份在北京举行的庆祝活动。这已是我自1982年以来第8次接触中国出版界。以下是我此行发现的中国出版界的近况。昨日重现应邀参加商务印书馆百年庆典的客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